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岑 黃金霞
〔摘要〕本文以國內CNKI和國外Web of Science數據庫作為數據源,檢索近十年關于“開放獲取期刊”相關文章,通過利用Ucinet和Netdraw軟件繪制共詞網絡可視圖,使用SPSS聚類分析和多維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國內外開放獲取期刊領域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探討關鍵詞的研究熱點和研究現狀,對比國內外研究內容差異,以期為國內開放資源、開放獲取期刊的建設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開放獲取期刊;OA出版;質量評價;學術影響力;研究內容;對比分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9.027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6)09-0159-09
〔Abstract〕Based on CNKI and Web of Science,time limited in latest 10 years,using the tool of Ucinet and Netdraw,the method of SPSS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 analysis,discussed the direction and conditions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compared the differences,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domestic open access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s〕open access journals;OA publishing;evaluation;academic influence;research contents;comparative analysis
開放獲取,即在線免費訪問、不受諸多版權和許可限定的學術文獻和信息資源。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十周年倡議,十年內使開放獲取成為所有學科傳播同行評議論文的主流方式。當前開放獲取期刊、開放獲取圖書、開放倉儲、開放數據、開放會議等開放獲取資源急劇增長,開放期刊目錄(DOAJ)已收錄11 468本學術性開放獲取期刊,跨136個國家,共2 241 398篇文獻[1];開放圖書目錄(DOAB)已收錄來自150個出版商的4 400本圖書[2];OpenDOAR注冊IR超過2 600個[3]。各國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出版商、圖書館也都紛紛出臺了大量的開放獲取政策,規范和推動開放獲取運動發展。
開放資源按照類型劃分為開放出版類資源和開放倉儲類資源。開放出版類資源強調經過同行評議、采用出版途徑、通過網絡免費獲取,包括開放期刊、開放圖書、開放會議論文等;開放倉儲類資源是指某特定研究團體的研究成果不依賴出版、在一定使用許可下、可通過網絡免費獲取,包括開放倉儲、開放數據倉儲等。開放出版類資源是一種結合數字技術和網絡通信產生的新的出版模式,能迅速地將研究成果公布、與人分享,通過網絡與同行進行溝通交流,從網絡上免費、無限制、快捷地獲取。其中以開放獲取期刊(OA期刊)發展最為迅猛,OA期刊經過同行評議后正式出版,擁有比較成熟且完整的評價傳播流程,學術價值高。
2012年,王應寬等[4]對OA期刊的國內外研究進展和發展動態進行了綜述。2013年,李賀等[5]總結了2004-2013年國外OA期刊的研究現狀,提出了國外研究的四大主題。然而,之前的研究大多是圍繞國內外OA期刊的研究熱點進行綜述分析,而少有通過文獻計量的方法探究國內外OA期刊研究熱點。本文著眼于OA期刊最近十年的研究,與之前研究相比在時間維度上有所更新。通過科學計量學中的共詞分析法,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和熱點進行分析,明確研究的差異,旨在為我國開放資源、開放獲取期刊的建設和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1研究方法及數據來源
