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蓮清
眾所周知,小學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但若止步于此,往往會導致種種令人扼腕的現象:很多孩子“跟著興趣走”,遇到生動有趣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否則就意興闌珊;有些孩子囫圇吞棗,即使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品味,更遑論內化和運用。因此,以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和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為渠道,探索引導學生“學”“用”閱讀之“法”,進而構建課外閱讀經典范式,是保障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關鍵。
基于上述認識,在有效指導區域內各小學多年課外閱讀實踐基礎上,筆者僅就從如何構建課外閱讀指導課模式方面進行闡述。課外閱讀指導課集“閱讀指導、交流、欣賞、展示”于一體,著眼于引領學生得“法”“善讀”,通常有如下幾種模式:
一、繪本閱讀指導課:圖畫書的“暢想式”閱讀
此課型適合小學低年段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指導,其教學基本模式為:
圖畫書往往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美的繪畫構成深受兒童喜愛的文學作品,每張圖都有豐富的內涵,圖與圖之間呈現出巧妙的敘事關系,蘊藏著豐富的知識、情感和人生哲理。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尚處于形象思維階段,需要借助圖畫來幫他們將書中的文字內容在腦海里進行形象建構,再現故事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伴隨著他們的自由暢想和情節補白,形成有趣的畫面和生動的情境,從而樂此不疲。
二、經典品讀分享課:經典故事的“分享式”閱讀
經典品讀分享課適合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此課型即選取經典讀物中的某一個短小精悍的片段或精彩的章節,師生一起共同進行品讀賞析。可以品味領略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和性格特點,可以體驗感受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也可以欣賞分析作品獨具特色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文字魅力……經典品讀分享課讓學生在不斷的品味和思考、賞析與交流中,將經典作品解析得更有深度、更有厚度、更有廣度、更有溫度。如指導低年級學生讀經典名著《西游記》,我們可以遵循“從聽入手,以聽促讀,從讀到講”的原則,指導學生分四個步驟閱讀《西游記》:先聽老師繪聲繪色講《西游記》的精彩片段,接著嘗試自主閱讀少兒注音彩圖版《西游記》,然后津津有味地品讀《西游記》的連環畫,最后分期分批講述故事情節內容,全班共享閱讀收獲。
經典品讀分享課的教學基本模式為(見圖1):
三、流行作品鑒賞課:熱點讀物的“品鑒式”閱讀
現在是資訊發達、信息轟炸的時代,閱讀領域中,有些時尚、流行的讀物,會以極快的速度傳播,甚至在一定范圍內風靡一時(如誅仙類、詭異神怪類、暴力類、恐怖類、成人類等等),其中肯定有些未必適合孩子們閱讀,但我們卻無法阻止孩子們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接觸那些書,因此,對于流行讀物進行品鑒式甚至批判性閱讀,對指導中高年級學生進行健康的課外閱讀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流行作品鑒賞課適合中、高年段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指導,此課型的教學基本模式為(見圖2):
四、閱讀能力訓練課:挖掘資源的“讀寫式”閱讀
此課型適合中、高年段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指導。在閱讀能力訓練課上,我們針對預定的閱讀指導目標,在不同年級進行相應的閱讀方法指導和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結合不同年級課外閱讀的達成目標,閱讀能力訓練課的教學各有側重,其基本模式為(見圖3):
如,我們指導五年級學生學寫讀書筆記,課前引導學生搜集資料,大致了解“讀書筆記”是什么,準備好“讀書筆記簿”。上課時先和學生交流“什么是讀書筆記”,接著具體指導學生“怎么寫讀書筆記”,最后以必讀推薦書目《百萬英鎊》或《青銅葵花》為范例指導學生如何做摘抄型筆記、列提綱型筆記和寫感想型(讀后感)筆記。
五、閱讀綜合實踐課:“讀”“行”結合的“實踐式”閱讀
此課型適合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課外閱讀學習。將“讀”與“行”結合起來的閱讀綜合實踐課立足于將課內與課外、讀與行有機結合,按照閱讀文本的內容劃分,一般有如下三種類型:
(一)科學類文本閱讀綜合實踐課
科學類文本閱讀綜合實踐課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著預設的主干問題,收集整理相關的科學類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分析、觀點論證、歸納總結,依托動手動腦、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方式,最終形成閱讀研究成果。
科學類閱讀綜合實踐課,重在引導學生再現和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讓閱讀走向高效的實踐活動,其教學基本模式為(見圖4):
(二)藝術類文本閱讀綜合實踐課
藝術類文本閱讀綜合實踐課即設法引導學生邊讀邊排演,從閱讀理解拓展到研讀劇本、了解劇情及人物性格,再延伸到撰寫腳本、模擬場景、匯報表演等,重在引導學生設身處地地體驗著文本角色的感受。中外經典劇本,有些是適合少年兒童閱讀表演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經典名著進行改編演繹,甚至可以結合時代特色對作品進行個性化的再創作,如網絡版《白雪公主》,讓孩子們在改編和表演的過程中對經典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藝術類的閱讀綜合實踐課,基本模式是(見圖5):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綜合實踐課
現代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各種實用類文本,如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藥品使用說明書、家庭生活指南、旅游手冊等等,這些也應列為兒童讀物范疇,讓學生學會讀懂說明書,并在閱讀的基礎上學會操作、使用。生活類閱讀綜合實踐課重在引導學生迅速抓住要點,即學即用,其教學基本模式為(見圖6):
總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課外閱讀指導課和閱讀實踐活動也沒有固定模式。我們只要在孩子們有了閱讀興趣基礎上,針對學情實際,開設卓有成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課,使他們“得法”“善讀”;開展有聲有色的課外閱讀實踐活動,使他們“悅讀”“得益”,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