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意
中原熟,天下足。
河南作為天下糧倉,始終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糧食連年豐收,小麥產能占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強。然而,雖先天具備產地加工等資源優勢,但在全國糧食加工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麥強面弱”的局面始終困擾著河南小麥產業發展,特別是面粉加工行業的狀況并不樂觀。
面對如此尷尬困局,河南該如何突圍呢?
今年初的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上,河南提出要積極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杠桿作用,探索農民、糧食收購加工企業的產銷銜接模式,以整縣推進為目標,加快實現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基地化生產,實行單品種統一管理、單收單儲,不斷提高小麥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以高質量的優質小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提升小麥產業效益。
今年5月,中國優質小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河南新鄉成立,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推進我國優質小麥產業現代化發展的產學研“航母”正式編隊啟航,更為河南小麥產業的闊步發展注入了全新能量。
同月,在第八屆中國(永城)面粉食品博覽會上,“重視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加快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步伐,大力發展食品加工產業”的發展理念,為河南小麥按下了轉型升級的按鈕。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當下,在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的前提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乃根本之策。為此,河南在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