11數據來源
國內以CNKI為數據源,“開放存取期刊”或“開放獲取期刊”或“OA期刊”或“開放期刊”為檢索詞,“主題”為字段,“信息科技”領域內,檢索時段限制為“2007年1月1日-2016年3月28日”,共檢索到635篇記錄,經過去重和排除不相關文獻(如會議通知、投稿須知等),獲得有效文獻495篇。
國外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為數據源,“Open Access Journals”為檢索詞,“主題”為字段,限定學科為“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Computer Science”等,排除“中國”和“臺灣”的國家/地區,檢索時段為“2007-2016”年,共獲得有效文獻459篇。
1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采用社會網絡分析和共詞分析方法。社會網絡分析,是研究行動者之間的關系,利用Ucinet軟件對OA期刊領域內的核心作者進行分析,通過Netdraw功能進行可視化顯示,目的是探究OA期刊領域內核心作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及研究方向分析。共詞分析方法,是將關鍵詞進行聚類,對一組詞兩兩統計它們在同一篇文獻中出現的次數,以此為基礎將這些詞進行聚類分析,反映出這些詞之間的親疏關系,進而分析這些詞所代表的學科和主題的結構變化[6]。
研究思路是將來源數據通過核心作者研究方向、關鍵詞高頻詞分析、聚類分析、多維尺度分析4個方面分別歸納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對比分析研究差異。
2國內開放獲取期刊熱點分析
21作者分析
根據普賴斯定律:在同一主題中,半數的論文是一群高生產力作者所寫,這一作者集合數量約等于全部作者總數的平方根[7],公式表達為m=0749n(max)。其中n為該領域作者最高發文量。
211核心作者分析
國內OA期刊研究領域中發文量最多的作者為王應寬,發文量為15篇,根據普賴斯定律,高產作者應發表論文數為0749315≈3,即發文3篇以上為核心作者。國內OA期刊領域內核心作者共有43位,其中25位之間存在合作關系。
利用社會網絡分析軟件Ucinet繪制高產作者合作的網絡圖譜,將核心作者之間的關系網分成6個子網。節點大小表示作者的中心度,節點越大說明中心度越高;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節點之間的出現頻次,連線越粗頻次越高,兩位作者關系越密切。合作網絡圖譜顯示了國內OA期刊作者合作間的特點:
(1)合作作者來自同一機構或領域
以程維紅、方梅為代表的最大合作網絡中,大部分作者來自期刊編輯部。另一個以胡德華、劉海霞為核心的較大合作網絡,作者們同來自中南大學。因此,相互關聯的作者大多擁有交叉關系,處于同一機構或領域的作者更偏向合作研究。
(2)作者合作強關系明顯
43位高產作者中較少部分合作頻繁,超過半數的作者未與他人合作或僅與一位作者合作。由于子網中的強關系較多,因此合作范圍比較小,少部分作者的合作度不高。依據社會網絡理論中的強關系和弱關系觀點,強關系是兩個行動者基于信任、友誼和長期合作所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固的社會關系,它一旦建立起來,就可以幫助行動者獲取關鍵信息,促進知識轉移,減少機會風險,并為合作創造有利條件[8]。
212合作方向分析
(1)科技期刊數字化出版研究
合作子網一,程維紅、任勝利、路文如、方梅、王應寬、沈錫賓、吳卓晶7人組成的合作網絡。這一團體基于《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研究方向關于數字化出版、網站建設、運營狀況、出版現狀、版權問題等。由于所有作者均來自期刊雜志社,因此會更關注傳統期刊向數字出版的轉型。
(2)OA期刊集成平臺研究
合作子網二,劉海霞、胡德華、孫振球、劉雙陽、陶雯、韓歡6人組成的合作網絡。主要研究方向有評價指標、質量評價、經濟意義、國外數據庫等。研究內容涉及調研國外數據庫或出版商,如分析DOAJ、SciELO集成平臺模式,提出圖書館OA期刊發展的啟示;以及對期刊質量方面的研究,如期刊質量及影響力、評價方法等;同時還從經濟角度對期刊網絡化進行研究。該子網的研究方向從OA期刊集成平臺調研、到OA期刊評價和經濟模式。
(3)OA期刊質量與評價研究
