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煒銳 徐勇輝
摘要 經濟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計算機的發明更加方便人們的工作辦公以及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在社會對計算機畢業生的需求不難發現,更加注重的是應用型的人才。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
在計算機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絕大多數是來自于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往往是停留在學術方面,在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往往忽略。
1 本科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對于飛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對于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也源源不斷,這就要求全社會必須重視對計算機人才的培養。曾輝表示,現今社會對人才輸出量最大的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為全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大批量的有用人才。
以就業為中心是對需求和培養對接的重要方式,本科的教學改革十分必要。只有對本科的計算機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才能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的有用人才,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未來的計算機領域以及各個領域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隊伍。對于高校來說,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是一次教學內容的改革,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隊伍和學生的創造性,為本科計算機就業掃清障礙。對于社會而言,計算機的普及超出以往的想象,而對于計算機的掌握程度也遠遠高于過去,本科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如何與非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只有通過教學改革來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2 現階段應用型本科計算機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模式和方法過于陳舊和單一
本科的計算機教學與高等教育中的其他學科不同,有更多的是時間操作的內容。計算機學科的特點是,知識的更新速度極快,對于一線教師的要求極高,應當具備來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的技能,特別是要隨時掌握最新的計算機領域的新事物和新發現。然而,新的知識在對學生教學授課之前還應當進行備課組的討論和制定,對計算機本科教師的工作量來說是相當大的。在這種大背景下,一些高校的教師往往忽略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學的內容和方法過于陳舊和單一,以簡單的教師講課,學生聽課記筆記來實現。長此以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就不能勝任企事業單位的工作。
2.2 評價考核制度不完善,學生的操作技能和操作過程無法評判
沒有良好的評價和考核制度,教師很容易會忽略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操作的過程,大多都以試卷的形式出現,而試卷對一個學生的評價往往是片面的,是單一的。并不能全面的評定學生和教師的學習情況和授課情況。對于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只重視試卷的成績,然而在未來的社會和工作中的難題不會以試卷的形式呈現,特別是計算機專業,對于實踐操作的技能要求十分高。
3 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的建議
3.1 轉變領導和教師的教學理念,為企業與學生搭建橋梁
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學階段,校領導應當更多的關注計算機教學,特別是應用型的計算機教學。丁美榮表示,學校應當以就業為導向,安排教師到企事業單位實地的考察和參觀,與用人單位交流,研究當前階段對人才的需求,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不能因循守舊,一成不變。高校還應當為企業和學生搭建橋梁,與企事業單位溝通,實行校企合作,將學生引入企業做實習,企業可以選擇優秀的學生畢業后進入自己的公司工作。企業還可以在高校設立獎學金來招攬人才,以及提升社會的影響力。
3.2 以就業為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與原則
在本科的計算機教學中,應當改變以學術性為主的教學理念。王嘉才等表示,以就業為導向的課堂改革的原則是以學生為主體,作為授課的核心地位,滿足學生在今后工作中所應用的全部知識以及可能有所涉及,以及學校的教師對未來的預測中涉及的周邊知識,都傳授給學生。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家住更多的時間環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借助白板張貼等形式進行教學。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自行安排課余的時間來完成教師課堂布置的教學任務。這中間可以使用教學驅動法來完成。
3.3 以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的注意事項
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本科應用型計算機課堂教學改革中應當注意對中老年教師的引導。徐鳳生等表示,中老年教師在經驗上十分豐富,在教學過程中十分容易經驗主義,對新鮮的事物關注不夠,有的教師甚至于對新鮮的事物有些抵觸,而計算機又是一個更新速度極快的學科,對教師的要求十分嚴格。在課堂改革的設計中,應當將考核制度直接設計出來,將兩套制度同時運行,讓考核制度來鞏固課堂教學改革。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方面加強讓教師來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結束后,應當及時安排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將企業學到的東西反饋給一線教師,使得教師能夠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技能更加貼近就業市場。
4 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課堂教學改革一定對未來計算機人才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方式更加的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曾輝.“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12).
[2] 丁美榮.基于虛擬實驗與真實實驗整合的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改革[J].現代教育技術,2007(07).
[3] 王嘉才,楊式毅,霍雅玲,等.課群及其質量檢查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
[4] 徐鳳生,李天志,李海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群建設探析[J].福建電腦,2007(02).
作者簡介
馮煒銳(1980-),江西樂安人,碩士,副教授,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徐勇輝(1980-),男,江西上饒人,碩士,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