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徽
首次啟動地方立法第三方評估
近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對正在起草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草案)》中爭議較大的“關于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管理體制問題”,委托安徽大學法治政府建設創新團隊開展第三方評估。據介紹,此次啟動立法項目引入第三方評估工作,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尚屬首次。此次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法規草案擬規定條款與上位法的關系、管理體制機制是否符合實際和省情、制度設計的整體質量等,最終將形成較為全面權威的評估報告,為下一步法規的制定和出臺提供參考依據。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立法過程中出現爭議事項時,由沒有利益關系的第三方進行專項評估,有利于保證爭議事項立法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對促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湖 北
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共享發展的決定
近日,湖北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關于大力推進共享發展的決定》。決定就牢固樹立共享發展理念、完善體制機制、強化保障措施推進共享發展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基本公共服務不平衡、不協調,一直以來都是城鄉統籌發展的“痛點”。為此,決定明確要求,要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增加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決定明確了共享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決定還就完善幫扶陷入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等困難群體體制機制作出細化規定,要求健全城鄉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基本實現民生兜底保障。
江蘇南通
“3張清單”助力代表聯系群眾
江蘇省南通市人大常委會今年3月啟動“萬名代表小康行”活動,形成了基層人大代表的“3張清單”。第一張“助推小康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針對社區和居民的需求,對照小康目標,把一個區域階段內存在的短板和問題深入摸清。第二張“人大代表小康行活動項目認領清單”,在梳理區域問題項目清單的基礎上,根據代表自身特點和特長,每名代表認領4—5件項目任務,實現“群眾需求”與“代表有能力辦到”的有效對接。第三張“認領項目完成公示清單”,一方面把區域內存在的短板問題、需要提交政府辦理的項目,由人大組織交辦督辦;另一方面對代表認領清單后的落實進展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匯總、跟蹤督查、跟蹤反饋,并在選區內定期向選民動態公示。這一創新舉措激發了人大代表工作生機活力,發揮了人大代表主體作用,開創了地方人大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