合作子網三,方卿、王玨、許潔、徐麗芳、劉錦宏5人組成的合作網絡。主要研究方向有學術質量評價、分析評價、計量分析、分布研究等。其中關于期刊質量控制及評價方面的研究較多,如從被引頻次、影響因子、即年指標角度分析OA期刊學術質量評價。這一合作網絡對OA期刊的質量與評價研究較多,著重探討評價方法及指標等。
22關鍵詞分析及研究熱點
221高頻詞匯
為了既概括領域內發展情況,又能減少低頻詞匯的干擾,本文抽取國內495篇文獻中關鍵詞頻次≥5的52個高頻詞匯進行研究,高頻詞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OA期刊的研究核心和熱點?;凇伴_放獲取”、“開放存取”等檢索詞,“出版模式”、“質量控制”、“版權”、“同行評審”等詞匯出現頻次最多,初步認為“OA期刊出版研究”、“質量評價”、“資源建設”等是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如圖3所示。開放獲取〖〗開放存取期刊OA期刊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期刊DOAJ學術期刊科技期刊高校圖書館圖書館質量控制電子期刊版權出版模式資源建設學術交流影響因子學術影響力科研人員OA同行評議開放期刊期刊評價質量評價OA倉儲學術質量機構知識庫圖書情報學評價同行評審開放獲取倉儲學術出版對策館藏建設圖3國內OA期刊研究論文的高頻關鍵詞統計(頻次≥5)(部分)
222多維尺度分析
僅按出現頻次分析,不能完全反映其中關系,因此采用Sati軟件將52個關鍵詞兩兩配對,形成5252相異矩陣,截取部分如表1所示。以5252相異矩陣為基礎,運用SPSS進行多維尺度分析產生圖4,可以初步將OA期刊領域大致分為4個研究方向。一是針對OA期刊的質量評價;二是研究OA期刊的出版模式;三是OA期刊影響力分析;四是開放資源的資源建設研究。
(1)OA期刊質量評價
OA期刊的評價是指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實用的質量評價體系,只有將OA期刊質量進行綜合全面考量,才能為用戶提供完善的參考依據。國內學者在質量評價方法上進行探討,如張紅芹等綜合傳統期刊的評價標準,首先借鑒如載文量法、文摘法、引文分析法的傳統期刊評價指標和方法,結合OA期刊網絡傳播的特點,提出網站性能測試法、影響因子的評價方法;黃金霞等[10]從學者指標、機構評價、第三方評價、自我評價、資源集成系統評價幾個不同主體角度對開放資源進行遴選。國內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評價方法,以健全和規范期刊學術交流評價機制。
(2)OA期刊出版模式
開放出版是基于網絡的即時出版方式,與傳統出版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相同之處在于都需要經過投稿、審稿、同行評議的過程,而在時效性、運作模式和經費來源方面有所不同。傳統出版通過訂閱獲得經費來源,而OA期刊經費來源主要有論文出版費(APC)、會員費、資助出版等。國內學者圍繞OA期刊出版方式進行了相關研究,如么媛媛[11]等指出了OA出版中APC存在的問題:APC價差大、規則混亂且不明晰、成本難以估計,出版商壟斷等;張曉林[12]等對國外教育科研機構支持作者發表開放出版論文的政策進行研究。OA出版作為推動知識開放傳播和再利用的主要模式之一,從定價到資助出版都需要引起關注。
(3)OA期刊影響力分析
OA期刊質量上是否可以保證,學術上是否具有與傳統期刊同樣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學者們大多通過比較OA數據庫與商業數據庫中期刊影響因子、OA期刊被各著名數據庫的收錄引用情況,以及比較非OA與OA論文的被引情況。劉暢[13]則以生物學中OA期刊為例,從JCR影響因子、SCI收錄該學科論文數量、代表性數據庫BMC中的相關數據幾個方面分析OA期刊的影響力。影響力的變化及趨勢,能夠客觀反映出OA期刊整體狀況及發展趨勢。
(4)開放資源建設實踐
圖書館為加強對OA資源的揭示、整合和利用,形成完整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為開放資源建設中進行了一些實踐工作。如黃金霞等[14]提出開放資源建設的3個方面:開放資源利用評價標準設計、開放資源的合作和“獲取”策略設計、開放集成服務內容設計。朱江等[15]探討會議文獻開放資源的遴選標準、采集方案和流程,以實現會議文獻開放資源的采集、標引、組織、保存和服務。王新等[16]指出基于采集的OA資源開發涉及跟蹤、分析、識別、篩選、采集、處理、融合多個環節。開放資源建設貫穿評價、許可協議、技術約束等多環節,才能做好開放資源建設工作。
