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國內服裝企業,普遍向創新型和國際化發展方向轉型升級,服裝設計成為引領服裝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同時,隨著我國服裝教育模式的轉變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創新型、后勁強的卓越服裝設計人才,提升服裝制造業創意設計水平和附加值,成為服裝教學研究和探索的重中之重。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與實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裝教學體系,培養出了一大批著名服裝設計師、知名學者、成功企業家和國際一線名模,在業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及示范引領作用,素有“服裝設計師的搖籃”之稱。針對社會不斷提升的人才需求和服裝教學中存在的新問題,蘇州大學開展了“服裝設計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創新”項目的研究。
構建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該項目不斷完善服裝設計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了一流專業及其方向,培育了一流專任師資隊伍,同時提出“寬基礎、重創意、講人文、勤思考、多實踐、勇創新、創卓越”的理念,從以往較為單一性專業培養模式逐漸拓展為綜合能力培養的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善學習、愛思考、勤實踐、勇創新和個性發展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具備強勁的發展后勁。
形成立體網格化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
項目依托大學學科齊全的資源優勢,借力博士點、優勢學科、服裝國家示范實驗教學中心、藝術教育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踐區和精品課程等優勢資源,為本科教學夯實專業基礎。強化校企合作、資源共享,與相關研究所、博物館、行業協會和眾多知名服裝企業緊密合作,建立研究、實習基地,全方位的為學生提供寬泛的創新實踐場所。
強化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根據社會的多元需求,該項目全面調整了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引入“觀念性”、“拓展性”和“思維創意訓練”等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活力。本著“授人以漁”的宗旨,以綜合能力的培養帶動專業知識的傳授,運用“互動”、“體驗”、“翻轉”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終生學習、追求完美、追求卓越的習慣。
融合本土文化傳承創新與國際先進教學模式
在卓越人才培養過程中,該項目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國際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引,引導學生認真研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優秀的非物質遺產,如刺繡、緙絲、少數民族服飾等。同時,通過與港臺、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藝術類高校建立緊密的交流與合作,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傳統文化的元素融入國際時尚之中。
通過全方位的改革與提升,該項目解決了以往教學中教學與社會需求相對脫節、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培養方向相對單一等問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多年來,為社會培養出一大批適應發展需求的卓越服裝設計、服裝理論研究和服裝教育人才,教學團隊和在校學生多次獲得部省級和國家級獎勵,同時項目成果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教學團隊日趨完善,專業知名度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顯著增強。學生們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積級參加國內外各項高水平的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學識好、能力強、有特色、高水準的創新型畢業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