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蕙
互聯網+醫療革命 在深圳實驗成功
為什么看好?原來,醫信已掌握了互聯網加二孩、醫療這兩個新商機,2014年獨創第一個兒科醫生線上咨詢平臺“媽咪知道”,可以安排醫生和新手媽媽在線上解答育兒醫療問題,至今已在沿海地區擁有上百萬用戶。
今年底大陸開放民眾生二孩后,醫信預計搶賺每年新增2000萬新生兒商機。
醫信創辦人梁亮,今年34歲,學校和工作背景,原本都和網路生態圈沒太多關系,甚至來深圳才一年,是十足新人。大學在上海復旦大學就讀物理系。畢業之后,就一路在上海當地做醫院后臺服務外包的美商愛瑪客(ARAMAK)任職,做到南區總經理。
他笑說,當初是貪圖當地孵化中心房租補助,才到深圳創業。后來他完全體認,這個互聯網+醫療的革命,全中國唯深圳最容易成功。
為什么別的地方就不行?梁亮強調,網絡變化太快,要學就要在發生的現場學,才學得到真功夫。深圳正是那個關鍵現場,有導師、有人才、有環境。
梁亮在上海曾有一次創業失敗經驗。大約兩三年前,他還在美商公司任職時,就感受到每個年輕同輩都在瘋網路創業,他心癢,也創了一間給高階人才獵才的網站,卻因人氣冷,慘敗收場。主要原因,是那時對創業、網絡全不懂,“我還去學校念MBA,里面只教IBM、奇異老個案,這些公司現在都在面對典范轉移了,對網路創業根本沒用。”
直到來了深圳,梁亮搶到了此地最熱門的創業課程,茅塞頓開。他指出,到了沒多久,聽聞互聯網龍頭騰訊即將和李嘉誠的長江商學院,合辦專攻網絡創業的“長青騰”創業營,于2015年開第一次營隊。上課教材是長江商學院教授把企業管理學,融入騰訊發展事業歷程的第一手材料;還有騰訊營運長等一級主管親自上課,儼然是公司發展機密大公開。
想上課,門檻很高,一定得是已有創投投資的新創團隊,還要參加騰訊甄選,只有40個名額,第一波就來了400個人。
為了爭取入學,梁亮得做企劃書,一遍遍的簡報,好不容易才獲選。原本,他思考的創業藍圖,就是把互聯網和自己醫療專業結合,做全方位醫療服務平臺。但一開始他的思惟仍是典型的中國網創家思維,沖量、沖規模,特色模糊。結果一上課,就被騰訊主管批判“不行!”量大的早給龍頭做完了,互聯網+要的是專注,引導他修正到今天的方向。
雇醫生當員工 組成頂尖兒科顧問團
回到醫療專業,就是梁亮地盤。梁亮說,封閉精英的醫生圈子,不是誰都能打進來。但他知道小兒科醫生最容易打動,“大陸兒科醫生,是各科醫生最不賺錢的,因為藥不貴,但是每個家長都寶貝子女,工時長、糾紛多!二孩化后,預計每0.43個醫生服務1000個兒童!”
也因此,梁亮請來兩個醫生當全職咨詢專家;另外還有選自沿海地區最頂尖兒科醫生組成的顧問團,他們可以利用下班時間檢視論壇各種問題,在網上寫回復建議來賺取分傭。
同時間,醫信主打的是讓中國的好醫生當你線上私人醫生,醫生權威,但要面對網友,得有親和力。他又聘用一群女性員工和醫生溝通,潤飾出媽媽一定能聽懂的語言。
果然,當這些兼具權威又好讀的育兒醫療建議在網上陸續發表,幾個月內就讓網上人氣爆沖,至今用戶破百萬。
開發人員,更是深圳的強項。梁亮從辦公室窗口指向不遠處,正是騰訊總部,研發團隊幾乎都從那里來,“他們搞網絡,比我還熟!不用教。”
醫信科技的成功,證明深圳是最好的創新沖撞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