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鵬起
摘 要:我國電子政務本著數字化、無縫隙、公開化的發展理念,技術完善十分迅速。文章針對電子政務平臺建設以及應用階段遇到的問題展開探討,并重點介紹有效的解決優化措施,提出制定統一的發展戰略,加強隊伍建設與立法制度完善等建議,為全面實現電子政務工作模式打下基礎。
關鍵詞:電子政務;發展措施;數字化
1.電子政務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特點
1.1 數字化模塊管理
電子政務在中國起步發展時間比較晚,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發展在基層中的落實速率有所加快。分析發展現狀可以發現,電子政務由單一的機構內部應用逐漸實現了網絡連接信息共享,表現為數字化模塊,管理以及功能實現流程更加規范。這樣的發展趨勢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同時也是社會環境需求的必然產物。信息傳遞、管理體系落實都會應用到電子政務,因此,可以判斷電子政務是數字化與網絡化的結合體。
1.2 無縫隙、整合化的社會服務理念
電子政務可以拉近政府管理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基層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能夠第一時間通過政務系統反饋到相關的解決部門,這種社會服務模式的優點是傳統方法不能達到的,也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政府部門在工作網絡平臺中能夠實現無縫連接,交流工作經驗,這也是電子政務在中國發展的需求。將社會需求作為系統發展方向,更科學合理。
1.3 政務公開,便于接受社會監督
最后是政務的公開化、透明化。電子政務開展期間所產生的資料信息也會公布在平臺中,群眾如果有了解需求,可以登錄政務平臺網站,對政府機構服務開展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實現更高的服務優化目標。這是我國建設階段重點實現的,也是區別于傳統政務工作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基層群眾想要了解政務現狀,也省去了繁瑣的流程,網絡技術的便捷性在其中得到了展現。
2.電子政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整體規劃和統一的技術標準
電子政務在工作模式上與傳統體系有很大的差異,雖然管理任務得到了重視,但在開展過程中,技術標準并沒有統一的規定,網絡信息技術在基層政府部門中的應用落實也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現象。電子政務平臺建立集中在最初發展的3年之內,但發展初期在技術上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現象。近幾年,電子政務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但初期技術不足所建立的平臺改進卻存在很大困難,會造成維護改造資金浪費。技術標準不統一還表現在應用軟件缺乏兼容性方面,各單位所使用的軟件不同,會影響信息傳遞及共享的效率。其他的建設管理任務都得到了落實,只有技術統一方面仍處于探討階段,這樣環境下,政務信息安全性也很難得到保障。
2.2 地區差距問題明顯
不同地區在電子政務的落實普及速率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在充足的建設資金保障下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是最先進行的,統計網站的登陸使用人數可以發現要遠遠高于其他省市。以北京、上海、深圳為首的發達城市中,電子政務服務內容更加完善,大部分群眾對政務門戶網站都有所了解,并且會通過網站來了解一些需要的動態。相比之下,東北部地區門戶網站建設以及使用人數上比較落后,甚至存在群眾不了解電子政務,網絡信息化的高效、便捷性也沒有體現在其中。地區差距性需要通過宏觀調整來解決,還存在建設計劃制定時沒有考慮地方實際情況的現象,省會等大城市開展電子政務是具有優勢的,網絡已經在群眾中普及。但一些偏遠的地區經濟落后,導致基礎設施建設長時間不能完成,影響電子政務開展的效率。
2.3 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影響電子政務的實施
最后一點是政務職工團隊的綜合素質偏低,尤其是在網站系統的操作與維護上,存在很多技術障礙。公務員崗位長時間得不到更新,導致職工產生惰性,并且長時間在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對新技術接受能力也不足。人才得不到保障,電子政務平臺建立自然會受到影響,最為嚴重的是網站建設從規劃到實現間隔了太長的時間,平臺投入使用后,不能掌握規范化的操作技術,增大了政務信息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基層公務員中,綜合調查大部分地區現狀可以發現,大學畢業人員竟占60%,這樣的團隊整體素質提升難度也比較大。
3.關于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制定電子政務的統一發展戰略
針對現存問題,加快電子政務所用技術的統一速率,并在基層開展教育宣傳活動,使政府機構工作人員與群眾都能了解到開展電子政務的積極作用,得到群眾的理解與支持,技術發展才有更大空間。各地區在發展技術時,要遵從中央發布的統一標準,規范服務流程。辦公軟件開發時,要注重兼容性的體現,這樣,信息傳遞共享期間出現錯誤的幾率也能因此降低,訪問網站時,應用標準接口形式,將問題發生幾率降至最低點。統一發展戰略更助于對電子政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解決,提升系統運行使用效率,結合現實情況,制定各個時期需要實現的目標,也能促進網絡信息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
3.2 加強公務員隊伍的建設
在基層公務員隊伍中開展計算機操作技能培訓,普及正確的電子政務平臺運行操作方法,注重人才的合理利用,使真正有才能的工作人員發揮帶頭作用,使高素質人才在崗位中能夠實現個人價值。通過國家統一考核的公務員在上崗前還要進行教育培訓,結合所要從事的崗位工作內容來進行,以免在工作期間出現違規操作或者服務質量不達標的現象。政府部門要加強與高校之間的聯合,使更多的高素質人才能夠得到重視。我國許多高校中,特別是綜合性大學里相繼建立起公共事業管理和行政管理學專業,不少高校正在籌建電子政務實驗室。我們應該加強政府與高校之間合作,通過優勢互補,把高校中的實驗室建成既可服務于教學、科研,又可用于公務員培訓的具有雙重功能的開放式實驗室。這一方面可以節省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把高校行政管理教學同行政實務結合起來。這將有助于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公務員后備隊伍。在公務員錄用考試中,除對備考人員的學歷資格嚴格審查外,還應全面考察備考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3.3 加強電子政務的立法工作
法律和法規是確保電子政務規范、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西方發達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成功經驗之一便是制定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來規范電子政務(包括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公文等),并維護電子政務的法律效力。目前,我國已出臺了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關于電子政務的安全性,中央曾發布了關于加強政府上網信息保密管理的通知。但比較系統、詳實并具有可操作性的電子政務法規尚未出臺。電子政務的法律效力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是導致人們難以嚴肅對待電子政務的主要原因,這也極大地制約著中國電子政務的發展。
4.結語
文章所分析的電子政務發展現狀中,大部分是針對現存問題進行的。雖然電子政務在我國應用落實取得了很好成果,但仍需要工作人員進一步努力,提升在崗位中的責任意識,將服務性能提升作為工作目標,幫助群眾更深入地了解電子政務,解決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小龍.論我國電子政務的現狀及其未來發展趨勢[J].智富時代,2015(10).
[2]程賽琰,丁磊,魏淑娟.基于知識圖譜分析的電子政務研究現狀、熱點與趨勢[J].圖書與情報,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