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絲·巴塞里諾
將來一定還會出現很多像海爾這樣的中國企業,通過國內國際的巨額并購,照亮中國經濟的前路
英語里有個諺語叫“背上的猴子”(monkey on the back),指難以擺脫的某種負擔(如房貸),或難以戒除的某種“癮”或“癢”。
對我們這些在中國經商的人來說,猴年的中國,就有點“背上的猴子”的感覺——一方面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總在期待下一個奇跡或者刺激措施,另一方面,又必須面對“新常態”帶來的現實壓力,如增長放緩、成本增加等等。
中國經濟下一步到底會怎么樣?
我發現,對于中國未來的預測常常令人困惑地好壞兼有:有人說中國仍然會繼續成功,有人說中國可能一蹶不振。但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事實并不那么簡單。
比如中國制造業,確實面臨嚴峻挑戰,一些企業由于缺乏持續競爭力或運營效率低下,可能要被迫關門。但與此同時,也有一批中國企業在經歷數十年的市場打拼之后,崛起為令人敬畏的國際性品牌,比如近期收購了通用電氣家電業務部門的海爾。在未來的全球白色家電市場上,海爾將是吸引所有人注意力、有能力重新定義市場格局的舉足輕重的企業。
可以想見,將來一定還會出現很多像海爾這樣的中國企業,通過國內國際的巨額并購,照亮中國經濟的前路。更多的中國制造業企業,則會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可觀的經濟收益。這些在下一階段獲得成功的中國企業,將很可能在今后的國際市場上占據主導性地位。
歸納起來看,盡管中國消費者的品味和潮流一直在變化,但有一條是肯定的——在中國如果想實現持續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有對的產品和對的市場領導力。緊跟市場變化,執行有效的產品和服務策略,保持持續性的市場份額,這些都是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未來一些年,也將產生一批有智慧、有定力、有熱忱的中國企業領袖,滿足中國數億中等收入階層日益挑剔的消費需求。
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和恐懼,在西方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尤其是在美國大選期間。2016年又逢美國大選年,可以想見,我們會持續聽到對于中國的無厘頭分析和評論——我總結為,不得不對中國作出評論,又實在缺乏對于中國復雜性的洞見。所以,為了健康、智商和個人財富著想,再聽到這些預測時,不妨按下“靜音”鍵。

從宏觀層面來看,盡管挑戰很多,但中國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且車輪正在滾滾向前。我的建議是,猴年不妨忘掉“背上的猴子”,回去專心工作,好好應對這一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