223聚類分析
為了更顯著地看出關鍵詞之間的聚類群體,通過SPSS中的聚類分析構建可視化圖譜,以顯示關鍵詞之間的聚類群體,更好地分類,如圖5所示。聚類分析顯示除上述研究方向,OA期刊研究領域還有對OA倉儲、機構庫、版權幾個方面的研究。
與OA期刊研究類似的其他OA資源,如OA倉儲、機構知識庫等其他OA資源也是學者們探討比較的研究點。例如馬紅[17]對OA期刊和OA知識庫實現途徑加以比較,從質量控制、經費支持、知識產權、存儲對象幾個方面逐一進行分析。
版權問題一直是制約OA的瓶頸之一。OA期刊作為新出版模式,版權模式大致有作者持有版權,作者分享版權,作者只將利用權交給期刊出版商3種。由于傳統期刊出版模式下的版權模式單一,OA期刊的版權和利用權力以及知識共享許可(CC許可)引起進一步研究和討論。
綜上,國內在OA期刊的研究主要是質量評價、出版模式研究、學術影響力分析、開放資源實踐工作幾個方面。其中還會涉及版權問題,與其他OA資源對比研究等熱點??傮w上以方法論和理論研究為主。
3國外開放獲取期刊研究熱點分析
31作者分析
根據普賴斯定律,國外OA期刊領域最高產的作者為Bjork,Bo-Christer,發文量17篇,以最高產作者發文量為基準,國外高產作者發表論文數為0749317≈3,因此選擇發文量大于3篇的39位作者構成共詞矩陣,通過Ucinet進行可視化顯示。
311核心作者分析
39位高產作者中28位有合作關系,與國內的合作網絡類似,也沒有形成大規模的交叉結構,合作度不高,較為單一,整個網絡相對分散,子網內的作者較少。總體原因是OA期刊領域的文章較少,難以形成大規模網絡。以國外合作子網中兩個較大的子網進行研究內容分析,如圖6所示。
312合作方向分析
(1)OA期刊出版研究
合作子網一,Solomon,David J.,Bjork,Bo-Christer,Laakso,Mikael,Welling,Patrik等組成的子網。合作內容大多關于OA期刊出版,如關于論文出版費(APCs),研究OA期刊定價和質量的聯系、探討論文資助出版的條件;或關于出版延滯,全面分析延遲期刊的衡量標準等。該子網的合作研究以開放出版為主,結合復合OA期刊和完全OA期刊不同情況分析,探究費用、定價原則等問題。
(2)OA期刊與學術期刊對比研究
合作子網二,Nicholas,Tenopir,Carol,Jmali,Hamid R等組成的子網。合作內容側重于OA期刊與學術期刊的比較研究,如探討同行評議在學術期刊和OA期刊中的支柱作用,學術期刊和OA期刊的經濟因素對比,再如探究學術期刊在開放獲取環境下的影響。
32關鍵詞分析及研究熱點
抽取國外459篇文獻中關鍵詞頻次≥4的49個高頻詞匯進行研究,同樣采用高頻詞、SPSS多維尺度分析和聚類分析方法對關鍵詞進行剖析。
321高頻詞分析
322多維尺度分析
利用高頻詞形成4949的矩陣,導入SPSS多維尺度分析,結果將國外的研究熱點歸為三大類,分別是OA期刊出版研究、發展中國家OA期刊研究、OA期刊引文研究,如圖8所示。
(1)OA期刊出版研究
Claudio-Gonzalez,MG[18]指出OA期刊出版中遇到的兩大挑戰,資金限制和組織結構。Gumieiro,KA[19]分析了出版多學科OA期刊的經濟模型,認為需要考慮出版速度、資金支持和出版特點。Solomon,DJ[20]基于2010年DOAJ所有期刊的APC進行分析,認為APC費用大大低于復合期刊收取的費用。Nariani,R[21]探討圖書館資助政策對作者的影響,結果發現紐約大學的作者OA期刊發表率在不斷增長并對資助政策表示感恩。金色OA作為免費開放獲取資源,如何做到最大化知識傳播,論文處理費和政府資助政策需要不斷探索。
(2)發展中國家OA期刊研究
從埃塞爾比亞、巴西、尼日利亞等發展中國家的OA期刊情況進行研究。Meera,BM[22]通過分析印度的開放資源門戶探究OA期刊發展情況,指出OA資源一站式平臺獲取資源的重要性。Rodrigues,RS[23]分析了巴西的出版模式,認為只有少數的期刊需要作者支付論文處理費,政府資助比例較大。發展中國家作為OA期刊中較大的受益對象,科研人員可以通過OA突破學術障礙,推動發展中國家學術發展。
(3)OA期刊引文情況分析
學科領域中OA期刊的引文優勢分析,發現期刊OA比付費的引文率更高[24]。Koler-Povh,T[25]以土木工程學科為例,探討開放獲取學術出版物的引文影響,發現OA論文比非OA論文的影響因子更高。Asemi,A[26]基于DOAJ數據庫中OA期刊的引文探索可發現性,認為被DOAJ引用的期刊和沒有被DOAJ引用的期刊有巨大差距。David JSolomon[27]對引文率和OA期刊的增長率進行對比,發現通過其他方式受資助的OA期刊論文的引文率比接受APC和訂閱傳統期刊的OA期刊論文引文率低??蒲腥藛T通過OA期刊引文研究,以探索學術影響力,促進OA建設。
