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 要: “說課”之后,作者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敗,試圖找到規避的方法和策略。“意識淡薄”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胸無成竹”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三思而后行”是提升語文教學境界的關鍵。一線教師要不斷充電,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靈動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關鍵詞: 說課 反思 語文課堂教學
兩年一次的A級課評比,我又一次落選了,而且是從8人中選5名,這樣大的幾率中落選的。這不能不讓我認真學習“說課”的要領,再一次反思語文課堂教學。從接到通知要以“說課”的形式來決定是否入選A級課,可以說只有幾個小時,自己以前很少接觸“說課”,也不得“說課”的要領。匆匆上陣,結果勢必是失敗的。假期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敗,試圖找到規避的方法和策略。
一、“意識淡薄”是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
因為很少接觸“說課”,在一線教學中,想的就是備課、上課、批作業等,在思想上沒有高度重視,“說課”前,雖然只有幾個小時,但只給了幾個小時,用心的人可以利用好這幾個小時,查“說課”資料,看“說課”相關的視頻,或者請教老教師,A級或2A級課獲得者等。然而實際上,我沒有。只是想,我怎樣上課,就怎樣說。其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說,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講評課;無論是試卷評講課,還是復習課,都要對自己所要進行的語文課堂教學,爛熟于胸。
比如在2015年蘇州范圍內期末統測中,我班的選擇題第四題失分較多,這道題是:
閱讀四句本為湖南長沙岳麓書院中的一副對聯,請依照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選出最適當的排列方式:
甲:江闊天高 乙:鳶飛魚躍
丙:識此心之分量 ?。阂娝沟乐餍?/p>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可以說這道題考查了語句銜接的連貫,又考查了“對聯”這一知識點。按照語句銜接的思路,很快就排除了“A、D”項,可對于選“B”項還是“C”項,學生出現了兩種觀點。之后,我給學生們補充了如下內容:
一是,形式上,上下聯字數相等,句法結構相同,對應詞語詞性相同。對聯又叫對子,它是一種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進行創作的傳統的文學形式,字數相等是最基本的特點,“A”項自然排除。二是,音節上,對聯講究平仄相對,音韻和諧。如“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上聯平仄為“平平仄仄”,下聯就是“仄仄平平”。一般來說,上聯尾字大多為“仄聲字”,下聯尾字大多為“平聲字”。通常情況下,一、二聲的漢字為平聲字,三、四聲的漢字為仄聲字,“行”是二聲字,為“平聲字”;“量”是四聲字,為“仄聲字”。故可判定“B、D”兩項的正誤。D項文意也不合對子的要求,所以答案選“C”。
從這個角度來說,語文課堂教學要想有效,要想高效,必須思想上高度重視備課,“胸有成竹”方能“仗劍”走天涯。
二、“胸無成竹”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
平時一線教學,只關注怎樣上課,只想著備課、上課、批作業等,不知道什么是“說課”,更不懂“說課”的要點,也不清楚“說課”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果是學生做題,一句話就是“不會”。不會,怎么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胸無成竹”是導致失敗的重要原因,更何況是“胸中無竹”呢?
經過一個寒假的學習,我知道了“什么是說課”,說課是指教師在備課基礎上,于授課之前面對領導、同行或評委主要用口頭語言講解具體課題的活動設想及其依據的一種教研活動,它是教師將教材理解、教法及學法設計轉化為“具體活動”的一種課前預演,也是督促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還是評估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我還學習了“說課”的要點:一說教材,包括說教材的地位作用、說教學目標的確定、說教材的重點難點;二說學生,包括說學生的知識經驗、說學生的技能態度、說學生的特點風格;三說教法與手段,包括說教法組合及其依據、說教學手段及其依據;四說教學程序,包括說教學思路的設計及其依據、說教學重點難點的處理、說各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說教學設計及其依據;五說教學效果的預測。
我還了解到“說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開頭話語不宜過長,最好直接切入課題,語言應干脆利落。
2.說課過程中盡量脫稿,注意與評委進行目光交流,臉上表情豐富一些,最好面帶微笑。
3.說課語言聲音洪亮、口齒清楚、使用普通話,不要重復,停頓、遲疑次數不能較多,注意語言的過渡、承轉要順暢,如果能做到言簡意賅、抑揚頓挫就更好。
4.教材分析要全面、重點突出,如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等應條理清楚,詳略得當。
5.教學過程和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各環節應合理分配時間,把握重點,教學過程應略講。
6.教法和學法設計要體現“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一定要讓學生活動起來。教學環節包括復習舊課、引入新課、師生互動、啟發思考、遷移類比、重難解析等。教法和學法的設計立意要高,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等能力。
7.板書設計應線索分明、科學新穎、版面布局合理,字號稍大、工整大方、書寫速度不宜太慢。
8.布置作業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如果作業能兼有拓展延伸舊知、引入后續新知等功能就會更妙。
想要一件事做成功,必須了解這件事的要點,必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坝廾痢笔强膳碌?,“無知”也是可怕的,而“不知”卻以“知”的面孔出現,才是最可怕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可“不知”當“知道”,唯其如此,語文課堂教學才會有效,才會高效。
三、“三思而后行”是提升語文教學境界的關鍵
人,只有在摔倒之后才能深深體味到疼痛的滋味,也只有品嘗過酸、甜、苦、辣、咸之后,才能悟懂人生的真諦。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動力。
基于此,語文教師必須備足課堂教學內容。一節課45分鐘,整堂課的教學流程是怎樣的,先進行哪些內容的教學,再進行哪些內容的教學,接著和學生學習哪些內容,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每一部分大約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每一節課學生有多少時間是在自主學習,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鍛煉了嗎?學生在上完這一節語文課后,有什么收獲,對于未來語文學習有怎樣的幫助。如果語文教師在上語文課之前,做好了足夠的備課,那么這樣的語文課堂不僅是充滿活力的課堂,更是具有張力的課堂,將會是有效、高效的課堂。
在這次“說課”失敗之后,我再一次體會到了教學反思的重要性,一線教師不能僅僅抱著課本、試卷就完成了一天的教學任務,更要不斷地充電,充實自己,緊跟時代,用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語文學習靈動力,“三思而后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