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陽
摘 要:足球環境是足球運動推廣和發展的基礎,中足球運動的發展嚴重受到了足球環境的制約,中國足球體育事業在國際上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甚至淪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在我國足球運動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足球環境”,對足球運動的發展和推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依然落后國際大趨勢,內在因素嚴重制約了足球運動的發展。
關鍵詞:中國足球;足球環境;發展問題
足球環境包括包括足球事業發展的各個層面,主要由球員、教練員、俱樂部、球迷協會、媒體輿論環境、足球運動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東西。現代的足球運動是集運動、文化、娛樂為一體的體育事業,與社會大環境息息相關,因此優化足球環境對足球事業的推進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對現階段中國足球環境問題的分析,針對性提出促進中國足球環境優化的方案,促進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
1 現階段中國足球環境現狀
中國足球環境現狀,需要國家宏觀調控,在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向體育總局發布了《關于做好未來足球比賽相關工作的意見》,在意見中明確指出了對于足球比賽基礎設施和比賽場地的完善、維護比賽秩序、保障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規范化足球俱樂部的管理,推動我國足球體育事業的發展。在當前中國足球的市場現狀、足球協會運動員身份的管理、俱樂部經營和管理情況在足球事業的轉型中呈現出不協調的狀體,從社會輿論的角度看,在我國足球事業的輿論環境惡劣,球迷組員活力不足,主要是我國足球未能在國際賽事中取得良好的名次,導致了當前足球運動的社會氛圍相當消極。從運動員的管理制度來看,國內球員的管理制度與當前社會經濟規律發展不協調,選拔的制度采用輪轉“摘牌制”,導致當前的專業運動員隊伍環境現狀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在甲級俱樂部的轉會率上只占30%左右,就此會導致大量的運動員面臨失業,而且俱樂部的轉會費往往是滿天要價,想轉會卻不能轉。從我國足球教練員的配備來看,呈現出無序狀態,足球經紀人的目的是獲取利益,與足球運動的發展與推廣沒有關系,在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引進中,容易出現蒙騙的問題。從管理方式上看,足球協會管理條例沒有先關條例限制,任由俱樂部制定管理規范,造成運動員和教練員違紀多發。從足球消費群體來看,我國中超聯賽球迷數量不斷的減少,而與世界杯、德甲、意甲、英超等賽事相比差距甚遠,中國面臨嚴峻的挑戰。
2 現階段中國足球環境問題探討
1.足球管理體制與創新步伐落后
當前足球事業已經高度依賴市場經濟環境,我國俱樂部并不像國外足球俱樂部具有獨立法人,因此在出現管理問題和經營問題時,承擔相關責任有獨立法人進行承擔,在我國國內的足球協會,一旦出現問題,相關行。政部門會強勢干預整個俱樂部的經營事物,造成巨大的影響。另外像中國足球聯賽,對比賽中出現的假球、黑哨以及經濟糾紛問題,由于沒有相關處理條例,面對經濟糾紛和相關的足球暴力這些丑陋的現象,很難進行嚴格的執法,在職業聯賽中徇私舞弊的事件時有發生,落后的足球管理理念并不是重視球隊實力的塑造和生死存亡,而把俱樂部的經濟運作、廣告投放放在首位。我國落后的足球事業管理環境,嚴重阻礙了足球事業的推廣和持續發展。
2.足球環境硬件設施不完善
足球體育的推廣和發展,需要硬件設施的支持,實現足球與自然人文環境的適應,在我國人口眾多,但是真正能夠將足球作為體育愛好的人卻很少,但是我國有廣大的球迷隊伍,其阻礙足球愛好者進行足球運動的限制因素有很多,但我國足球環境硬件設施不完善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當前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受到建設面積的限制,足球硬件設施的建設并不完善,在現階段我國對體育投資比重較小,雖然我國校園標準400m操場的建設已經比較完善,但是面向大眾使用的足球體育設施并不多見,也是限制中國足球環境優化的關鍵因素。
3.足球隊員的培養、儲備機制不合理
當期我國足球事業的社會輿論氛圍不容樂觀,呈現出很多負面的東西,外加上我國受到經濟市場的影響,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減少,讓足球隊員的培養陷入了困境。國足長期不能出現,嚴重打擊了社會對中國足球的信心,足球事業萎靡不振,導致很多體育學校培養的足球隊員并不能成功轉會,根據相關數據調查,近些年足球運動員成功轉會的概率為30%左右,也就是說每100名隊員中將有70名隊員面臨失業,但是我國足協要求,每個足球協會必須有二三線的隊員,作為足球隊員的儲備,而優秀足球運動員由于“摘牌制”的選拔模式,往往流失了大量的足球人才。
4.媒體輿論環境消極
當前我國足球事業低迷,國足成為社會輿論和調侃的對象,外加上宣傳媒介的造勢,產生了很多不和諧的因素,新聞媒介各抒己見,為調侃撥人眼球的足球報道很多,因此這些熱點話題雖在營造了大范圍的輿論環境,但是沒有起到對足球事業推廣的積極作用,很多媒體并不能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導致社會公民對中國足球的信心越來越弱,中國足球輿論環境呈現出消極的一面。
3 優化中國足球環境的途徑
優化足球環境需要全方位崗位協調,一是靠足協管理委員會的強力的管理體制,優化足球環境,從足球環境的硬件著手,優化足球隊員的培養戰略,以宏觀調控為基礎,進行管理體制的改革,嚴格把關相關足球俱樂部的審批條件和注冊條件,完善市場經濟下足球俱樂部的經濟事務,避免市場經濟向金錢經濟演化。二是“三位一體”健全青少年足球隊員的培養和人才儲備,培養機制要與足球事業需求相結合,政府、協會和社會經濟三個層面的制度和需求相結合,才能實現足球環境的有效優化,另外政府和足協要加強對傳媒的要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足球環境。三是塑造以市場為特征的補償機制,我國在加入WTO之后,國內足球聯賽都采用商業足球賽事模式,因此要充分利用廣告、服裝、拉拉隊、電視轉播費等增加收入,以市場為特征的補償機制,促進俱樂部達到良好的生態平衡。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和環境的阻礙交過,通過現階段中國足球環境現狀的分析,其主要的環境問題在于:足球管理體制與創新步伐落后、足球環境硬件設施不完善、足球隊員的培養、儲備機制不合理、媒體輿論環境消極四個層面,并提出優化中國足球環境的途徑,促進中國足球環境的良好營造。
參考文獻
[1]茅鵬. 鮮明的對比——體育體制與運動進步[J]. 體育與科學. 2005(01)
[2] 徐曉燕,單勇,叢湖平. 我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制度環境分析[J]. 體育學刊. 2004(05)
[3] 馬樟生,朱國華,王偉耀. 中國職業化足球發展環境與對策[J]. 體育科學. 2001(03)
[4] 蔡舸,徐玖平. 我國足球市場的現狀分析與優化管理探索[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1(02)
[5] 鄧悅. 二十一世紀的足球環境[J]. 足球世界.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