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法譜

1934年11月,第一、第二道封鎖線接連被摧毀后,國民黨軍加緊調遣兵力,固守第三道封鎖線。當時韶關、樂昌、郴州一線的鐵路雖然沒有全線通車,但是有些地方短距離是通車的,公路上汽車往來頻繁,敵人調兵非常方便。國民黨在粵漢鐵路沿線部署20萬兵力把守,利用數年前修鐵路的水泥鋼材,在山上修了不少碉堡。對紅軍在突圍后的去向作出判斷后,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有的已從江西、福建趕往紅軍的前面堵截;廣東西北區綏靖公署委員李漢魂早在紅軍出發前就發出建筑西北一帶防御工事的命令,并派部隊在九峰、坪石一帶把守。
九峰山,處于湘粵邊界,距粵漢鐵路以東10多公里,連綿9座山峰,最高峰海拔1100多米,山峰高聳,兩側懸崖峭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1月5日,紅軍分頭向西挺進。右路紅三軍團繞過汝城縣城,經延壽山田坳、嶺秀、大源百丈嶺、文明向宜章進軍;左路紅軍第一、第五、第九軍團由城口沿九峰山脈前進。中革軍委命令紅一軍團從九峰打過去,以掩護中央縱隊從九峰山以北至五指峰之間安全通過。
同日,紅一軍團離開城口,迤邐西行。這時,敵人已判明紅軍正在突圍,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有的已經從福建、江西追上來了,粵軍正在趕赴樂昌。他們利用公路、鐵路之便,企圖搶先占領九峰山,以堵截紅軍前進。紅一軍團的任務就是要在敵人到達之前,搶占九峰山制高點,將敵人牽制在九峰山麓,掩護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安全通過這一地帶。
時間緊迫,軍情危急。然而,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認為敵人還沒到樂昌,不想占領九峰山,一直揀平地走,企圖一直沖過樂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紅一軍團政治委員聶榮臻堅持要執行中革軍委的命令搶占九峰山。參謀長左權也認為事關重大,派第二師師長陳光帶一個連到樂昌偵察敵情,發現敵人正在向北開進,粵敵三個團于11月3日到達樂昌,一個團于11月5日開往九峰。在這種形勢下,林彪不得不接受聶榮臻的正確意見。紅一軍團領導及時指揮紅二師第四團晝夜兼程直奔九峰山,搶先占領了陣地,監視著九峰墟的敵人,隨后派出部隊擊潰了固守在茶料的粵軍一個團。11月6日,紅二師第五團、紅一師到達九峰,在張姑嶺與敵展開戰斗,保證了左翼部隊的安全,使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安全的通過延壽。
1934年11月5日,紅一軍團第二師十路從仁化紅山地域的小典一帶向中洞進發,進入麻坑,一路分別由新田、新洞出發,經白石洞、暗逕、石洞雪、小水、老屋,越過山寨岐、向麻坑集結。同日,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三團冒雨行軍,經延壽沿山間小路,行程100里到達五山的大王山腳宿營。
11月6日,林彪、聶榮臻率領部分部隊從仁化新田出發經大水、清水江和樂昌五山山寨岐、坪田、夾石埡到達麻坑,另一部從新田出發經中山、文書、將軍寨到達麻坑,在麻坑圩五山鄉政府的辦公平房里設立臨時指揮部。這座房子背靠麻坑河,原是五山的社學,名叫中山書院。紅一軍團領導人在這里指揮部隊作戰。
紅一軍團、紅五軍團、紅九軍團、中央機關、軍委縱隊等于11月5日、6日分四路進入廣東樂昌五山境內。一路從廣東仁化城口清水江進入五山山寨歧經沙坪、長老坑西進;另一路從廣東仁化城口新田進入五山中山經沙坪、長老坑西進;再一路從湖南汝城小亙楓樹坳進入五山石下、大王山西進;還有一路從湖南汝城井陂界頭進入五山青龍頭經石下、大王山西進。
