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19屆04班 劉穎姍
小談文明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分校19屆04班 劉穎姍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我覺得這便是文明的最高體現了,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在校園里,每天都會有固定的明凈整潔大使去撿拾校園里的垃圾,可是如果你不是文明大使那么看到垃圾,你會撿嗎?你獨自一人乘坐公交車,你還會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嗎?當你餓得前胸貼后背時,恰巧看到了跟你特別熟的同學,你真的能不去插排嗎?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不是“是的”,就連我,也羞于說出“是的”這兩個字,我們每天都說要文明,可是我們又真的將它付諸行動了嗎?或許在學校里,或是受到周圍良好環境的感染,或是做樣子給別人看,至少你都撿起來了,可是當你周圍的人的行為舉止與文明不符時,你有沒有提醒他們,有沒有與他們同流合污呢?文明不是什么驚天動地泣鬼神的大事,文明就在我們身邊,就體現在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有時候,甚至小到我們不屑于做它,可是越到這時候,越能體現我們的素質有多高,文明素養有多強,撿起地上的小紙條,盡管那不是自己扔的,這,是文明。扶起地上摔倒的人,盡管那不是自己碰倒的,這,也是文明。即使在素質非常低的集體中還能“出淤泥而不染”,盡管會被周圍的小人當成怪物。這,更是文明。
有時真的不得不承認,文明是建立在一些細微的犧牲上的,中國人普遍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懂得的文明,我們注意的細節,我們體現的素養,都是他們把我們劃為異類的原因。就算我們撿拾垃圾會遭到恥笑;就算我們不插隊會被當成“缺心眼”;就算我們堅守各個地方的規矩法律會被當成傻子。可是我們不能打退堂鼓,不能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心灰意冷,因為既然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就要從自己做起,我們要有一種擔當,要想:我要做一個文明人,我還要影響我周邊的人文明,我的子子孫孫,我們的下一代,都會變得文明,中國人的素質,由我們來提高。”久而久之,中國將不會再有不文明的現象發生,外國人也會對中國刮目相看,改變他們之前對中國人素質低的看法,這,是中國夢。
提高文明素養,改變國際看法,實現我中國夢是我們的使命。當我們為路人的冷眼相看而失落時,請記起,我們的誓言,當我們為小人的冷嘲熱諷而憤怒時,請記起,我們的重任。在此,我發出一個呼吁:不忘初心,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