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政府信息公開對檔案開放利用產生的積極影響,分析了在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下檔案開放利用活動中需面對和解決的兩個關系,并嘗試性的提出了在這一環境下我國檔案開放利用工作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政府信息公開;檔案開放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與實施,標志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檔案作為政府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信息公開的推行對檔案開放利用起著有力的推動作用,然而在政府信息公開的影響下,檔案開放利用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關系與問題,如何正確處理好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檔案開放利用的一系列問題,更好的促進檔案開放利用工作的推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 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環境下檔案開放利用面臨的問題
政府信息資源公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檔案開放利用的進步,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在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的背景下,檔案開放利用若要取得長足的進步,必須處理好幾對關系。
1.檔案開放與公眾權利實現
檔案開放利用的最終目的是為公眾提供檔案,滿足公眾利用檔案的需求。如何正確處理好檔案開放尺度與公民利用檔案權利實現之間的關系便成為重中之重。
一方面,在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環境下,檔案開放利用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檔案的開放與檔案保密之間的關系。要實現檔案的價值,便要積極有效地配合政府信息公開開放檔案,然而,相當一部分檔案,特別是政府部門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相關政務檔案與政府信息具有不同的密級。面對復雜的檔案保密范圍與公眾對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的需求,如果不能處理好檔案開放與檔案保密之間的關系,檔案價值既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又存在信息安全風險,不利于檔案開放利用的順利進行。
另一方面,公民獲取利用檔案權利的實現水平與公民權利應該達到的高度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我國, 國家已經通過制定政策以及立法等形式從總體上賦予了公民查閱檔案、利用檔案的權利,但是對于檔案開發利用只是提出相應的要求,并沒有對其做出更進一步的規定,并沒有對檔案館在檔案開放利用檔案中應承擔的義務以及在履行義務過程中出現的違法行為做出強制性條款規定。如相關規章制度并未對檔案開放主體的義務及其不履行義務的懲罰措施進行明確說明,《檔案法實施辦法》中雖然提到“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會受到責罰,但“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并沒有確定的標準,這便無法保障公民檔案利用權的真正實現。
2.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開放利用相關法規制度
現階段,我國有關檔案開放利用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沒有形成體系。傳統的檔案開放利用工作由《檔案法》、《保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相關指導,但在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檔案法律法規與《條例》在指導檔案開放利用方面銜接不暢,這種矛盾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檔案法》重保密輕利用的原則與《條例》確定的“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相矛盾;二是《條例》規定的“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 20 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與《檔案法》規定的“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三十年向社會開放”不符。在政策法規不協調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銜接,保障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檔案開放利用所需的法律環境成為需要明確的問題之一。
2 檔案開放利用問題解決對策
針對目前檔案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檔案部門的角色定位、公眾意識、法規完善等方面進行改進,以更好的推動檔案開放利用的實施。
1.明確角色定位,主動服務
檔案部門應明確其在檔案開放利用中所所扮演的角色,承擔起向社會公眾提供檔案信息資源的義務。在政府信息資源公開環境下,檔案部門應主動履行其開放檔案信息資源的義務,轉變服務觀念,由傳統的被動檔案服務轉變為主動向公眾提供全方位的、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公眾利用檔案的需求,盡量實現公眾利用檔案的權利。同時,檔案部門應深化對檔案信息資源服務的認識,主動進行檔案信息資源的收集與深度開發,并發現本部門的服務特色,實行個性化服務,以滿足公眾對特定信息的需求。此外,還應協調與信息公開其它主體機構之間的關系,積極開展合作,共同整合檔案信息資源,提供信息服務,從而使檔案開放具備更完善、更安全的內外保障。
2.完善規章制度,實現各規章制度的銜接
檔案開放利用的順利實施,需要法規、制度的保障,因此,應嘗試制定針對檔案開放利用的規章制度,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檔案部門開放檔案的義務、相應的懲罰措施及公眾應享有的利用檔案的權利,為檔案開放利用提供系統、統一的法律保障。同時,面對相關法規不協調的情況,檔案部門應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現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整與完善,明確檔案部門的義務,并通過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公民利用權利的實現。此外,我們也應認識到,有效協調《檔案法》與《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保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一方面不能忽略《檔案法》與《保密法》這兩部已實施多年的法律對檔案保密與開放利用的相關規定,同時也要認真學習和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積極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及措施。在現階段,檔案部門應根據本部門開放檔案的歷史措施及自身具備的條件制定相應的策略,從實際情況入手適當調整相關的規定,盡量協調好相關法律法規之間的關系,積極做好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
3.提升公眾利用檔案意識,實現公眾權利
公眾主動要求檔案開放是推動檔案開放利用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公眾利用檔案的意識水平,有助于公眾主動提出利用檔案的需求,推動檔案開放利用的發展。一方面,向社會大眾宣傳檔案開放利用情況,使公眾了解檔案開放,可以將與公眾密切相關的民生檔案信息進行宣傳,從而使公眾具備爭取檔案開放的意識;另一方面,向公眾講解檔案開放主體的義務與公眾利用檔案權利的知識,使公眾明確他們所應享有的利用檔案的權利,從而提升其主動利用檔案的意識,充分實現他們利用檔案的權利。
注釋
[1]楊丹娟.檔案開放利用制約因素分析之法制體系[J].檔案學研究,2008(6):37.
[2]陳忠海,王春暉.政府信息公開對檔案工作影響研究綜述[J].檔案與建設,2009(1):25.
[3]王婭.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的檔案保密與開放利用模式初探[J].檔案學通訊,2008(5):39.
參考文獻
[1]姜亮.檔案館與政府信息公開——從《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說起[J].浙江檔案, 2008(2):15-17.
[2]王改嬌.公民利用檔案的權利研究[J].檔案學通訊, 2006(3):43-45.
[3]張甜甜.公民與檔案開放主體權利不對稱引發的思考[J].檔案管理, 2008(1):40-41.
[4]王寧,馬玉杰.試論政府信息公開對檔案工作的要求[J].蘭臺世界, 2008(7):32-33.
[5]何振,盧加明.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檔案開放問題探討[J].檔案學通訊, 2009(2):35-38.
作者簡介
于玲,中國刑警學院檔案室,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