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王鶴雄 本刊記者 蔣曉靜
絲路春光好 杏林花怒放
——記遷址后的西安市胸科醫院
特約撰稿 王鶴雄 本刊記者 蔣曉靜


中央確定“一帶一路”宏偉戰略,古城西安這座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再一次承擔起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歷史使命。與此同時,2015年9月17日,西安市胸科醫院開業典禮隆重舉行。這是一所寓人文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的嶄新的醫院,她的寧靜清雅、雍容大方,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如今的西安市胸科醫院,正邁開矯健的步伐,在醫療衛生史上掀開嶄新的一頁;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古城綻放奪目的光芒。
在絲綢之路起點開闊的視野內古城——西安的“西安航天基地城”,沿著航天大道東段一路向東,遠眺即可看見一片現代化的建筑群,這便是坐落于長安區韋曲街辦西柞高速東側、杜陵東路南側的嶄新的西安市胸科醫院。她從喧鬧擁擠的城市中軸電視塔舊院遷址到寬敞靜謐的古城綠肺杜陵,南依秦嶺,北靠曲江,西臨城市中軸,東接萬畝林帶,山、水、院連為一體,曾經飽受病痛折磨卻逐漸恢復健康的生命得以在這里延伸。
新落成的西安市胸科醫院于201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醫院總投資5億多元,占地面積200.469畝,建筑面積7.13萬平方米,編制病床1000張。這種規模在全國范圍內的同類專科醫院中也是首屈一指,大大提高了救治我省乃至西北五省百姓胸科疾病的能力。
享譽西北五省區的西安市胸科醫院,仿佛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一顆明珠,仿佛三秦大地廣大患者心目中的啟明星,多少年來一直璀璨耀目。遷址秦嶺腳下后并沒有滿足于面積大、地方寬敞、床位多這樣的硬件配置,“讓患者感受到就醫的便捷與舒適,是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的關鍵。”醫院利用新址的地理環境優勢,在院區環境布置上狠下功夫,打造出專屬西安市胸科醫院的“生命之綠”的形象名片。
門診大樓與住院大樓寬敞明亮,醫院在所有病房的開關上貼上標識。過道燈、換氣扇、衛生間照明燈等都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并設置迎賓、導醫人員,使患者從停車、就醫、直至住院全程處于清晰的就診路線之中。即便是剛入院的患者也能很快地適應醫院的環境。病房有兩人間、三人間供選擇,內裝有閉路電視,設有可隨時洗熱水澡的獨立衛生間、wifi全覆蓋,讓患者擁有良好的就醫環境。
西安市胸科醫院是我市結核病治療的歸口定點醫院,完善的院內控感系統猶如紋絲不露的金鐘罩保護著在這里治療的患者和醫護人員,免受疾病的交叉感染,確保院內每一個人都安全,為患者的康復、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奠定穩定基礎。
醫院病區的每座大樓嚴格按照國家醫院感染防控標準要求,建立三區兩通道,三區為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兩通道為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這種通道設定可以有效防止醫院醫務人員感染。
醫院每天會對院區和病房進行全方位消毒,住院部安裝壁掛式空氣消毒凈化機,門診、鏡檢中心、B超室、CT室采用移動空氣消毒凈化機和紫外線燈管照射消毒。病區安裝通排風設施,空氣單向流動,進風口設置在清潔區,出風口安裝消毒裝置。
而負壓病房和層流病房的建成,也結束了西安市沒有此類病房的歷史。負壓病房是指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的病房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污染過的空氣就不會泄露出去;而層流病房是通過空氣凈化設備保持室內無菌的病房,裝有改變空氣環境潔凈度的設備,以此實現無菌環境,空氣單向流動經過過濾后再排到戶外,這樣病房外的地方就不會被污染,從而減少了疾病傳播的機會。負壓病房也是WHO(國際衛生組織)在規定搶救非典病人時特別強調的一個重要條件,國內的很多家醫院都難以達到這個水平。
現代醫療技術是人類在與自身創傷、疾病作斗爭的長期醫學實踐中逐步創造、發展、豐富起來的,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
西安市胸科醫院遷址后大力發展超聲引導下的介入診療技術,更新了多臺進口多普勒彩超機,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光能做胸腔積液的活檢和治療,還可以做婦科、腎臟、肝臟、肺部等全身各處病灶的診治。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結核病和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檢查和治療手段之一。因為常規纖支鏡檢查是一項刺激性很強,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常常會因惡心、劇烈嗆咳而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很多患者對纖支鏡治療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更有患者因為忍受不了操作時的痛苦而拒絕繼續治療,貽誤疾病治療甚至影響了愈后的功能恢復。無痛纖支鏡操作能消除患者在術中的嗆咳反射和咽喉部的刺激,且操作更容易。術中對病例的觀察更仔細,只需十幾分鐘,大大地減輕需要反復做纖支鏡治療的患者的恐懼心理,增加了患者預后優良的可能性。從2000年開始,西安市胸科醫院就率先開展無痛纖支鏡技術。十多年來這項技術累計病例豐富,技術操作更為嫻熟。遷址新院后,業務量進一步增加,僅2015年一年就做了上萬例無痛纖支鏡檢查、效果良好。
