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彥
摘 要:隨著國家對于技工教育越來越重視,技工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斷創新。本文通過從分析導師制的特點以及導師制與傳統班主任制相結合產生的良好效果入手,對于導師制的發展進行了探索,以期推動導師制更好地深入開展,促進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升質量水平。
關鍵詞:技工院校 導師制 學生管理工作
2014年,山東省出臺了技工院校高級班畢業生可以報考全省鄉鎮公務員相關職位的政策,近幾年政府制定了提高畢業生待遇的政策,這些都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技工教育,并且針對技工畢業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促使技工教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技工院校的招生實現了規模上的突破。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技工院校的招生規模也發生了變化,同時學生的來源也呈現了多層次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技工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出現了不少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這就要求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由此產生了以班主任為主導師為輔的管理模式。
導師制是通過導師利用課余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專業課程的輔導、生活方面的指導、在心理上對學生進行疏導的一種管理方式。這種方式是基于傳統的班主任制并且結合了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所提出來的,目的在于能讓所有的任課教師都參與到學生管理中,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從而形成全員合作育人的氛圍,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一、導師制的積極作用
導師制的積極作用我們都有目共睹,不僅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教師、學校都大有益處,更甚對學生家長也有一定好處。
1.學生能快樂健康全面發展,包括思想品徳、文化學習、心理健康方面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優點是高效率,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利于集體教學,卻不適用于因材施教,很容易忽視學生個性的發展。而導師制則既能設法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得到關愛,同時改善了任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這種方式可以構建全員合作的校園文化氛圍,強化育人意識,也能充分發揮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技工院校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生巨大變化時期。他們渴望獨立,卻因為人生閱歷有限,是非辨別能力不強,思想極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通過導師和學生的交流,導師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久而久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植根于學生心中。技工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心智還未完全成熟,住宿制的學校、封閉式的管理、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當等問題容易使學生產生煩躁。導師不定期地與學生交流,使學生心理壓抑有地方發泄,得到疏導。
2.作為導師的老師,在導師制的要求下,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新知識
為了更好地和學生交流,導師應積極接受新思想。長時間的交流不僅拉近了導師和學生的距離,更培養了兩者之間深厚的感情,進而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導師制使廣大教師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3.對于學校而言,它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傳統教學模式下,一個班主任要帶眾多名學生。由于班級規模大,班主任時間精力有限,班主任不可能關心到每位學生。導師制的開展,減輕了班主任的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使每位學生得到關愛。另一方面它有利于營造導師關愛學生、學生信任導師的學院氛圍,有利于打造成親情化、個性化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得到關心和愛護,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貫徹實施導師制的策略
1.學校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建章立制是關鍵
為確保導師制的實施,要建立以下幾種制度。
(1)導師工作檔案制。導師要根據要求按時完成工作內容,并詳細記錄與受導對象或者其家長溝通的方式、時間、內容以及感受,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情況。
(2)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獲得一種自豪感和成功感,在開始的時候就要指導學生制訂其成長計劃,并且要如實記錄不同時期的學習成績及各種表現情況,例如:什么時間參加過什么活動,獲得過什么獎勵;在每一周的考核中是否有了進步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及時反思得與失,修改自己的長期和短期的目標及其措施。導師在與受導學生溝通的時候可以通過查看學生的成長計劃來追蹤學生在不同時期的成長變化軌跡,從而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
(3)談心輔導制。導師要不定時地通過各種方式與受導學生進行談心輔導,談心的內容包括學業成績、家庭、思想動態變化以及其他方面,并要隨時做好記錄。
(4)家校聯系制。導師盡量做到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聯系的方式應多樣化。
2.注重培訓學習和研討,提高導師的教學育人能力
培訓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此要舉辦有針對性的培訓學習和探討會來提高教師的管理能力,通過學習和組織研討會,導師們可以互相進行交流和學習。不但要注重校內的學習,學校也要組織教師分批次的參加校外的一些德育骨干培訓班的學習、班主任培訓班的學習以及德育工作研討會等,以此加強與外校教師的聯系。這些舉措對提高導師育人能力都將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3.多舉措并行,提高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要高度重視導師工作,充分肯定導師的價值,對導師的勞動付出體現要有一定的認可,經濟上要給予導師一定的經濟待遇,政治上要把導師的工作成效以及工作態度納入到績效考核。在職稱評聘以及各項工作評優評先的政策上要向導師進行傾斜,使其具有榮譽感,能夠樹立做導師的光榮感和自豪感。班主任的工作年限是教師評聘職稱時候的必然條件,因此在職稱評聘的時候要將導師成效換算成班主任工作年限加入進去,以此提高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4.做好導師制的定位,促進工作更好地開展
導師制與班主任制要并行發展,實施導師制以后,班主任需要面向全班的學生,而導師則重在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并沒有變化,班級的組織結構也沒有改變,導師只是在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為此導師制是班主任制的有效補充。在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同時,將導師對受導學生的個別教育與班主任對班級的全面管理工作進行有機整合,能夠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5.做好學生導師制,必須做好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因此實施過程中導師要做到深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導師不僅僅要在考試后針對試卷對學生提出指導建議,在平時學習中,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領學習,陪同學習,深入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生打成一片。導師在平日生活中要和學生做朋友,可以通過QQ聊天、微信、微博等學生所喜歡的方式多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課下關注學生的每個細節,多噓寒問暖,增強親情化。“親其道則信其師”,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是很重要的。
在技工院校的學生管理中,實施導師制是符合技工院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需要的,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技能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極好的效果。導師制工作的開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來共同完成,但是由于各技工院校存在著差異,導師制的實施沒有系統的、成熟的做法,只有在以后的學生管理中不斷地進行學習、積累和完善,才能促使導師制更好地發展。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