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深耕,科學施肥
花生適宜在透氣性好、耕作層疏松、排水和肥力特性良好的沙質土壤種植。最好選擇3年以上未種植過花生的不重茬地塊。整地前,每畝施優質土雜肥2500~3000千克,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25~3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60~80千克,也可以在起壟播種時種肥同播。耕深一般35厘米以下,不同的土壤性狀,要耕不同的深度。沙質土壤一般耕深30厘米,土質層較厚的黏壤土宜深耕35~40厘米。深松要在播種前進行,一般25厘米深,要求旋耕耙上翻下松,做到耕深均勻一致,地表平整,無重耕或漏耕。
二、品種選擇
一般選擇用優質、高產、抗病、適應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如豫花14、豫花15、遠雜9102、豫花9719等。
三、種子備播、處理
應選擇莢果飽滿、色澤純正的雙仁果做種。播種前,在晴天上午把花生種連曬3天,不能曬果仁。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用25%適樂時種衣劑按種子重量包衣,每畝用90%鉬酸銨10克與種子混合拌均勻,宜現拌現播,以免降低種子發芽率。
四、機械作業播種技術
播種前,為了保障花生出苗均勻一致,必須保證土壤墑情。土壤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播種,應先造墑后播種。造墑后,地表有利于機械作業時,先用螺旋耙作業達到地表平整后再播種。
春播機械覆膜技術:在長葛市春播地膜覆蓋模式種植,應在清明節前后播種,要求氣溫在15℃以上,早熟品種在12℃~15℃時播種。壟距為85~90厘米,地膜邊覆土5~8厘米,厚度2~3厘米,播種深度3~5厘米;種肥同播時,種子與化肥接觸之間不能低于8~10厘米;壟高為12~15厘米,每壟播種雙行,雙行間小行距35~45厘米為宜,穴距為18~20厘米;每畝7000~8000穴。同時,在機械上配的藥桶里,兌好用苗前除草的蓋草能、乙草胺等除草劑,進行一次性作業。選用黑色地膜有利于花生生長,壓緊地膜頭開始作業,地膜覆土高為2~3厘米。
機械夏播花生種植技術:氣溫在20℃以上時,小麥收割后,及時用旋耕耙滅茬,每畝用土雜肥3000~3500千克,花生專用肥50千克。然后,機械耕深、深松作業不低于20厘米;整平地表后起壟種植,機械作業起壟55~60厘米,每壟播種雙行,雙行間小行距30~35厘米,穴距16~19厘米,播種深度最深不超過7厘米,最淺不低于3厘米,壟高13~15厘米。畝穴數8000~9000為宜,高水肥田宜稀,薄地宜密。
五、田間管理
(1)苗期
花生棵出土后應及時清棵蹲苗,在花生出齊進行第一次中耕時,用小鋤把花生幼苗周圍的覆土清除,使兩片子葉和第一對側枝露出地面,以利于第一對側枝健壯發育,使幼苗生長健壯。清棵深度以2片子葉露出為標準,及時培土,注意不能損傷壓苗或碰掉子葉。覆地膜花生應在花生幼苗露出地表時放風破膜,破膜大小以幼苗而定。清棵蹲苗促使花生幼苗側枝發育生長,結合中耕除草,促進子葉營養轉化和制造養分。
(2)中期
初花至結莢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期,也是管理的關鍵時期。春、夏播施底肥不足地塊,可以根據花生苗期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追施,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分次穴施于結果層。花生全生育期內需水量為前期和后期少,中期多。開花至結莢期,花生植株生長旺盛,氣溫高,這時段需水量最大,此期遇旱應及時澆水,如雨水過多應及時排水。成熟后期雨水大,容易造成花生爛果、果生芽、霉果。中耕除草,此時花生大量果針入土,總有一部分果針難于入土,在中耕過程中及時培土,可提高花生結果率,增產15%左右。此期要促壯控旺,初花期用50~100克硼砂和0.1%~0.2%的鉬酸銨溶液兌水50千克均勻噴灑葉面,提高結果率。在盛花末期對生長過旺的可以用生長調節劑,縮短時間,一般在花生植株30厘米高時,用狀豐胺或壯飽胺1000~1200倍液葉面噴霧,如果噴后仍過于旺盛,可間隔7~10天再噴1次;也可以采取人工踩秧的辦法控制旺長,一般在晴天下午3時后,用腳將直立的植株踩到,可以促進果針入土,提高坐果率,每畝可增產15%左右。
(3)后期
結莢至成熟時,葉片容易早衰脫落,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早衰,可根外施肥,葉面噴施丹飛,花生的結果率提高到50%以上;葉面噴施磷肥,可以很快運轉到莢果,促進莢果充實飽滿;0.3%磷酸二氫鉀+1%尿素畝用量各200克,噴施2~3次,間隔7~10天,要對病蟲害同時用藥,保護葉片,延長功能期。如遇秋旱,及時澆水。
六、病蟲害
(1)花生病害
在長葛市花生開花期用50%多菌靈1500倍液噴施一次,可有效預防花生莖腐病;對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網斑病等,在發病期7月中旬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15%三唑酮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間隔7~10天,連噴2~3次;紋枯病、銹病可用12.5%唏唑醇4000~5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水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根腐、莖腐病可用50%多菌靈1500~2000倍液灌根。
(2)花生蟲害
花生生長前期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10%蚍蟲啉3000倍液、2.5%的撲蚜虱2000倍液或40%樂果1000~1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花生生長后期主要有甜菜夜蛾等,可用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每畝50~60毫升葉面噴霧防治。
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播種整地時每畝用3%毒死蜱顆粒5~10千克或3%甲拌磷顆粒5~10千克撒入地里,可在花生開花下針期,或在結莢期和飽果期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500毫升拌毒土50千克撒施于結果層,或兌水40千克灌根效果更好,減少花生蟲果率下降,提高產量。
七、適時機械收獲
當花生多數莢果已經飽滿,果殼網紋清晰,內壁呈褐色,中下部葉片脫落,上部葉片、莖稈變黃即可收獲。收獲過早影響產量,收獲過晚易造成落果、爛果、霉果。必須因地制宜,按品種不同確定機械收獲時間,機收時應盡量減少花生果的脫落受損。機械收獲前要調試好機械入土深度和角度,土壤過濕時不宜機械收獲。
八、機械摘果
花生收獲稍晾曬后即可使用花生摘果機摘果,摘果時,要不干不濕,花生果過濕容易打爛嫩果,過干花生果易打破碎,要求摘凈率在98%以上,破損率不超過30%,凈度達98%以上。機械摘果后要及時曬干或機械烘干儲藏,防止堆積,造成起熱而霉變。
(河南省長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賀山峰 張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