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堅軒
前不久,上海某科創中心主任袁某擅自決定將科創中心的30萬元專項孵化資金劃至下屬科創管理公司,后出借給另外企業,最終造成30元專項資金無法追回。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結合辦案開展專題預防調研,發現科技扶持資金扶持程序規范缺失、審批程序不公開不透明、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于是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科技扶持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加強孵化資金專項監管等多項對策建議。
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發揮法治對創新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嚴厲打擊侵犯科技創新企業和科技創新人才權益的犯罪、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監督力度、突出查辦和預防涉及科技創新的職務犯罪,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日前市檢察院專門出臺《上海市檢察機關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良好司法保障的意見》,共有二十條意見(下稱“二十條意見”)。從明確目標任務、全面準確履職、提供司法保障、完善工作機制、延伸檢察職能、加強組織領導、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檢察人才等多方面,對全市各檢察院提出相關要求。
專業化辦案 精準懲治、預防危害科創中心建設犯罪
針對侵犯知識產權等危害科創中心建設犯罪行為科技含量高、取證難度大等特點,全市檢察機關構建專業化辦案機構。2009年以來,全市已有8個基層檢察院設立知識產權專業辦案部門,其余基層檢察院也均設立專門辦理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檢察官辦案組,2012年起,全市檢察機關對涉及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歸口市檢察三分院辦理二審案件并指導基層院辦案,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覆蓋市院、分院、基層院三級檢察院的金融、知識產權案件專業辦案部門;同時探索健全專業化辦案機制,建立了集審查批捕、審查起訴、案情研究、犯罪預防一體化辦案,由專門檢察官辦案組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知識產權案件,細化了專業化辦案規范,形成三級檢察院聯動的知識產權專業辦案模式;此外,探索完善偵查人員、鑒定人員、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和辯方申請的專家證人出庭機制。
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上海檢察機關共受理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案件共140件256人,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審查起訴案件380件666人。2012年至今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269件510人,涉案金額超過人民幣6.6億元。2015年以來上海檢察機關連續獲得國家版權局年度查處侵權盜版有功單位多名獎項,多起案件獲評高檢院年度保護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
市檢察院在新出臺的“二十條意見”中要求,將探索知識產權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辦案機制。深化涉知識產權刑事檢察、民事檢察和行政檢察會商合議辦案制度,加大內部合力,積極適應審判機關“三審合一”案件審理制度,發揮整體保護效能。
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兩法”銜接,形成保護合力。
上海檢察機關加強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今年以來與市高院、市公安局共同簽署《關于辦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案件涉及的取證程序、取證方式、證據標準、法律適用等達成共識;與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簽署工作協作備忘錄,加強在檢調對接、公開聽證等糾紛多元解決工作中的合作,共同探索具有上海特色的科創中心建設的司法保護體系。
通過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信息共享的“兩法銜接”平臺,檢察機關及時獲取犯罪信息線索,采取提前介入案件偵查、監督立案、一類問題監督等方式,規范、引導執法行為,精準破解各類疑難復雜案件,形成打擊犯罪、保護合法權利合力。如在辦理朱某等14人侵犯著作權、銷售侵權復制品案中,通過“兩法”銜接平臺,及時掌握案件線索,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準確引用了《伯爾尼公約》及《TRIPs協議》的相關規定,依法保護國際公約成員國的作品版權。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全市檢察機關通過“兩法銜接”平臺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261件333人,其中公安已立案偵查的案件250件332人。在辦理的相關知識產權案件中,積極保護當事人的權利,除部分案件因海外知識產權權利人無法聯系外,其他均通過各種途徑對權利人的權利義務進行及時告知。
“二十條意見”中進一步明確要加強偵查監督、審判監督,著力糾正辦理相關案件中出現的問題,高度關注涉及科技創新的民事、行政判決或裁定,依法通過再審檢察建議或抗訴程序,積極維護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尤其關注涉及科技創新行政訴訟監督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有效防止行政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為創新成果更好更快進入市場、創造價值營造良好的環境。
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平等保護各類創新主體
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加大查辦涉及科創中心建設相關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件力度,重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即: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創新功能性平臺建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扶持、科技創新集聚區建設等領域的職務犯罪,保障國家鼓勵科技創新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國家工作人員在行使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行政職能過程中以權謀私、索賄受賄、嚴重侵害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以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給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創新主體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件;危害科技創新發展公平競爭環境的行賄犯罪,重點查辦為謀取科研項目、技術融資、科技創新專項政策及資金扶持、市場準入等進行行賄,在科技成果驗收、轉化、應用、推廣過程中的行賄犯罪。2015年上海檢察機關在科研領域立案偵查各高校科研院所專業人員職務犯罪10件10人,提起公訴9件9人。
在查辦案件的同時,全市檢察機關主動介入并配合加強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產業集群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加強涉及科技創新案件的個案預防工作,加強對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等問題研究,認真落實專家型人才法律服務措施。2009年初開始,上海檢察機關根據市委要求,靈活開展專家型人才法律服務工作,保護創新主體健康發展。市檢察院與市紀委聯合下發《關于為專家型人才提供法紀法律服務的八項工作措施》,將專家型人才法律服務工作納入市紀委、市檢察院、市監察局共同開展的重點工作范疇,并采取法治宣講、專家型人才職務犯罪的調查、案例分析、制發檢察建議等形式,為相關單位提供堵漏建制、科學管理等多方面的對策與建議。
市檢察院在“二十條意見”中要求,本市檢察機關要樹立平等保護、鼓勵創新的司法觀念,注重各類訴訟主體的平等保護,堅持各種所有制經濟、各類市場主體和中外當事人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平等、權益保護和權利救濟、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的平等。更加注重法律政策界限的把握,積極營造鼓勵探索、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的司法氛圍。在案件查辦的過程中,要注重辦案的方式方法,堅持嚴格司法與促進發展、保護改革、鼓勵創新相統一,努力實現最佳辦案效果。
打造專業人才,提高執法能力
為適應服務科創中心建設的要求,上海檢察機關通過加快培養精通知識產權法律、外語基礎好、有專業背景的青年檢察官,努力打造專家型、精英化檢察隊伍。同時通過舉辦各類專題培訓,拓展多層次培訓平臺,邀請相關研究學者、業界精英等實務專家授課,幫助檢察人員儲備專業知識。此外定期組織檢察干警與公安偵查部門辦案人員、計算機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學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開展沙龍活動,切實提升辦案能力。目前,全市檢察機關知識產權辦案部門檢察人員具備碩士以上學歷的達65%。
上海檢察機關還注重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合作建設“智庫”,借外腦、借外力,為檢察工作提供智力支撐。近年來與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合作,在更大范圍內集聚優秀的知識產權實務人才。加強對建設科創中心前沿司法問題的研究,典型案件的法律適用分析,形成有質量、有影響力的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為現行法律規定提供具體法律適用標準,為辦理同類案件提供參考,指導類似案件的司法實踐。為更好適應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市檢察院將建立多層次各種人才呈現機制,全面提升檢察官的業務能力和執法水平;加大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從知識產權、金融等相關領域、行業中招錄既懂法律又具有專業技術背景的優秀人才,專門從事涉科創中心案件的辦理工作,充實檢察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