除了有先進的技術,更要有最頂級的醫療設備與之聯袂,珠聯璧合。新院在原有檢驗室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購買了多臺生化儀、流失細胞儀、960液體快速培養儀等頂級設備,使得胸科醫院檢驗室一躍成立西北地區結核病檢驗最齊全、規模最大的檢驗室,從傳統的結核病培養和藥敏技術,到當今國際上先進的結核病分子生物學檢測系統都有配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檢測室可以在短短兩天內完成對“耐多藥結核”的檢測,大大縮短了耐藥病人的確診時間。而在省內其他醫院,完成同樣的檢測則需要14天時間。除此以外,醫院手術間由原來的兩間增加到六間,手術床、麻醉機、手術刀等相關設施的配置也更為先進,空氣層流提升到百級水平。重癥醫學科不僅增加了床位,全新的中央監護系統也將為危急重癥患者提供更強大的生命保障支持。醫院設備總投資高達4500多萬人民幣,為患者的康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美麗的景色因為有了人物的活動更為立體,鋒利的刀劍之所以能披荊斬棘是因為有真的勇士熱血舍命揮舞,而高精尖的醫療技術則更有賴于專業的人才掌握才能解救患者于病痛。醫療行業是高度的知識密集型行業,醫學人才所從事的疾病診斷、治療、預防保健服務及衛生管理等,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西安胸科醫院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源”的人才理念,堅持走“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戰略,在人才培養、引進、激勵和管理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目前,西安市胸科醫院匯聚了一大批省內治療結核病的權威專家。業務副院長黨麗云是國內較早開展無痛支氣管鏡技術的治療者之一,1988年從西安醫科大畢業之后,一直從事結核病的研究與臨床工作,她是西安市結核病重點學科帶頭人、西安醫學會結核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陜西醫學會結核呼吸分會常務委員、陜西防癆協會常務理事……是國內檢測以及治療結核病的權威專家,在業內以及患者群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業務副院長朱昌生,是中華醫學會陜西省胸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陜西防癆協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西安市腫瘤分會常委,朱昌生是國內著名的胸外科手術專家,在他的辦公室里掛滿了患者送的錦旗,經他手起死回生的患者不計其數。茍超倫是婦兒結核科和一病科的主任,他也是西安市非典會診專家組成員,他特別擅長疑難結核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危重結核病的救治,他的患者遍布全國,在患者群中擁有非常好的口碑。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西安市胸科醫院除了擁有這些大牌專家作為“定海神針”,為了讓更多的患者受益,還特別重視人才梯隊的培養,診療技術的傳承與改革。尤其是近兩年涌現出一大批諸如胸外科專家趙堅、丁超、耐藥結核專家許優、肺部腫瘤專家廉文娟等學科新秀,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厲兵秣馬、揮斥方酋,用不斷精進的醫術擊退病魔,守護著患者的身體健康。
喬遷新院后,業務結構也得到調整,西安市胸科醫院在把結核病學科做精做強的基礎上,醫療業務從單一結核病向大胸科多病種多學科轉型發展,增設胸外科、呼吸科(塵肺科)、腫瘤科、重癥科、中醫理療科、鏡檢中心6個業務科室,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全面、細致、精準的醫療服務。據統計,醫院去年一年完成門診量8.89萬人次,出院人數1.14萬人次,業務量穩中有升,服務范圍輻射全國各地。
去年12月份,西安市胸科醫院與西安市13個區縣的28個醫療機構組建了陜西省首個結核病醫防醫聯體。西安市胸科醫院作為醫聯體龍頭單位,與協作單位開展醫療技術、服務管理、學科建設等多方面的協作,選派專家到協作單位開展業務指導及門診坐診,基層醫院選派醫生來院培訓,有效地提高了陜西基層醫院的結核病防治水平。
杏林花正放,懸壺為民康。擎起輝煌的火炬,踏上征程的新起點,西安市胸科醫院,一座專業齊全、設施先進、技術精湛、服務至上、環境宜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醫院已悄然崛起,它以嶄新的形象屹立于古城,為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健康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