323聚類分析
聚類分析中還發現了其他幾個重點研究點,首先包括針對OA期刊與傳統期刊的研究,如Yokoi,K[28]探討OA期刊數量的增長和傳統出版期刊的關聯,結果認為OA期刊目前還未能成為優于傳統期刊,但是出版商已經認可其商業模式。
另外,對OA期刊認知研究也是國外學者研究的重點,對OA期刊的認知研究分為3個方面。首先是對OA期刊的認可程度研究,Rodriguez,JE[29]面向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的博士群體,對其OA態度進行分析,發現該群體對OA期刊的態度最為肯定;其次是作者對OA期刊發文意愿分析,如Yared Mammo[30]調研了埃塞俄比亞的學者對OA期刊的使用態度,結果發現學者們持有積極態度并已經將OA期刊作為傳統訂閱期刊的備選;再次是作者對OA期刊支付費用意愿研究,如BCoonin[31]以教育類期刊的作者為調查對象,測定作者對OA出版的支付意愿。
最后,OA出版中遇到的掠奪性期刊或假冒正規合法期刊牟取利益問題,也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關注。Luki Tin[32]等對相關欺詐性期刊和虛假出版商進行了調研,指出欺詐性現象處于上升趨勢并全球范圍內面臨全面爆發的危險。Mehrpour,S[33]等指出如何分辨掠奪性期刊,如從網站的外觀、合作出版商、索引數據庫信息、同行評議時間、版權信息等。
綜上,國外OA期刊研究點相對創新,研究內容上較為具體,比如出現了國內研究較少的掠奪性期刊、OA期刊認知情況方面研究,還包括了發展中國家一些OA期刊情況分析。由于國外學者對OA期刊研究時間較早,因此研究方法較多,內容涉及比較廣泛。
4國內外研究熱點對比分析
雖然國內外專門針對OA期刊的研究量并不多,但各有研究的重點。本文將國內外文章從研究方法上進行初步對比,并從研究較多的質量評價、OA出版、學術影響力幾個方面加以對比分析,以期為國內OA期刊提供參考和借鑒。
41研究方法對比
國外大多采用實證研究方法,調查的樣本量大、涉及的學科領域較廣,對不同國家及不同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進行深入研究,結果合理可信。而國內大多采用綜述進行研究,結合近兩年的政策剖析,側重于理論層面的分析。
42質量研究對比
國外的OA期刊質量研究主要從基本質量評價、網絡傳播質量探索以及構建質量綜合評價模型3個方面進行。國內的研究主要使用計量指標、技術方法、網絡工具對OA 期刊質量進行探索。國外主要采用大量樣本對評價體系和構建模型進行實證和應用研究,通過多維度構建模型。而國內主要通過理論性來闡述質量評價方法,模型方法較少,樣本實證較少,缺乏實際可操作性。
43OA出版研究對比
在OA出版研究方向上,國內側重于對OA期刊進行“面”的研究,而國外具體到“點”進行分析。國外文章更多結合具體期刊,對論文處理費、OA出版的資助政策等進行深度剖析。國內總體上分析OA出版模式,多從平臺調研、經濟角度進行評估,鮮有結合期刊特點進行APC分析。
44學術影響力對比分析
國內外引文分析主要通過數據庫的收錄引用情況、非OA與OA論文的被引情況進行引文分析,以剖析學術影響力。國外學者還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OA期刊態度及認可程度進行研究,學者們的OA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術影響力。
綜上,筆者們認為國內在OA期刊發展研究中,需要圖9SPSS關鍵詞聚類分析
繼續深化研究方向,注重點面結合,加強對前沿領域把握。不僅從廣度,而且從深度對OA期刊進行探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實施的可操作性,為學術交流帶來價值。
5結語
本文研究僅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的關鍵詞和作者探討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其結果可能受關鍵詞統計的完整程度、專業水平和學科門類等影響,研究內容比較局限。未來還可以通過擴展到各個學科科研人員對OA期刊的需求、OA期刊的關注點,便于圖書館更好的建設OA期刊,提供服務。
參考文獻
[1]DOAJ[EB/OL].https:∥doaj.org/,2016-03-28.
