袁利劍
摘 要:在數字化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們對紙質書籍的閱覽量逐年減少,公共圖書館若想繼續生存發展,必須加大對服務工作的創新。在服務理念、服務范圍、服務形式等這幾個方面上進行創新,逐步實現服務工作整體上的創新,以樹立公共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新形象,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服務。
關鍵詞:數字化;服務;創新
1 數字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必然性
數字環境是人與空間的新界面,它集合文字、圖像、影音等形成一個可控的環境空間,為環境中的人帶來特定的感受,能夠有效地傳遞與收集信息。在數字環境下,圖書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各種文獻資料都在向電子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借閱圖書越來越方便快捷。公共圖書館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為讀者提供服務,而可以說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命脈。那么,進行圖書館服務上的創新能不但能讓借閱圖書的人感到方便,也將大大增加借閱圖書人的數量。讓更多的人熱愛讀書,熱愛學習,讓圖書盡顯其價值。顯然,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工作已經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顯現出它的不足,尤其是在數字環境下。為了更好的利用圖書館里的資源,就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更好的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效能,實行圖書館價值的最大化。
2 現階段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服務理念落后
由于受傳統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書為本“,圖書館的業務活動圍繞書而展開,從采集到編目,從典藏到借閱,工作重心在藏上。,另外,由于受傳統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影響,工作人員養成了被動服務的思維模式,簡單的認為讀者只是來讀書和借書,部分圖書館工作人員存在一定的依賴心理,在服務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主動服務意識淡薄。
2.2 服務范圍較狹窄
以紙質圖書為館藏資源的傳統圖書館,其主要服務對象大多都是本區域內的讀者,這就造成了圖書館資源利用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另外,由于受圖書館開放時間的限制,無法實現圖書利用的最大化,也無法滿足讀者服務需求。再者,由于各地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受當地財政經費的制約,無法進行更多的資源更新,這就造成了地域閱讀的差異,而無法發揮圖書資源的作用。
2.3 服務形式比較單一
傳統的公共圖書館館藏大多數是紙質資源,只是通過圖書簡單的借還方式,來滿足讀者閱讀服務。但是,在數字化環境下,由于大量數字資源和電子資源的出現和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這種簡單的服務方式很難滿足讀者的需求,造成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滯后。
3 數字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措施
3.1 樹立“以人為本”、“一切為了讀者”的服務理念
傳統的圖書館服務理念,主要體現在“以書為本”,圖書館的業務活動圍繞著書而展開.從采集到編目,從典藏到借閱,工作重心在“藏”上?,F代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主要是“以人為本”,圖書館業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圍繞著人而展開,要做到以讀者為中心,一切為了讀者,提供信息與培養能力相結合,要有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主動給讀者提供準確、及時、方便、靈活、周到的服務要明確地認識到“讀者第一,服務至上”是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永恒主題,并要樹立“讀者的要求就是我們服務的職責,讀者的滿意就是我們服務的標準”。圖書館員對讀者要做到“接待熱情、言談得體、文明禮貌、落落大方”。
3.2 拓寬服務范圍。
3.2.1加強館際合作,實現各地資源共享。
在數字化環境下,對大多數公共圖書館而言,其館藏資源和提供的服務總是會存在不能滿足部分讀者的特殊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需要其他有這方面服務資源的圖書館提供幫助,實現各館之間的資源共享服務,如進行館際互借、館際資源傳遞等。這樣一來,不但擴大了公共圖書館的資源使用率和滿足了讀者的需要,同時也為圖書館節約了經費。
3.2.2建立流動圖書館服務
流動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拓展服務的一種比較靈活有效的服務創新形式,在城鎮化進程急劇加快的今天,深受廣大城市邊緣市民、進城務工人員、寫字樓白領等階層的熱烈歡迎。其中流動圖書車就是流動圖書館的一種。它機動方便,可服務于城市盲點區域及城市周邊民眾,有固定流動路線和巡回流通功能。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使流動圖書館服務持續升級,現在已經實現理異地辦證、圖書借還、圖書檢索、數字資源下載、電子文獻傳遞及網上閱覽等服務。
3.2.3建立自助圖書館服務
自助圖書館服務指讀者不必親臨圖書館,不受圖書館開、閉館時間的限制,在街邊的一臺自助圖書館服務機上就能借書、還書,享受圖書館的預借送書服務。自助圖書館裝有書架、還書箱和電腦操作臺等,能存放幾百本書,采取自助服務方式。自助圖書館作為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借還系統,享有“圖書館ATM”的稱號,近年來在許多城市迅速發展。自助圖書館系統的研發是高科技的產物,用戶在門禁系統劃卡進入,可自行操作借還數,還可查詢、預借、續借圖書,因其24小時免費借還數服務,便利、就近且無需人工服務,開放時間無限制,被稱為我國的第三代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拓展服務的新的亮點,深受市民的好評。
3.3 創新服務形式
3.3.1開展多元化服務。
隨著三G互聯網的到來,國內手機電子市場的飛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化,公共圖書館可利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上網功能,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網絡預約、借閱和互助等多方面服務.現在,數字閱讀作為一種新的信息獲取和認知方式,正給讀者帶來了許多全新的體驗。在“微”時代悄然進入人們生活的今天,圖書館的宣傳可借助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發布圖書館的公共信息、新書推薦、館情館訊等內容,并與讀者進行互動交流,擴展圖書館與用戶的溝通渠道,給用戶傳遞更方便快捷的信息,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
3.3.2開展個性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可針對不同讀者的需求,對讀者需求信息進行合理分類梳理,滿足讀者的個性需要。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將自己的信息資源、免費網絡共享信息資源倉庫和搜索引擎等采用智能代理和數據推送技術手段,以廣大讀者為中心,進行個性信息推送服務。還可以對讀者提出要求的系統主頁、信息資源收集與整合、索引工具和搜索手段進行定制,從而可滿足主要讀者的需求。
4 結語
總之,在數字化環境下,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的不斷加大,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就不斷的要進行創新,同時各級公共圖書館必須要加館藏建設,保證豐富的閱讀資源,還應該積極進行圖書館信息化、網絡化建設,為廣大讀者提供多樣性的信息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才能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快、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嚴躍英.關于現代圖書館服務的幾個問題[J].圖書館論壇,2010(1)
[2] 吳培華.優化公共圖書館討論服務的若干要求[J].圖書館雜志,2010(5)
[3].徐瑞霞.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方法探索[J];圖書館雜志,2007年(6)
[4].董瑞芳.市級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及創新服務研究[J];蘭臺世界,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