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李女士問:如何做好青年母豬的培育和管理?
答:在市場紅利驅動下,飼養戶積極性空前高漲,新上大批青年母豬。下面筆者簡要介紹如何做好青年母豬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品種選擇 首先選擇好的品種,根據目前生產的實際情況,最好選擇飼養加系大約克與長白雜交的大長或長大二元雜種母豬。如果片面追求臀圍而選擇英系大約克則飼養管理條件要求較高,適應性能較差。選養的二元母豬必須生長發育良好,背腰平直,四肢結實,肌肉豐滿,膘情良好,皮薄毛稀,膚色粉紅,尾巴最好選長尾巴,且耳號清楚。陰戶小或畸形、乳頭少于6對者,不宜選作種用。
引種選擇 根據生產實踐,引種體重最好80~90千克。40~50千克的后備母豬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差,經過長途運輸后容易引發多種疾病,且恢復能力較差。引種季節最好選在春季或秋季,應注意避開高溫天氣,7~8月最好不要引種。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 后備母豬的選擇和培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整個豬場母豬的生產力水平,卻往往被忽視。常常有一些錯誤的做法:引種前未對種豬來源場的種豬健康狀況進行多方了解或只重視種豬價格而忽略種豬質量;頻繁引種、多渠道引種,使豬場疫病復雜化;后備母豬未完成免疫程序就開始配種,導致第一胎懷孕母豬流產率增加,產死胎率增加,后代難養;沒有對引進的后備母豬實行隔離馴化,而直接進入生產群混養,從而增加了豬場疫病暴發的風險;用育肥豬飼料飼養后備母豬,使后備母豬過度生長而種用性能下降。
合理營養和專業化管理 在210~230日齡初次配種(第二個發情期)時體重應達125~135千克。后備母豬(或公豬)在營養搭配上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鈣與有效磷的含量太低。日糧中鈣與有效磷標準應分別為0.63%和0.35%,如果鈣和有效磷得不到滿足,將引起癱瘓母豬數量的增加。
做好青年母豬配種工作 母豬適宜的配種日齡應該在8個月齡,體重應該在90千克以上。青年母豬膘情要好,太肥或者太瘦的豬都不適合受孕。注意不要發情就配種,如果過早配種,會導致產仔數下降,還會影響母豬的使用年限。應該在第三個發情期以后進行配種。日常管理上要盡量給母豬一個安靜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這樣會增加受孕的機會。
免疫接種 在配種前還要做好免疫接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種的疫苗有細小病毒疫苗、藍耳病疫苗、偽狂犬病疫苗、豬瘟病疫苗、丹毒病疫苗、肺疫病疫苗、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這些疫苗的接種不能在同一天進行,像繁殖障礙類的疫苗如偽狂犬、藍耳病、細小病毒病疫苗,應該提前50天接種。
頭胎母豬管理 頭胎母豬通常是抗原與抗體不穩定群體,藍耳、偽狂犬等病毒最容易侵襲,易發生流產、死胎、弱仔;頭胎母豬易發生難產;頭胎母豬沒有產仔和哺乳的經驗,容易受到較大的應激;頭胎母豬的胃容量肯定比經產母豬小,采食量也肯定比經產母豬少,但是它們的泌乳任務都差不多,而頭胎母豬本身還處于生長發育期,這樣一來,營養補充不夠,只能消耗自身的體膘,容易導致產后消瘦。基于以上原因,頭胎母豬應單獨分群管理,給予悉心照顧。
斷奶管理 初產母豬35日齡斷奶為宜。此時,母豬體重損失多數在10千克左右,體況尚佳,膘情適中,可使淘汰率降到3%,較42日齡斷奶時低6.7%。
(河南省淮陽縣農牧局 付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