[2]DOAB[EB/OL].http:∥www.doabooks.org/doab,2016-03-28.
[3]OpenDOAR[EB/OL].http:∥www.opendoar.org/,2016-03-28.
[4]王應寬,吳卓晶,程維紅,等.國內外開放存取期刊研究進展綜述與發展動態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15-724.
[5]李賀,周金娉.國外開放獲取期刊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9):135-144.
[6]梁立明,武夷山,等.科學計量學:理論探索與案例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7]邱均平,伍超.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國內計量學作者合作關系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1,(6):12-17.
[8]盛小平,魏春梅.強關系視角下開放獲取合作行為的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23):73-78.
[9]張紅芹,黃水清.OA期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情報雜志,2007,26(3):124-126.
[10]黃金霞,陳雪飛,沈東婧.開放資源的利用評價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1):18-23.
[11]么媛媛,鄭建程.開放出版的APC模式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16-1020.
[12]張曉林,李麟,李姝影.國外教育科研機構支持作者發表開放出版論文的政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1):32-36,42.
[13]劉暢.開放存取期刊的影響力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12):9-12.
[14]黃金霞,張建勇,黃永文,等.開放資源建設的措施及工作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8):57-61.
[15]朱江,尚瑋姣,姜恩波,等.會議文獻開放資源采集與服務系統的建設[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7):117-119.
[16]王新,秦利,高麗,等.面向信息資源建設的開放獲取資源開發對策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39(3):63-66.
[17]馬紅.基于OA期刊與OA知識庫實現途徑的比較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8,(2):99-100.
[18]Claudio-Gonzalez M G,Villarroya A.Challenges of publishing open access journals[J].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on,2015,24(5):517-525.
[19]Gumieiro K A,Costa S M S.The use of business models by publishers of open access scientific electronic journals[J].Perspectivas em Ciência da Informao,2012,17(4):100-122.
[20]Solomon D J,Bjrk B C.A stud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using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63(8):1485-1495.
[21]Nariani R,Fernandez L.Open access publishing:What authors want[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12,73(2):182-195.
[22]Meera B M,Ummer R.Open access journals:development of a web portal at the Indian Statistical Institute[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0,28(4):540-554.
[23]Rodrigues R S,Abadal E.Scientific journals in Brazil and Spain:Alternative publishing model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65(10):2145-2151.
[24]Norris M,Oppenheim C,Rowland F.The citation advantage of open—access articl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9(10):1963-1972.
[25]Koler-Povh T,Junicˇ P,Turk G.Impact of open access on citation of scholarly pub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J].Scientometrics,2014,98(2):1033-1045.
[26]Asemi A.A citation analysis of Iranian journals to open access(OA)articles and journals[J].Scientometrics,2010,82(3):487-494.
[27]Solomon D J,Laakso M,Bjrk B C.A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of citation rates and growth among open access journal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3,7(3):642-650.
[28]Yokoi K.The Growth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Relation to the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Journal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3,(70):143-175.
[29]Rodriguez J E.Awareness and attitudes about open access publishing:a glance at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4,40(6):604-610.
[30]Mammo Y,Ngulube P.Academics use and attitude towards open access in selected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Ethiopia[J].Information development,2013:0266666913500977.
[31]Coonin B,Leigh M Y.Publishing in open access education journals:The authors perspectives[J].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10,29(2):118-32.
[32]L Tin,B Ivana,I B Ljubica,et.al.Predatory and Fake Scientific Journals/Publishers-A Global Outbreak with Rising Trend:A Review[J].Geographica Pannonica,2014,18(3):69-81.
[33]Mehrpour S,Khajavi Y.How to spot fake open access journals[J].Learned Publishing,2014,27(4):269-274.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