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景 亓慧
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調整,文化旅游產業中無形資產的潛在經濟價值逐漸被開發利用。本文從東營市目前的旅游資源狀況出發,結合無形資產相關理論進行分析,總結出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相應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東營市;文化旅游產業;無形資產;建議與對策
一、東營市文化旅游產業無形資產概況
文化旅游產業中無形資產無完全概念上的實物形態,比如歷史傳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需要從旅游者自身體驗出來。文化旅游景區無形資產的價值體現在旅游文化中的人文情懷,陶冶情操、親近自然、抒發情感[1]。因此,加大文化旅游人文內涵、意志品質、聲譽影響的力度,就需要釋放無形資產的價值潛能。
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市,擁有黃河口文化、濕地生態文化、石油工業文化、古齊文化和現代城市文化等多種文化類型。在東營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中,突出展示富有兵家文化底蘊的人文內涵、飽含呂劇文化的人文情懷以及石油文化的無形資產影響力,需要著重開發建設擁有突出的產業特色、完善的基礎功能、鮮明的主題個性的文化旅游景區,從而更好地達到品牌形象展示、無形資產價值升值的目標。東營正逐步加大力度開發人文養生旅游資源,東營區聚集了全市70%以上的星級酒店、城市綜合體、美容院以及休閑娛樂會所,匯聚了新世紀廣場、黃河公園、勝利廣場、體育公園等休憩場所,為開展無形資產經濟化和人文養生市場化提供了便利條件[2]。
二、東營市文化旅游產業無形資產發展問題與對策
(一)東營市文化旅游產業中無形資產發展面臨的問題
1.文化旅游無形資產發展規劃過于模糊。在東營市市民文化消費社會調查中,數據顯示全市只有16.8%的人在所接觸過的文化活動中選擇了參觀文化展覽或展銷會等形式的無形資產旅游項目[3]。近年來東營市在優化發展環境、城市旅游品牌打造方面都有了長足發展,但對于生態城市的社會聲譽打造、文化資源的挖掘、人文情懷的修養等無形資產的發展規劃過于模糊。2.忽略了文化旅游無形資產保護機制。旅游無形資產保護一方面包括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是指優秀傳統價值觀念的弘揚和傳承。人們在休閑旅游的過程中過于突出物質消費,人文思想旅游意識淡漠,精神消費并不能成為文化旅游產業的主流[4]。3.文化旅游無形資產缺乏發展共識。在對文化旅游資源的把握、整合、規劃、建設工作中,沒有達成把無形資產作為戰略性產業來發展的共識,扶持政策力度不夠,開發資金投入不足。
(二)解決東營市文化旅游產業中無形資產發展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1.加快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把握好文化主流形勢,抓住旅游產業發展新變化、新趨勢,突出呂劇文化產業園、黃河人家旅游度假區、孫子文化旅游區等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提倡精神旅游主題,深入挖掘中華龍文化、石油文化、呂劇文化、濕地文化、孫子文化、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等特色文化,提升文化無形資產的升值空間。
2.加強文化資源保護機制。東營市旅游產業應對其所擁有的無形資產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旅游企業應根據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轉變,做到切合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對其所控制的無形資產進行充分利用。旅游企業無形資產在消費者心中需要經過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和無形資產形象定位三個階段,這些階段要通過互動反應進行動態修正[5]。
3.提升無形資源建設的創新能力。文化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服務理念和服務內容的創新,不斷創新核心產品或服務。在提倡關注人文情懷的旅游過程中,提供更具創造力的產品或服務,從而達到旅游物質精神雙消費、文化旅游共發展的產業格局。
三、結論
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選擇。充分發揮東營市文化旅游無形資產資源優勢,實現無形資產價值最大化,塑造“黃河入海·龍騰東營”文化旅游品牌。堅持文旅融合發展原則,統籌文化與旅游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東營市旅游文化品位,構建經濟、人文、生態全面發展的資源戰略體系。
參考文獻:
[1]李雪山,徐戈.旅游文化產業品牌設計探討[J].商業時代,2012,04.
[2]東營區養生旅游助推旅游產業大發展[R].東營日報,2014,08.
[3]譚敏達,容舒楚.東營市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探析[N].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02-22(1).
[4]周松英.旅游無形資產開發利用研究[J].北方經濟,2007,06.
[5]王昌明.基于無形資產管理的旅游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J].企業活力,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