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化”管理是一種極具時代特色的管理理念,當前時代與社會的發展促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改變以往的觀念,革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樹立“精品化”的意識。根據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學生內心的需求,需要輔導員把學生工作做精、做細、做好。
【關鍵詞】學生工作;精品意識
隨著當前社會形勢和時代的發展,現在學生進入高校就讀并不難,整體上,學生的素質能力各方面并不理想。可是家長對學生和學校都有很高的期望,同時社會對高校也有著一定的社會要求,因此促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改變以往的觀念,革新管理方法、管理模式,樹立“精品化”的意識。
“精品化”管理是一種極具時代特色的管理理念,根據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學生內心的需求,需要輔導員把學生工作做精、做細、做好。只有把“精品意識”變成一種理念,成為工作上的一種精神力量,這樣工作才能越做越好,學生的素質越來越高。
一、現今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
當前中西方各種不同的教育理念沖擊著高校管理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們。90后學生自我,現代的教育理念偏向于尊重學生想法,尊重自由,不過多干涉學生。那么在管理上就顯得有點無從下手,管得過嚴學生會反感;放任不管,又對不起自己為人師的良心。
古人云:“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生動地概括出事物之多樣性和差異之存在的哲理。學生管理上,既要利用這一天性,也利用“精品意識”對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人格進行關注和培養。
二、樹立“精品意識”的必要性
在高校里面,大部分輔導員都是帶兩三百個學生,會形成一種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不能深入了解和幫助學生成長。但是面對當前時代的變化和發展的要求,必須改變以往的觀念,樹立一種精致管理的意識和理念——精品意識。
現在高校的學生基本都是90后的學生,社會家庭各種內外在的原因下,他們的性格會表現得比較自我為中心,獨立能力比較低。學生來學校就是學知識和學做人,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做學生思政工作的輔導員就要擔當起這個重任,為國家培養和教育人才。
樹立“精品意識”,小到班級管理,大到整個院系學生管理都有利于形式一種文化理念,一種好的理念和文化氛圍,能幫助整個學生集體往更好更積極的方向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愛以及老師的關懷,改善師生間關系,形成良好的朋友關系,形成一種效應。
三、“精品意識”的探索與實踐
1、用責任心服務
培養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輔導員的素質、能力、人格魅力特別重要,因此要把“精品意識”融合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學生除了上課,可能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會想到輔導員,輔導員成了學生的“消防員”,作為一名高素質的輔導員必須具備基本的師德素養,細心、耐心、責任心。對待學生需要耐心、責任心,每一年都在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面對一批批新的學生,同一件事可能需要每一年不斷地重復,對于學生的提出的疑惑更是要耐心回答,細心幫忙,時刻保持一種為學生服務的態度。
2、深入集體,因材施教
在高校中,學生的活動是很多的,輔導員可以通過參加學生的活動,走訪宿舍,組織學生活動、拓展,從生活中和學習中深入了解學生集體,并分析不同集體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有時候同一個活動在不同班級會有不同的效果,無論是作為活動的參加者還是組織者,都應該要先了解不同集體學生的特點,以身試教,自己積極地參與活動,感染學生,讓更多的學生一起參與活動,注重學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在高校中,了解學生是很重要,樹立“精品意識”,明白和懂學生才能更好地實踐和服務學生。
3、以學生為本,重視人文關懷
以學生為本,重視和包容學生,給予人文關懷,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言傳身教。在大學里面,除了教學生知識外,更多的是要教學生人生道理,注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懂得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化。當學生來找我表達自己的委屈的時候,我都會說“我們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么做”。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同性格的人,大家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我們在堅持自己大原則的情況下,適當地把自己的心放寬,包容他人的小錯誤。在啟發學生的時候,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注重學生的感受,只有重視了,你的道理學生才能體會,你的開導才有效果。
4、確定培養目標,尊重學生
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專業發展特色和前景,制定規章制度和相關活動。例如召開班會,與學生共同制定符合班集體的規章制度,這樣制度出來的規則大家才會遵守。大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各種發言權,在預先征得同意的情況下各方面工作會進展得比較順利。
每個人都喜歡被尊重,我們在做工作之前先尊重學生,那么在接下來的工作,學生也會學著尊重老師和尊重活動,在管理上就會比較少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5、注重鼓勵效應
注重激勵,形成蝴蝶效應。希望得到肯定是人人都有,學生也一樣,因此作為輔導員,更應該有這樣一種意識,經常看到學生的優點,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一個集體經常受到鼓勵和表揚,會慢慢形成一種“蝴蝶效應”,那么班風和學風也會慢慢地好起來,整個教學氛圍會變得比較積極。
6、做好監控,及時反饋
輔導員和學生數比例不均衡,有時候并不是輔導員不想把工作做好,做細,而是有點力不從心,但是如果有好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再多的學生一樣能管好,同時也能很好地了解到每個學生。在自己做輔導員的實踐中,有一個很好的方法——1+3傳幫帶。在大二或大三的學生干部中,挑選責任心強,學習成績等各方面都比較突出的同學帶新生,讓新生能夠盡快地融入大學生活和學習中。那么這些學生干部及時跟輔導員反饋新生的情況,這種宏觀地監控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反饋意見中,以及做分析報告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動態。
四、結束語
粗放式的管理是不能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樹立精品意識,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校園文化的發展。從小事做起,把服務學生的意識放在首位,把學生管理工作做精做細做好。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每一個輔導員都會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把心中的“精品意識”付諸行動,學生和老師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領地, 高 峰. 高校學生工作中精細化管理模式探究[J].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0,10(4).
【作者簡介】
許秋玲(1986—),女,廣東澄海人,學士學位,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人文與社會管理學院輔導員,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