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茵
宴會
“咚!”
“哎喲!”
小禮帽和可可一塊兒跌坐在地板上,同時叫出了聲。
這不能怪他們。因為剛才他們還好端端地走在放學路上,一眨眼,就被突然出現的大樹卷進鳥屋——如果,這是鳥屋的話……
可它的陳設完全不一樣了!
沙發、圓桌和書架統統不見了,只剩下一張鋪著白色桌布的長餐桌和幾把高背椅。屋頂上多了一盞喇叭花吊燈,壁爐里第一次燃起熊熊火焰,一股香甜的味兒正從它上方的烤爐里發出來:是烤面包和蛋糕的味道。
空間順序
描寫周圍環境時,我們常常會按照空間順序來寫。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前到后;或者,把環境中最醒目的物體當作參照物,寫它的左右上下。試著寫寫你的臥室或教室吧!
現在,這里分明是一座餐廳!
小禮帽和可可驚訝地看著四周,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
正巧,貓頭鷹戴著廚師帽,系著白圍裙,從窗口飛了進來。
“貓頭鷹……老師?”
孩子們不約而同地放低了聲音。他們從沒見過這樣打扮的貓頭鷹老師,萬一認錯了呢?
“嗯哼。”
貓頭鷹神氣地落在壁爐前,腆起肚子,一爪拉開烤爐,利落地灑上一杯蜂蜜水。
“嗤啦!”白煙冒起,香味傳出。
它得意地宣稱:“今天,我是‘貓頭鷹主廚。”
看來它確實是貓頭鷹老師。可可和小禮帽放心了,爭先恐后地發問:“發生什么事了,貓頭鷹老師?”“這里要舉辦宴會嗎?”
“舉辦宴會?當然!”貓頭鷹舉高翅膀單爪著地旋轉,“這可是秋天!——成熟的果實,豐盛的收獲,悠閑的時光……難道還有比秋天更適合舉辦宴會的季節嗎?”
本頁里有許多問句,其中有兩個問句比較特殊。一個叫設問,它的特點是自問自答;一個是反問,它雖然是問句,意思卻是確定的,不需要回答。你能在文中畫出來,然后自己也寫兩個這樣的問句嗎?
設問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問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寶藏
不管怎樣,宴會總是讓人興奮,包括為宴會做準備。
貓頭鷹老師正需要兩名助手去幫它摘點水果。小禮帽和可可往書包里塞了兩塊面包,提上籃子,就興致勃勃地出發了。
“呀嗬——”
門口悄悄架起了一道藤蔓組成的超長滑梯。小禮帽先一步大叫著滑下去,可可緊隨其后。只聽——
“砰!”小禮帽滑得太快,撞上一棵白樺樹。而可可,又撞到了他身上。樹葉嘩啦啦一陣響,飄下許多金黃的葉子,像下了一場金色的小雨。
可可伸手去接:“真好看,像一群蝴蝶。”
小禮帽暈乎乎地說:“我只看到一群金色的星星。”
修辭——比喻
當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有相似的地方時,我們會說“甲像乙”。甲和乙之間往往會用“像”“如同”“仿佛”等比喻詞連接,這就是比喻。它能讓描寫更生動形象哦!
你能用比喻描寫下面的事物,讓它們變得形象可感嗎?
草地軟綿綿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團團白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
一樹樹火紅的楓葉,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
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好似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很快站起來。
地上鋪滿厚厚的落葉,踩下去沒過腳踝,還簌簌直響。這感覺可太奇妙了。小禮帽忍不住跺跺腳,可可也忍不住跺跺腳,然后嘻嘻哈哈,你追我趕地跑起來。
他們要為參加宴會的客人們采摘漿果。這任務一點也不難,因為,秋天的山林里,到處都埋藏著驚喜。
灌木叢里有火焰般的紅山楂,大樹上有燈籠一樣的柑橘和柿子,綠藤上點綴著珍珠似的山葡萄。還有形似樹枝卻甘甜無比的拐棗,藏在厚皮里的堅果……總之,整個山林,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比喻的形式多種多樣,畫線部分就是另一種比喻詞的表現形式。瞧瞧下面這些句子,你能分辨出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嗎?請把比喻句的葉片涂成紅色吧!
1.烏云來了,好像要下雨。
2.五月的草原,是花的海洋。
3.她的眼睛跟她媽媽的很像,大而明亮。
4.他頂著一頭鳥窩般亂糟糟的頭發。
5.大雁從天空飛過,寫出一個大大的“人”字。
6.碧綠的荷葉猶如灑開的舞裙,在風中搖曳生姿。
魔術帽
秋天的山林實在太慷慨了。所有草木都驕傲地高舉自己熟透的果實,生怕被他們漏掉。
小禮帽和可可剛拜訪過一棵橘子樹、一株葡萄藤和一叢山楂林,背包和籃子就快滿了。為了多騰點地方,他們吃掉面包,把魔法書拿在手上。但,這也只夠再塞進一兩個蘋果或梨子了。
兩個孩子不由得犯了愁。
“宴會不能只有這么點水果。”
“貓頭鷹老師沒考慮到,我們倆拿不了太多東西嗎?”
也許它今天實在太忙了,他們必須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小禮帽靈光一現,把帽子取下來放在地上。這里至少可以裝進一背包果實吧?
修辭——擬人
山林會“慷慨”嗎?草木會“驕傲”嗎?它們本來沒有人的情緒,但當我們把人的情感放到它們身上,它們就顯得格外活潑可愛。這種手法就叫做擬人。
現在,讓我們把小禮帽和可可拜訪的果樹們擬人化,寫一寫它們的情態吧!
橘子樹輕輕搖動枝葉,熱情地向小禮帽招手。
葡萄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可把背包里的果實倒進禮帽,搖一搖,沒裝滿。
小禮帽也把背包里的果實倒進去,搖一搖,還沒滿。
他們再倒進一籃子果實,又一籃子……這頂帽子太能裝了,可它一點也沒變重。小禮帽一只手就能毫不費勁地拿起它,再翻過來——
咦?果實竟然沒有掉下來!
他再抖一抖,還是沒有東西掉下來。糟啦,果實難道都被帽子吃掉,再也拿不出來了嗎?
可可著急地把手伸進帽子……“哎呀!”
她拿出了一串葡萄!
原來,魔法帽變成了魔術師的帽子。它可以裝很多東西并正常地戴在頭頂,也可以用手拿出你想要的物品。
“太棒了!”
小禮帽重新戴上帽子,意氣風發地喊道:“出發!”
山林里還有數不清的寶藏等著他們呢!這回,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帶不走了。
你有過東西放在某個地方,怎么也找不著的經歷嗎?抽屜里只剩一只的襪子,文具盒里丟了筆蓋的筆……它們是走丟了呢,還是被抽屜和文具盒“吃”掉了?發揮你的想象,用擬人手法寫一個神奇的消失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