11月6日,紅二師第五團、紅一師先后冒雨爬越大王山。大王山地處五嶺山脈,位于湘粵交界處,海拔1600多米,是紅軍進入粵北以來所遇到的第一座高峰。大王山高聳人云,兩側懸崖峭壁,山腰森林茂密,荊棘叢生,中間只有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可行。部隊進入崎嶇小路,彎多路滑,加上人多,又牽著騾馬,馱上輜重,非常擁擠,行進速度很慢。到了半山腰時,夜幕降臨,只好拄根樹棍,打著火把,探路行進,構成了一條蜿蜒的火龍,伸延在山間。爬上山頂時,戰士們的腳磨起了泡,頭和臉被荊棘劃出遭道傷痕;衣服濕透了,又沒有飯吃,加上寒風凜冽,戰士個個都在打哆嗦。饑餓、寒冷和疲勞考驗著每一個紅軍戰士。可是,紅軍戰士誰也不叫一聲苦,不說一聲累,而是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著繼續行軍。
連日來,天公不作美,寒風夾著小雨下個不停,給紅軍戰士行軍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天下午,周恩來等中革軍委領導隨戰士們一起爬越大王山,還不時地穿梭于隊伍之間,鼓勵紅軍戰土振作精神,克服困難,努力攀登。官兵們相互鼓勵,相互幫助,一齊向前進發。
下山時,坡陡路滑,一不小心,就會摔下深淵,情況十分危險,部隊領導反復叮嚀戰士們要小心行走,注意安全。紅一師第三團黨總支書記蕭鋒,因十分疲勞,眼皮都睜不開,一不留神,便摔到十幾丈的深處,幸好被半山腰的樹叢擋住,才沒有再往下滾,戰士們見狀一齊用繩子和幾副綁腿帶把他拉了上來。然后,他忍著傷痛,繼續堅持與部隊一起趕路前進。
在饑寒交迫和筋疲骨勞的情況下,爬越大王山,對于每個紅軍戰士,都是嚴峻的考驗。但是,紅軍指戰員以驚人的毅力和勇氣,經過10多個小時的艱難險阻的行軍,終于勝利地翻過了大王山。
11月6日下午3時,紅一軍團部和直屬隊到達麻坑墟,在麻坑墟宿營。同日,紅—軍團第十五師從紅山經新白、青逕一帶向麻坑集結。7日,紅一軍團部和直屬隊從麻坑出發,經瑤寨,行程90里,到達北鄉上西坑,并于9日從上西坑出發,經過大王山,行程70里,到達桃竹坑。
紅軍翻過大王山后,部隊進入山區小道,擁擠不堪,行進速度減慢了。這時,蔣介石急令陳濟棠部尾追前堵紅軍。粵軍李漢魂、余漢謀部從樂昌向九峰延壽趕來堵截;中央軍薛岳、吳奇偉兩個兵團銜尾緊追,粵軍鄧龍光一個團從樂昌開往九峰。敵人從三面圍堵,而紅軍和中央縱隊都擠到一條路上來,情況十分緊張。
11月6日,當紅二師第五團、紅一師進至九峰境地的張姑嶺腳時,與敵進行了戰斗。此時,紅一軍團首長打來電話,命令紅十師師長李聚奎撤出戰斗,率一個團作為全軍的先頭部隊,在前頭開路,并要求在11月11日前搶占宜章縣白石渡,掩護全軍和中央縱隊從樂昌以北通過粵漢鐵路,向湘西前進,動作要快,不得延誤。李聚奎當即命令所屬紅一、紅二團繼續抗擊敵人的進攻,自己率所屬第三團與紅二師第五團立刻從陣地上撤下來,趕在全軍的前頭。
正在這時,李聚奎等遇見了隨中央縱隊行進的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周恩來親自向李聚奎師長布置前鋒開路任務,確定行軍路線方向。他攤開一張五萬分之一的地圖,指著地圖上畫好的箭頭,告訴李聚奎應從哪里前進,在前進中哪里要放一個排,哪里要放一個連,以擔負兩側的警戒,囑咐說:“一定要保證全軍安全通過。”接著,毛澤東對李聚奎叮囑道:“你們在前面開路,任務艱巨,動作要迅速,不然后面的隊伍就會堵塞住了。具體道路由你們在前頭決定,不要等著指示,以免耽誤時間。我們后面就跟著你們來。”李聚奎師長受命后帶領紅一師第三團和紅二師五團于7日拂曉,由張姑嶺原路折回五山石下,經汝城小垣、延壽到達文明司一帶,并占領宜章里田的上渡村,為軍委縱隊安全西進趕在全軍前頭,以作掩護。
11月7日,紅一軍團第二師掩護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和中央縱隊及其他兄弟部隊通過后,冒雨進入九峰山,忍著饑餓、寒冷和疲勞在崎嶇的羊腸小道上行軍。紅一軍團到達九峰地域時,派出部隊占領九峰制高點和風門坳,鉗制樂昌之敵,以保證紅軍西進。
