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19屆04班 張誠博
文明在召喚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19屆04班 張誠博
縱觀古今,文明成為社會一個重要的特征,不光現代人有許多關于文明的優點,包括古人亦是如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誠信為人之本。”由此可見,在生活中誠信必不可少。
如果說,什么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我認為是誠信,誠信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不失約、說到做到、信守承諾等。古代人很早就已經知道這種品質了,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古代誠信是多么重要,當然誠信還會給你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對你的信任。
一諾千金便是這道理最好的體現: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著稱于世。時人諺云:“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后來,季布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難關。最后季布憑著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誠信,常被人們掛在嘴邊,但何為誠信,為何誠信,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基本思想,“信”為“人言為信”。舉個簡單的例子,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買東西時收銀員找錢找多了的情況。有些人會歸還給收銀員,而有些人會帶著錢一走了之。對于歸還錢的人,我想說:“你們擁有著高尚且文明的品質。”而對于那些一走了之的人,我想說:“這些錢就出賣了你們的文明與誠信。”試問一下,現在有多少人能夠主動歸還,恐怕這樣高尚文明的人已經不多了。就像這樣的道理小學生都能明白主動歸還,何況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呢。
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社會充滿了虛偽,每個人都露出陽光燦爛的神情,可是實際上卻是笑里藏刀,誰丟了貴重物品,大家會蜂擁而上去爭奪。人們的內心被“利益”二字所占據,被“名利”二字沖昏了頭腦,如此這般,這個社會何來團結安定;何來互幫互助;又何來真善美?
當你誠信于人,回饋總是另一份珍貴的誠信。每個人出生時,都是清澈無比的,單純至極,只是因環境的復雜,往往讓人忘記掉當初那份純真。你若向他人展示出你的文明誠信,曾經純美的人們誰又會無動于衷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