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
【摘要】作為我國高校管理制度體系的核心,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改革中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因此,本文結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與發展的策略,對于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發展
作為一個人才培養基地,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直接關系著人才的培養狀況,因此,高校管理工作十分關鍵。作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培養優秀人才、推動高校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但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部分高校教職工隊伍流動性大,導致很多優秀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為此,在新形勢下,要求高校必須加快人事管理制度的創新和發展,以制度為保障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近些年來,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缺乏系統性的改革,導致很多問題無法徹底解決,也難以有效激活教職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增強其創新意識,提高教育實效性。加之部分學校盛行形式主義之風,導致分配不公,教職人員心態浮躁,無法徹底投入教研工作中。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不切實際,照搬照用,無區別。改革切忌照搬其他高校的方法、經驗,而是必須結合自身校情、教職工情況來進行。但是,很多高校忽視了這一方面,無視是否具有足夠的改革承受力,導致校內分配不公,財力不支,存在捉襟見肘等情況。
2、在進行改革措施的制定過程中,未事前進行科學調研,改革過程中未進行換位思考,致使舊弊端未除的同時,新矛盾頻頻出現。作為一個人才培養基地,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制定、出臺與實施時,必須理性、穩健地推進,但很多高校充分進行調研,對于新問題、新矛盾未制定完善的方案加以解決,導致改革成效不大。
3、很多高校雖然推出了改革方案,但是朝令夕改、怪招迭起,似乎激活了一灘“死水”,但是卻沒有真正把握好改革的實質與價值,致使水越激越渾,有些高校人事改革方案及措施不斷,但卻“來匆匆、去匆匆”,導致教職人員不知所措,精神壓力倍增。
4、改革措施單一化,更關注物質獎勵,考核指標單一化。不少高校忽視教職人員的自覺性,將其視為單純的經濟人來對待,在開發其潛能方面過于單一化,只考慮到了物質需求,對于其精神需要則未涉及到。
二、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與發展途徑分析
結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了推動其創新和發展,應從如下方面著手:
1、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
必須轉變當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已經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與陳腐觀念,樹立同高等教育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管理理念。一方面,促進人事管理朝著人力資源管理方向轉變,以提高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標準化。轉變傳統高校人“人與事”的管理方式,朝著注重現有人力資源開發、利用、重組、優化的管理方式,科學組織、安排高校人力,形成最優資源結構,繼而提升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加快高校教職人員的身份轉變,由傳統的管理朝著崗位管理方向發展。崗位管理有助于打破教職人員身份終身制。依據“科學設崗、按崗聘任、以崗定薪、優勝劣汰、嚴格考核”的基本原則,構建同市場經濟、高校辦學特點相適應的用人制度。結合高校發展、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等的需求,以科研、管理等多項任務作為基本依據,對各類崗位進行科學設置,并明確崗位的條件、職責,公開加以競爭,并依據崗位進行考核管理,基于教職人員相應的待遇。
此外,還應轉變傳統經驗式管理方法,朝著科學管理方向轉變。為了促進人事管理制度的創新、發展,必須意識到人事管理的發展規律,采用現代化的科技對管理方法、手段加以改善,使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同時,結合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等多方面理論、方法,借助于現代化管理手段,對信息、決策、執行等系統加以完善,構建科學的人事管理體系。
2、加快制度創新,推行科學管理
一方面,要求高校必須加快創新用人制度。實現人才的社會化、人才配置的市場化、人才素質的綜合化發展。同時,構建與社會發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要求相適應的人事管理制度,促進其由固定用工朝著合同制用工方向轉變,實現身份管理朝著崗位管理方向轉變,實現行政性管理朝著市場法制化管理方向轉變。全面落實聘用合同制,構建崗位聘任制,結合高校辦學情況進行崗位設置,明確崗位職責、任職條件等,公開競聘優秀人才,聘任之后要求教職人員應同學校簽訂相應的聘用合同,以確保雙方權、義對等,激發其潛能與主動性,促進人才的有序流動與科學配置。另一方面,加快管理制度的創新、發展。結合國家相關規定,就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進行指導,為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發展營造寬松的外部環境,促進高校新制度的發展。此外,還應加快人才引進制度與考評制度的創新、發展。以教育理論為依托,促進考評制度更科學、更規范,滿足各學科、崗位的特點,實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升教學質量。
3、創新管理方式方法,加快人事管理隊伍建設
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要求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過程中必須爭取到全體教職人員的支持與參與。人事管理人員作為管理對象和主體,也是促進制度創新的主體,因此,必須注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一方面,加快轉變傳統管理思想,注重以人為本,堅持人才強校策略,實現教職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另一方面,要求管理人員必須注重加強學習和培訓,提升現代化管理技能。采用新型管理方式、方法對人才加以科學管理。同時,能夠認真履行職責,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為教職工營造良好的教研環境。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校應加快人事管理制度創新和發展,樹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優化考核制度,充分調動教職人員的積極性、能動性,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專業能力,提升教育質量。與此同時,要求高校必須結合自身辦學特點,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不斷探索人事管理制度優化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結構改善,提升學校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 劉 笳.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創新與可持續發展[J]. 沈陽建筑大學人事處, 2007, 23(10): 503-506.
[2] 尤妤冠.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革[J]. 福建教育學院, 2008, 32(06): 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