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如 劉浩美 何雨婷 顏子翔 周標
摘 要:同城物流配送,作為一項物流活動中短途末端配送服務,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雖然這一行業看似擁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但信息不對稱、服務質量落后、價格虛高、供大于求等多個市場痛點一直阻礙物流同城配送的發展。如何在末端節點準時且高質量地將貨物送到顧客手中,打破物流中“最后一公里”的瓶頸,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物流同城配送中不僅要考慮路徑優化問題、配載優化問題、利益主體博弈問題,更要兼顧客戶服務質量提升問題等。本文針對當下同城配送中存在的市場痛點,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圍繞配送優化等進行分析和比較,總結出各種算法的優缺點。
關鍵詞:同城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路徑優化
1 引言
物流配送是城市物流的主要運作形式,也是城市物流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優化城市物流配送是發展現代城市物流的關鍵所在,結合共同配送理念對于發展城市物流配送具有重要的意義[1]。與專業物流公司的業務側重點不同,同城配送,又被稱為“最后一公里物流”,它是注重提供一個城市內A到B之間(尤其是市區范圍內)的物流配送,講求的是速度最快、效率的最大化,涵蓋了配送、倉儲、搬運、安裝、代收貨款、采購物流等多方面的集合體,因此需要相對專業的人員來進行服務。
當下的同城物流配送致力于整合海量社會運力資源,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使運力與企業配送需求精確、高效匹配。而共同配送由于使配送作業達到了較大的配送規模,同時也提高了車輛等設備的利用率,能夠大大降低了車輛的運營成本和空載率。這也能有效地緩解了城市交通擁擠,減少了交通工具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共同配送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率的配送模式,也是最適合同城物流配送的運營模式之一。
關于共同配送,按日本工業標準(JIS)的解釋,共同配送是:“為提高物流效率,對許多企業一起進行配送”。而按日本運輸省的定義,共同配送則是指“在城市里, 為使物流合理化,在幾個有定期運貨需求的貨主的合作下,由一個卡車運輸業者,使用一個運輸系統進行的配送” [2]。
除共同配送之外,在同城貨物配送的服務中比較常見的還有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中間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企業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
2 我國同城物流的現狀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興起,“互聯網+”的概念也進入了物流行業。不管是傳統的物流配送企業,還是商業店鋪,都在努力地和互聯網進行融合。當前我國的同城物流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根據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21.6億件,同比增長49.1%;業務收入完成291.7億元,同比增長38.1%。其中,同城業務收入完成39.7億元,同比增長39.9%。在這樣的背景下,同城物流配送企業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雖然同城物流呈現出一片繁榮的勢頭,但是目前還存在以下較多的問題。
1.信息化建設程度不夠完善。對于同城配送企業來說,雖然許多企業有了自己的計算機網絡,但很多方面仍未做到內部信息共享,更談不上為用戶提供隨時的、全程的跟蹤查詢等外部的信息處理共享[3]。
當前的同城物流配送企業只能夠提供簡單的信息查詢,并不能滿足客戶對于貨物信息完全性的要求。例如,目前國內很多電商物流企業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階段至今仍然采用多聯式單據進行各種功能區塊的交接;包裹也只在各區域分撥中心被進行掃描和登記,貨物何時到達客戶和客戶是否簽收等信息的準確性會受到影響,不利于客戶、電商或物流公司對配送件進行跟蹤[4]。
2.配送服務質量不高。目前,物流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并沒有對同城物流這一重要階段給予較多的關注和資金投入,使得服務質量不令人滿意。根據最新的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消費維權投訴統計顯示,關于同城物流的配送質量的投訴數量呈現上升趨勢。而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獲得良好的客戶口碑,才是抓住市場的重要手段。
3.同城快遞資源浪費,物流成本高。目前我國快遞行業有8000余家企業,不同品牌快遞往往會在同一地點重復派件。這就使快遞的派送效率低下,增加了單個快遞公司的派送成本,造成了車輛人員的浪費[5]。同時,同城物流中空載率過高也會導致物流成本的增加。
4.存在競爭不當的現象。物流企業多,必然存在激烈的競爭。目前,由于各物流企業各自為政,導致上下游企業數量分散,標準不一,無法實現總體利益最大化[3]。
3 同城物流配送解決方案
3.1 基于出租車模式的JIT 同城配送系統
論文[6]提出了基于出租車模式的同城配送系統模式,認為出租車模式的 JIT 同城配送不僅可以整合城市配送貨車資源,節約同城配送的物流成本,還可以同時緩解中心城區交通運輸壓力。論文[6]把這個同城配送系統劃分為出發和在途兩種模式。
出發模式中對整個城市劃分中心區域與郊區,通過調度中心以最近目的地為原則統一調度該區域的貨車運力。
在途模式則是貨車在行駛過程中,根據調度中心的指示在“公交站點”接受用戶的物品,統一運回到配送中心后再由配送中心進行分配發貨。
3.2 共同配送模式
