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欣紅
驀然回首,踏上講臺已經18個年頭了。記憶中總有一些無法忘記的人和事,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沉淀下來,如磐石般壓在我的心頭。
強子是我中途所接班上很特別的一名男生。平時很少見他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嬉戲,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一天大部分時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發呆或者玩弄一把笛子,滿臉憂傷,目光冷漠。聽同學說,強子的母親兩年前拋棄了他們父子倆,隨他人而去,父親經受不住這一打擊,把他寄托給奶奶后去尋母親,至今未歸。強子原來很喜歡在教室吹笛子,自從遭到原來老師的禁止后,再也沒聽見他的笛聲,漸漸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學習也慢慢退步了。聽完同學的話,我的心頭猶如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喘不過氣。我決心開導強子。
正當我籌劃著如何開導強子時,班長一陣風跑進辦公室,沖著我喊:“老師,快,快,強子和政治老師頂撞起來了。”聽到班長的報告,我停下手頭的工作,奔向教室。當我走進教室時,只見政治老師鐵青著臉,手中攥著已成兩截的笛子,臉因激動而不停地顫抖,強子站在政治老師的旁邊,緊緊地攥著拳頭,滿眼怒火。為了不影響上課,我向政治老師道歉后,拉著強子走出教室,回到了我的辦公室。
“怎么回事?”回到辦公室后,我按著強子坐在沙發上問道。“今天我們學習《尊敬父母》這課,我不由得想起了父親,偷偷拿出父親走時留給我的笛子看,被老師發現,他竟將笛子折斷了。”強子說著小聲哭了起來。為了控制強子的情緒,我沒追問這件事,只是輕輕的問道:“強子,你是不是很喜歡吹笛子。”強子點了點頭。
“那平時為什么不見你吹呢?”我接著問道。
“以前我經常在教室吹,后來老師嫌我影響同學學習,并說我吹笛子是不務正業,我就不吹了。可是我喜歡音樂,喜歡吹笛子,只要一吹起笛子,我就感到無比的快樂。我不但喜歡吹笛子,還喜歡拉二胡,想著有一天當一名演奏家。”聽完強子的話,我內心著實吃了一驚,想不到他看似冷漠的面孔下竟有著如此美好的心愿。看他對笛子這樣癡情,我翻箱倒柜找出自己上師范時曾吹過的一支笛子,讓他吹一曲。
強子拿起笛子,嫻熟地吹起了《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只見他一會兒低眉頷首,一會兒張目挺胸,那么投入,那么動情。我不敢說他吹得有多么好,但所吹出的音高,音色很好。聽完強子的吹奏,我決定把自己的那支笛子送他,并提出,每天課外活動時間來我的辦公室吹,又委婉地指出了他今天課堂上的不對。那天,他微微地笑了。
第二天,強子如約來到了我的房子,我找出以前所抄的歌譜,看著歌譜我一曲他一曲地吹起來,吹著,吹著強子的臉色有了笑容。
第三天,強子帶來了一名喜歡吹笛子的同學。第四天,帶來了三個。后來,人越來越多,我的辦公室每到課外活動時間就變成了一個演奏室。而強子也漸漸地變了,變得愛說愛笑了,學習也用功了。再后來,學校成立了音樂興趣活動小組,強子擔任組長。每次經過他們活動的場所,看到強子渾身洋溢著的青春氣息,我心里甜滋滋。
一年后,因工作關系,我調離了那所學校,臨走時,強子被評為“全校好少年”,正忙乎著為全縣文藝匯演排練節目。
教育的終極目的除了給予人知識和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出一個幸福的人。在人生這條路上,我只給了他一顆想飛的心,陪伴他走了一小段,剩下的路,他便是那支掌握在自己手中目標明確的箭矢,高高地飛翔在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