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瑩
摘 要:城鄉規劃建設是目前我國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但在規劃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對城市建設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對策
城鄉規劃出自《在中國市長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只要是指各級政府統籌安排安排城鄉發展建設空間布局,保護生態和自然環境,合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具有維護社會公平和公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規模也隨之擴大,人口大規模的向城鎮集中,導致城鎮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當今社會的發展現狀要求政府必須審時度勢,立足可持續發展觀念,對城鄉進行規劃。而目前在我國的城鄉規劃中仍然存在的許多嚴重的問題,本文立足于現城鄉規劃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的措施。
1 目前存在于城鄉規劃建設中的問題
1.1 城鄉規劃的建設體制不健全。目前我國現有的城鄉規劃體制并不完善,嚴重阻礙我國城鄉規劃的穩定協調發展。在規劃過程中,存在著大量不符合規劃規定的舉動,從而導致我國目前城鄉規劃中存在著大量的矛盾,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1.2 城鄉之間的規劃建設不平衡。盡管近些年各級政府加強了對鄉村規劃建設的力度,但比起城市建設,仍然處于落后的階段。目前我國政府城鄉規劃的重點集中在調整城市的產業結構、擴大城市規模、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改善城市目前的經濟市場等方面。這就產生了在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規劃不平衡的問題,從而導致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經濟水平、發展前景以及產業結構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距離,進一步拉大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幅度差距。
1.3 城鄉規劃不科學,布局不合理。現在的政府領導人目光短淺,多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視長遠的發展,因此目前各級政府城鄉規劃受到當前經濟發展的驅動,忽視城市整體未來的表現。使得城市空間布局分布不合理,出現“城市中心地段功能偏弱,多集中于經濟功能;工業空間嚴重縮小,產業和人口的聚集度低。”
1.4 規劃缺乏前瞻性。目前存在于我國城市中最重要的問題是交通環境惡劣,即城市的交通擁堵。盡管它表現出中國目前經濟水平飛速發展,以及當下中國的汽車業飛速的發展。但它同時表現出在政府的城鄉規劃中,缺乏前瞻性。尤其是近幾年以來,私家車數量飛速提高,目前城市中道路的數量和寬度已經承載不了如此多的汽車,從而出現了“行路難”的現象,尤其是在許多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道路窄的老城區,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1.5 對文化遺產不重視。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底蘊。然而在現階段的舊城改造過程中,為了騰出更多的城市空間,使得大量歷史文化遺跡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2 應對目前存在于城鄉規劃建設中問題的對策
2.1 進一步完善城鄉規劃建設體系。要在逐步健全完善城鄉規劃建設體系的同時,按照城鄉統籌和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綜合考慮城鄉之間、局部與整體、當下和未來等各種關系,統籌兼顧,促進城鄉規劃建設工作協調穩定的推進。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爭取更多的人們參與到城鄉規劃建設中來,增強城鄉規劃建設的凝聚力,不斷提高城鄉規劃的編制水平。要高要求、高標準的做好城鄉統籌的規劃。另外,要結合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城鄉建設規劃,保持城鄉規劃建設與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步調協調一致,進一步增強城鄉規劃建設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2.2 規劃中強調前瞻性。目前我國城市交通系統要將可持續發展作為規劃建設的總依據,在保證城市協調發展的同時,提高城市環境,建立起綠色和諧的交通系統。在規劃城市交通過程中,需要符合城市發展的需要,也要為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構建一體化的公共交通體系,加強公共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在增加道路數量和道路寬度的規劃中,可以將高架橋作為至關重要的選擇用于城市交通的建設。
2.3 重視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規劃,保證城市與鄉村之間發展的平衡協調發展。在經濟發展中,城市與鄉村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由于受區域的影響,各縣域或城鎮在產業結構上存在雷同,工業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上存在分散重復等問題。另外生產要素的區域可流動性較差。由于受現行的管理體制、利益分配和地方保護等因素的制約,生產要素跨行政邊界的流動性較差;一些城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相對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農民的飲水工程、河流污染治理、農業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農村的生活污水處理等問題亟待解決。城市與鄉村之間不斷地進行著信息與物質等的交換。城市越是發展,這就交流就越是頻繁。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除了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建設之外,還需要考慮到鄉村的規劃建設,制定綜合性發展的規劃。例如建設生態城市的同時,也要建設生態鄉村,從而形成城市建設中的特色,建立一種獨具風味的“田園城市”等等。這樣既保證了城市的生態環境,同時拉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保證城鄉之間的和諧發展。
2.4 規劃城市區域,進行功能分區。傳統城市將各區按照不同的功能清楚劃分,居民區,工業區,商業區等,然而極容易造成城市交通的擁堵、空氣嚴重污染等問題。在現在新型城市規劃中,已經有專家開始強調生活生產休閑為一體的城市結構分布,小區居民更加方便的生活工作,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形成使用便利的公共交通運輸網絡。避免了私家車的使用次數,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同事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2.5 強調對文物古跡歷史遺跡的保護,增強城市文化底蘊。歷史古跡、文化遺產都是一個強大民族的根基。這是一個城市的無價之寶,是用金錢換不來的。就例如北京的故宮、曲阜的孔府孔廟,這是當地的無價之寶,是一個城市的精神文明依托,是絕對不允許破壞的。所以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不能隨意的破壞。學習先進的規劃建設經驗是必須的,但不能可以的仿效,丟掉傳統,只講求現代化,將城市變得不倫不類。
結束語
目前我國我城鎮化到了關鍵的階段,城鄉規劃設計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如此龐大的一個過程如果不嚴肅強調仍然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政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理念,不斷提高城鄉規劃建設過程的管理和監督,才能更加合理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合理有序,可持續發展的新興城市和鄉村。
參考文獻
[1]龔曉義.城鄉規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0).
[2]李素梅,加孜娜.新疆可持續發展的鄉鎮建設對策[J].城鄉建設,2000(10):26.
[3]鄭新凡.關于城鄉建設規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分析[J].環球人文地理,2014(14):25.
[4]馮念軍.人居環境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與倫理學[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