論文[7]認為,為了實現配送資源的有效配置,提高配送效率,促使企業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規模的擴大,應該采用多個配送企業聯合起來在配送中心的統一計劃、統一調度下展開的配送模式。
3.3 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現在已經成為我國較為常見的同城物流配送解決方案之一。以速派得等公司為例,公司給市場上零散的運力提供了一個集中的平臺。和傳統的物流企業不同,它們沒有一個固定的配送中心,而是通過移動互聯網依靠數據挖掘和分析進行信息整合和車輛調度,在復雜的環境下不斷掌控路況的變化和司機的狀態,從而不斷地調整優化實現物流配送。
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可以把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簡化為一個帶有時間窗的基于剩余裝載能力的具有同時集送貨需求的車輛路徑問題。同時取貨和送貨的車輛路徑問題VRPSDP(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Delivery and Pick-up)由Min[8]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首先提出,是一個典型的NP-hard問題。目前國內外多數學者均采用啟發式算法求解,參見文獻[9-17]。
3.4 借助國內郵政體系的配送模式
中國郵政已經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開設了儲物柜自提點模式。這個配送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采用集中投遞、自助提貨的方式來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以避免投遞失敗、投遞單過于分散等因素造成的投遞成本過高等問題。目前我國已經有“菜鳥驛站”這種與多種物流公司合作的模式,以及EMS的專門提貨點模式。
4 上述方案優劣分析評價
4.1 基于出租車模式的JIT 同城配送系統優缺點分析
優點:出租車模式的配送系統有效地解決了城市物流需求性在空間和時間上相當分散的這一難點,滿足了大量客戶的物流需求,提高了物流效率。
缺點:就出發模式而言,需要建立多個集貨點收集整合區域貨物,所需資金較大,而在途模式中,采取用戶在公交點招手即停,收發貨的方法也不實際,對大小、性質不同的各類型貨物有很大的局限性。
4.2 共同配送模式優缺點分析
優點:1.共同配送聯盟通過車輛、倉儲、人力的資源整合占用的流動資金較小,商品周轉率提高,信息平臺更加完善,能夠更加快速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客戶的滿意度。[18]
2.共同配送可降低物流企業的成本,通過減少不必要的重復交通運輸節約了資金、發揮了物流的規模效應。
缺點:1.商業機密難以保全:由于共同配送是在統一的配送中心的調度下來分工合作的,這就多個物流企業共同分享客戶企業的商業信息,必然會涉及到一些商業機密。特別是在同行業的共同配送過程中,配送信息基本處于公開透明化,影響企業在同業間的競爭戰略的制定。[18]
2.組織難以協調: 由于各企業的產品、規模、商圈、客戶、經營意識等差異問題,在加上在費用分攤、利益分攤和商業信息共享這些問題,再者每位貨主對貨物的配送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時間、地點、安全、數量等條件都存在差導,要把這些差異和矛盾等統一和解決并不是一件易事。
4.3 第三方物流企業配送模式優缺點分析
優點:整合了資源和需求,可以通過對大量需求的分析提高物流整體利用率,實現物流規模性效應,大大降低了成本。
缺點:送貨和回單很難跟進,可控性不強,對物流風險難以掌握。而且由于規模大,處理的困難程度也相應增大。
借助國內郵政體系的配送模式
優點:1.類似菜鳥驛站的這種收貨方式相較傳統收貨方式而言,更能保護消費者信息安全,解除消費者安全隱患【19】
2.由于是與其他的諸如超市、便利店等加盟商合作,因此投資成本低,而且擴散速度快。
3.節約了資源,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通運輸和人工送貨而貨主不在等情況帶來的人力、物力、資金等的浪費情況。
缺點:1.規模難以擴大,只能針對某些類型的貨物運輸,而數量多而大型的貨物的同城運輸需求完全無法被解決。
2.需要客戶親自提貨,有損客戶對服務的滿意度。
5 未來對同城物流發展的要求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一大批例如順豐、中通、申通等第三方物流公司迅速崛起,占領了主要市場[24]。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人民對于物流的需求仍然會呈現出爆炸性的增長,特別是同城物流,作為物流的最后一環和最關鍵的一環,面對由O2O等帶來的需求量增長,對同城物流發展的要求不可謂不大。
1.提高同城配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21]
同城物流行業是一個地點分布散、人員分布散、時間分布散的“三散”企業,這是有物流的本身特點所帶來的,所以造成了物流信息不透明、貨物追蹤困難、配送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問題。正因為如此,信息化對于物流行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們可以利用物流信息化系統來實現物流信息的共享,公司可以對運輸進行更加集約和全面的管理,客戶也可以對運輸情況有更加實時化的了解[21]。所以,就算配送環節出了問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情況令加快捷地反饋給公司和客戶,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效率提高,實際上也是加強了公司對物流整個過程的控制。另一方面,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可以領到配送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具有科技含量[20]。
2.加強配送車輛的標準化建設和司機的組織管理[23]
