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初中部 張 亮
球場文明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初中部 張 亮

球場是孩子們揮灑汗水的地方,是孩子們把自己的情誼緊緊連接的地方,這里是多少男孩子離開校園后常常記起,深深留戀的地方,這里是寫滿了校園中無數(shù)回憶的地方,這里記錄了多少哭泣與歡笑的美麗場景。
可是,這里也是校園中最容易發(fā)生沖突的地方,是臟話最容易生存的土壤,是垃圾賴著不走的地方。
在球場上發(fā)生沖突的概率大于校園的其他地方是有一定原因的。在斯蒂夫·比達爾夫的《養(yǎng)育男孩》一書中曾提到,對于12-18歲的男孩子,沖動好斗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產(chǎn)生了大量而本身不能完全適應的雄性激素,而這些激素促使孩子們好斗,甚至失去理智。書中曾提到一個實驗,給一個猴群中最弱小的小猴子注射雄性激素,這只猴子甚至會去挑戰(zhàn)猴王,而且常常可以挑戰(zhàn)成功,但是當激素經(jīng)過代謝效用慢慢消失后,他又會變回那個懦弱且膽小的小猴子,而被重新打回猴群的底層。
孩子們在球場上發(fā)生沖突是有一定的生理原因的,并不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男孩子在球場上奔跑、拼搏,刺激身體內(nèi)分泌大量的激素,而這些激素會使孩子沖動、易怒、好勝心強,而一旦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些不愉快的片段,就可能促使沖突的升級。所以,當孩子發(fā)生沖突之后,一味的批評、發(fā)火其實作用不大,過度的責罵,只能讓孩子覺得老師不理解他們。
對于處于青春期男孩子的教育堵不如疏,我們可以想一想,孩子們打球的過程中為什么會發(fā)生沖突。
1.對方動作過大,導致自己身體受到侵犯
2.對方用了類似于作弊的方式,導致比賽不公平
3.自己打的不好惱羞成怒
4.雙方有言語不干凈
關于第一點,如果是對方動作過大,導致我們的孩子受到傷害,其實,我們應該教育自己的孩子明白,球場上,發(fā)生傷痛是難以避免的,運動損傷就算是專業(yè)的運動員都無法完全避免。我們在自己受到傷痛時,應該能夠分辨對方是惡意的還是無意的。多數(shù)時間,雙方打球都是為了開心,很少會出現(xiàn)惡意傷害,如果對方是無意的,我們應該能夠表現(xiàn)出我們的大度。
如果我們的孩子動作過大,導致打球時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我們也應該讓我們自己的孩子懂得,運動應該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勝利,沒有必要為了一時的勝利,而過于拼命,如果導致他人嚴重受傷,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當然還需要讓孩子的運動更加專業(yè),越是玩的不好的人,動作也是不規(guī)范,越容易讓他人受傷。
關于第二點,男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很注重公平,一旦他們覺得自己在比賽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這些小火山可能就要噴發(fā)了。
其實我們應該教育孩子們從為了得到成功的喜悅而打球的心態(tài)中走出來,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很容易只看重最后的結果,而不懂得感受過程的美好,比賽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沒有必要非爭得一時的勝利,而計較得失,這樣是很難體會到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
關于第三點,其實很多沖突都源于此,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打的最好的那些人很少會和他人發(fā)生沖突,因為他很容易在運動中感受到滿足感,而經(jīng)常就是在運動中,處于中等水平的孩子,與他人打球的過程中,想贏可是總有一些力不從心,導致惱羞成怒。發(fā)生沖突之后,又會找萬般借口,不愿承認自己的不足。
我們應該教育孩子,能夠直視自己,接受當下的自己,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一顆平常心,這一點不只是在球場上適用。
關于我總結的最后一點,不文明的語言,球場上有些孩子經(jīng)常會說臟話,這是一個風氣的問題。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讓孩子知道熱衷于玩球的孩子并不是不優(yōu)秀,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籃球明星都是高校畢業(yè)的,例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恍┗@球明星:文斯·卡特、邁克爾·喬丹、安托萬·賈米森、雷蒙德·費爾頓等都是畢業(yè)于北卡羅萊納大學,當然例子不止于這些。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玩球一樣可以優(yōu)秀,而優(yōu)秀不應該是“出口成臟”的。這些滿口臟話的人,并不酷,他們是迷失了自己。
其實不文明的語言不止于臟話,引起沖突的語言很多是嘲諷。有些學生在打球的過程中,習慣于貶低他人,笑話他人,出言詆毀,而產(chǎn)生矛盾沖突。如果沖突發(fā)生于此,我覺得對于這樣的孩子的教育,就不單單是打球的問題,而是為人的問題。這些學生不只是在打球會引起沖突,他在做其他事情時一樣會引起他人的不滿。只不過在球場上這些沖突更容易升級。我對于這樣的孩子,首先應該先禁球,避免不必要的紛爭,然后需要讓他慢慢的學會友善的使用語言,避免語言暴力。只有他能夠保證不再出口不遜,才能讓他回到球場。并且找其他同學幫他改正和監(jiān)督。
如果球場上不必要的沖突少了,一片祥和的景象,是不是球場就已經(jīng)很文明了呢,其實不然。讓我們低下頭,把注意力從這些奔跑的身影轉移到球場周圍。
初一年組在撿拾垃圾的時候發(fā)現(xiàn),垃圾最多的地方就有球場,很多孩子為了能夠中午打球,一下課就跑來站場,站了場沒吃飯,就讓同學從食堂帶東西出來(這是嚴令禁止的),然后在球場吃完,就隨手扔在球架下,走的時候,似乎就忘了,自己放在球架下的東西。
其實我不懂,一個愛球的人應該愛這片球場,因為沒有這片場地,愛球的人將失去生存的空間。一個滿是垃圾堆的場地,一個塑料袋到處都是的場地,你們怎么敢在其上馳騁?就不怕腳下一滑,輕的扭到腳,重的甚至會骨折。那些隨手把東西仍在球場周圍的人,根本不配稱為愛球的人,因為他不懂得尊重這項運動。
球場是我們共同的活動場所,這里記錄了我們共同的美好回憶,請不要讓這份回憶被那些不文明的片段所玷污,我在這里倡議:告別不文明運動,告別不文明行為,維護球場文明,從你我,從此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