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靜
摘 要:是信息時代的城市新形態。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是理念在旅游領域中的應用。本文介紹了二者的概念及關系,探討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路徑。
關鍵字:智慧旅游城市;建設路徑;
科學技術不斷創新與發展,智能技術在全球迅速興起,以云計算、物聯網、4G通信技術及人工智能等應用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標志著人類社會正步入智能時代。這催生了旅游市場、旅游者對旅游信息化的更高層次需求,也為旅游業與信息技術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基礎,“智慧旅游”應運而生。
一、相關概念
(一)的概念及內涵
是信息時代的城市新形態,是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城市的規劃、服務和管理過程中,通過市民、企業、政府、第三方組織的共同參與,對城市各類資源進行科學配置,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創新低碳的產業經濟、綠色友好的城市環境、高效科學的政府治理,最終實現市民高品質的生活。
在本質上是一種對城市的重構,這種重構改變了傳統的以資源投入為主、強調發展速度和數量的方式,而是以資源配置為主、強調供需匹配和發展質量的方式。一方面是對現有資源的科學配置,提升整體的社會效率,另一方面是對創新環境的培育營造,提升未來發展潛力。
(二)智慧旅游城市的概念
在“”建設的同時,江蘇率先提出“智慧旅游”,2012至2014年,國家旅游局先后確立三批300個“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智慧旅游城市是在的背景下,圍繞旅游產業,綜合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城市現有信息化基礎,融合先進的城市運營服務理念,建立廣泛覆蓋和深度互聯的城市信息網絡,對城市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旅游要素進行全面感知,并整合構建協同共享的城市信息平臺,對信息進行智能處理利用,從而為游客提供智能化旅游體驗,為旅游管理和公共服務提供智能決策依據及手段,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智能信息資源及開放式信息應用平臺的綜合性城市(區域)信息化發展過程。
(三)二者的關系
的建設為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提供了基礎條件,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是理念在旅游領域中的應用。解決了一系列“城市病”,建成一系列的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及智慧通信等,這些構建起來的公共服務體系,可以為智慧旅游所利用,充分利用這些建設成果,搭建智慧旅游的支撐平臺。
二、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路徑
智慧旅游城市的核心是旅游信息化,在進行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提升旅游城市的信息化水平是其核心內涵。目前主要有四種建設模式可供參考:政府獨自投資、政府投資引導、政府與旅游企業聯合投資以及企業獨自投資。目前,面對國內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層出不窮的旅游產品,日益增高的需求水準,想把旅游產業做強,就必須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的終端上網設備,讓游客能夠及時了解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等方面的信息,從而達到對各類旅游信息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并以此為基礎,通過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關聯帶動強的智慧旅游公益項目,建設好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娛樂等智慧旅游業態,有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快城市旅游業的國際化進程。因此,單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建設路徑,才能一步步實現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目標。
許多城市和地方旅游企業雖整體規模不小,但以中小企業居多,具有完整產業鏈的旅游集團少,旅游資源分散、市場競爭力弱、旅游企業信息化發展動力不足。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門應負責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公共信息服務、市場營銷等全局性工作,制定相關政策,組織企業參與等;智慧旅游需要多系統、多部門合作:各方利益不同,其觀點也不同,因此,推進智慧旅游工作,不能局限在旅游系統內,需要整合文物、園林、林業、公安、交通等各相關部門資源,各部門協同合作,形成全市智慧旅游發展一盤棋;智慧旅游項目信息技術含量高,基礎投資大,市旅游企業普遍為中小企業,一步到位開展智慧旅游業態建設難度大。因此,應選擇有條件、有需求的企業作為試點單位,在政策、資金、技術方面給予支持,通過一定時間的建設發展,推出一批有形象、有特色、有效益的智慧旅游樣板單位,樹立智慧旅游業態標桿;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建設資金投入量巨大。相關部門應采取市場化原則,通過出臺智慧旅游產業發展政策,引導和扶持社會企業進行智慧旅游產業投資與運營,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形成智慧旅游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光烈.中國建設路徑與方式[J]經濟導刊2012
[2]吳雪.智慧旅游城市建設初探[J]旅游管理研究2015
[3]杜麗婷.建設的目標與路徑選擇[J]城鎮化與城市發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