11月8日,敵葉肇師、陳章旅從仁化城口向延壽方向追擊紅軍。當日早晨,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總參謀長劉伯承到紅一師,與紅三團一起為紅軍部隊開路。
11月9日清晨7時,紅一軍團第一師冒著連綿細雨,從文明墟一帶出發,行程90里到達羅家渡宿營。在急行軍時,周恩來把自己騎的黃騾子讓給傷病員騎,自己和戰士們一道步行。紅一師到達羅家渡后;派出紅三團第九連到梅花墟打土豪、籌軍餉。紅九連在梅花三名地下黨員的配合下,沒收了兩家地主財物,上交了250塊銀元作為部隊的補充供給之用。
11月10日,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第一師,在周恩來、劉伯承親自指揮下,早晨7時從羅家渡出發,于田頭渡過河,行程110里趕到白石渡,與敵展開戰斗后,勝利攻占了白石渡鎮。當日,紅一軍團一部從上章經白石三界墟、黃圃塘村前往宜章,執行占領宜章,突破敵人第三道封鎖線的任務。
11月11日,紅軍大部隊萬余人到達延壽以西之金磚坳(磚頭坳)。敵葉肇師陳章旅銜尾追至與紅軍交戰,戰至12日午時,敵獨立第三師也趕至加入夾擊,敵獨立第一師彭林生、李振、廖頌堯三個團,從樂昌風門坳趕到,加入西南方向的夾擊。敵人兵分四路前后左右把紅軍包圍。紅軍奮勇反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包圍,然后繼續大踏步向西開進。
敵人企圖把紅軍消滅在粵湘邊境內,派出空軍協同作戰。11月12日,敵機十多架,整日在粵漢鐵路沿線上盤旋窺察紅軍動向。同時,敵葉肇師、李漢魂師、李振球師及第一教導師陳章旅向塘村、坪石分頭追截紅軍。
同日,紅軍某部在粵漢鐵路上的白石渡附近與敵惡戰,擊潰了從樂昌北上的余漢謀第十二軍兩個師。至11月13日凌晨,紅十六團、紅十七團占領了粵漢線上的重鎮宜章縣城,完全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在粵漢線阻擊聚殲紅軍的計劃,敵人的第三道封鎖線也徹底被摧毀了。
11月13日,經過樂昌的紅軍長征部隊全部離開樂昌境內,繼續向西挺進。
當紅軍到達樂昌地區時,國民黨粵軍第一軍軍長余漢謀率李振球第一師、李漢魂獨立第三師、吳以起第三團和鄧龍光部一個團沿韶關北上樂昌、延壽進行堵截;國民黨粵軍葉肇第二師、陳章旅也加緊從仁化城口北上樂昌九峰一帶尾追。敵獨立第三師、吳以起團及鄧龍光部一個團于11月7日趕到九峰墟至茶料一帶布防,實行堅守碉堡,控制交通要道,妄圖阻止紅軍前進。同日,紅一軍團直屬隊、紅二師第六團和紅十五師由麻坑經桃竹坑、大王山、張姑嶺到九峰漿源;紅二師第四團由麻坑經龍山(羊古田)、沙坪、赤水、天平架,東坑、上西坑至九峰文洞廟山背和茶料之鴉鵲嶺。為了甩掉尾追之敵,粉碎國民黨軍隊在九峰一帶堵截紅軍的陰謀,掩護軍委縱隊安全西進,紅軍到達九峰漿源后,不顧日夜兼程行軍的疲勞,馬上部署戰斗。在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的指揮下,紅二師第四團搶先占領漿源至文洞與茶料之間的觀音山和向日峰制高點,隨后派出數干的得力部隊攻擊茶料之敵。從11月8日上午8時開始,紅二師第四團在茶料阻擊國民黨軍一個團的追擊,戰斗進行了10多個小時。9日,紅一軍團數千人到達九峰茶料、漿源一帶,與敵獨立第三師吳以起團交戰,把敵人牽制在九峰山麓一帶,掩護中央縱隊安全通過了三界墟與里田之間的湘粵邊境,向宜章開進。
由于紅一軍團派出得力部隊在九峰茶料與文洞之間的鴉鵲嶺阻擊國民黨軍隊,監視了九峰墟的敵人,保證了左翼部隊的安全。再加上紅三軍團右翼部隊先后占領了宜章、良田等城鎮,為掩護中央縱隊順利通過增加了保障,在南北兩面很好地掩護中革軍委等后續部隊,從九峰以北安全地通過第三道封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