同城配送服務質量要提高,配送車輛的標準化建設和組織管理是兩大關鍵點。首先,配送車輛的標準化建設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同城配送企業參差不齊,有部分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減少在配送車輛上的投入,采用不合法,不安全的車輛,這樣可能會減少了一點支出,但失去的是貨物的安全保證和客戶的信心,有些長期不進行安全檢查的車輛甚至會導致車禍的發生,對公司、司機和客戶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23]。第二,加強司機的組織管理同樣很重要。首先,要定期對司機進行資質審查和行為審查,確保合法性和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其次,要建立嚴格的換班制度,保證司機的安全駕駛。
3.開展更加個性化的同城配送服務
同城物流歸根結底,也是一個服務業,配送的最終對象是顧客。客戶對配送的需求特征與自身的行為因素密不可分,千差萬別[22]。作為同城物流公司,要了解客戶的需求,為客戶制定最理想的個性化方案,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的需要[21]。例如,對于行動不便的客戶,提供貨物送到家的服務等。與客戶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彼此的合作,這樣才能夠在合作過程中實現雙贏。
6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同城物流已經成為第三方物流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由于城市發展的差異和物流企業本身等等的限制,同城配送的行業現狀存在著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的確立和完善,同城物流一定會走向規范化的未來[20]。而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將令同城物流的效率大大提高,煥發出新的活力,真正實現信息化。同城物流的規模會一步一步地擴大,呈現出更加繁榮的美好景象。
參考文獻
[1]潘俊杰.共同配送:城市配送新趨勢[J].物流與供應鏈,2010(1):11-12.
[2]高霞,尹建坤,王喜榮.淺議共同配送[J].交通科技與經濟,2008,(1):122-123.
[3]王曉平.“懶人經濟”下同城配送問題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56-59.
[4]楊聚平,楊長春,姚宣霞.電商物流中“最后一公里”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4:16-22+32.
[5]張珊,劉開陽.我國快遞“最后一公里”發展現狀淺析[J].商,2015,06:265.
[6]唐誠旋,王茂春.基于出租車模式的JIT同城配送系統構建[J].物流科技,2015:3.
[7]楊聚平.以客戶為中心“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4.
[8] Min H.The multipl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imultaneous delivery and pickup points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 (S0965-8564),1989, 23(5): 377-386.
[9]謝如鶴,劉霆,邱祝強.基于剩余裝載能力的逆向物流車輛路徑問題.系統工程,2004,22(10): 20-23.
[10]張濤,田文馨.帶車輛行程約束的VRPSPD問題的改進蟻群算法[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8,1:132-140.
[11]陸琳,譚清美.基于自感應蟻群算法的VRPSDP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7,15(2):97-102.
[12]龍磊,陳秋雙.具有同時集送貨需求的車輛路徑問題的自適應混合遺傳算法[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8,14(3):548-556.
[13]龍磊,陳秋雙.具有同時集送貨需求的車輛路徑問題的粗粒度并行遺傳算法[J].系統仿真學報,2009,21(7):1962-1973.
[14]孫小年,陳幼林,楊東援.裝卸一體化車輛路徑問題的遺傳算法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7,2: 149-152.
[15]張建勇,李軍.具有同時配送和回收需求的車輛路徑問題的混合遺傳算法[J].中國公路學報,2006,19(4): 118-122.
[16]彭春林,梁春華,周泓.求解同時取貨和送貨車輛路徑問題的改進遺傳算法[J].系統仿真學報,2008,20(9):2266-2270.
[17]張濤,張春梅,張玥杰.協同粒子群-模擬退火算法求解 VRPSDP 問題[J].系統管理學報,2009,18(6):681-685.
[18]董國慶.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配送模式優缺點分析[J].電子商務與信息化建設, 2012(20).
[19]張會云,尚鑫.快遞業“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分析——以菜鳥驛站和豐巢為例[J]. 研究與探討, 2015(22).
[20]黃曉晨.我國同城物流配送問題及發展趨勢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27:66-68.
[21]徐世明.第三方物流模式下的同城物流配送問題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1,23:349.
[22]張錦,陳義友.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流通經濟,2015,04:23-32.
[23]孫戰旗,孫小清.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配送體系發展對策[J].經濟物流,2014,10.
[24]劉曠.物流O2O模式之爭:未來將會形成三大陣營[Z].創業邦,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