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皓
[摘要] 目的 該研究主要探討給予腫瘤患者關懷護理的價值。 方法 該研究主要從該院腫瘤科2013年5月—2015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腫瘤患者中隨機選取30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比較30例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 結果 護理前,30例患者在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評分分別為(54.9±8.6)、(52.7±5.8)、(47.3±6.1)、(43.3±3.2);護理后,30例患者在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評分分別為(66.2±9.8)、(60.8±7.3)、(56.2±8.5)、(51.1±5.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該研究結果表明,給予腫瘤患者關懷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態。
[關鍵詞] 腫瘤;關懷護理;疾病特點;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3(c)-0161-03
Methods of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umor
LU Hao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value of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umor. Methods 30 cases with tumor admitted i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30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oci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somatic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were (54.9±8.6), (52.7±5.8), (47.3±6.1), (43.3±3.2), respectively, after nursing, those were (66.2±9.8), (60.8±7.3), (56.2±8.5), (51.1±5.2),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the above four aspects in the 30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stud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rsing care given to the patients with tumor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tatus of life.
[Key words] Tumor; Nursing car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measures
該研究主要從該院腫瘤科2013年5月—2015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腫瘤患者中隨機選取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實施關懷護理,根據腫瘤患者晚期的臨床特點,在護理工作中靈活運用關懷護理的相關知識,尊重患者,用同情心、愛心和責任心來關懷患者及其家屬。實踐表明,對晚期腫瘤患者實施臨床關懷護理,有助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醫務人員的同情心和責任感,保持患者的尊嚴[1-2],讓患者安心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個階段,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主要從該院腫瘤科2013年5月—2015年8月期間所收治的腫瘤患者中隨機選取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7.28±5.13)歲;入院次數2~9次,住院時間5~80 d;5例腎癌,11例卵巢癌,7例乳腺癌,5例大腸癌,1例非霍奇淋巴瘤;診斷分期:Ⅲb期11例,Ⅲc期9例,Ⅳ期10例。所有患者都處于腫瘤晚期,有不同程度的沮喪、恐懼、緊張等心理,均給予優質護理干預。該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主觀同意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舒適護理 在晚期關懷階段,不會再給患者增加沒有治療意義反而會給患者增加痛苦的治療措施,關懷的主要任務是讓護理人員以良好的服務、熟練的業務來控制患者的癥狀,延緩疾病的發展,所以安寧護理、姑息治療是腫瘤患者關懷的主要任務。也就是說,腫瘤患者關懷的主要任務并不是要治愈患者的疾病,延長患者的壽命,而是要幫助患者減輕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舒適護理的目的就是讓患者的靈魂、心理以及生理上都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最大限度的降低不愉快。舒適護理主要分為靈魂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生理舒適護理等。腫瘤患者在晚期時,護理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運用多種手段減輕患者的痛苦,控制患者的癥狀,重視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自身主訴,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處理[3]。
1.2.2 生活護理 腫瘤患者在晚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免疫力降低,伴有多個或者單個臟器功能衰竭。所以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各個管道做好護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免肺炎、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同時向家屬耐心的講解患者實施生活護理的重要意義,從而有計劃的幫助患者家屬做好生活護理,包括:換衣服、洗澡、患肢被動運動等。與此同時,還要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由于腫瘤患者在晚期的體質較弱,所以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都越來越差,所以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為患者提供適合其口味,并富含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改善患者的就餐環境,在餐前30 min,要協助患者大小便,清楚患者的排泄物和嘔吐物,幫助患者洗手和漱口,整理好房間。對于吞咽困難、意識障礙患者,可以留胃管鼻飼。對于處于彌留之際、沒有食欲的患者,不要強迫患者進食,盡量聽從患者的意愿[4]。
1.2.3 心理護理 要做好腫瘤患者晚期的心理護理,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患者的不同心理反應,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對于處于否認期的患者,不愿意面對現實,否認自己已無藥可救,期待有奇跡來挽救自己的生命。當患者認識到已經無法挽回時,預感到死亡即將來臨,就進入了死亡恐懼期。得知死亡已無法避免時,隨時可能到來,患者就進入了接受期。護理人員要多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將晚期腫瘤患者當成是一個完整的人,給予患者真誠的關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之后,對患者進行洗禮疏導,鼓勵患者和疾病抗爭,增強患者繼續生活的信心。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正確的認識死亡,了解死亡是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認識到死亡不可避免,此時此刻才是最重要的[5]。
1.2.4 生死觀教育 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死觀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①對晚期腫瘤患者的家屬進行生死觀教育,幫助患者家屬適應患者病情的變化以及死亡的到來,縮短悲痛的時間,減輕悲傷的程度,并認識到自身繼續生存的意義。②對晚期腫瘤患者實施生死觀教育,讓患者清醒的認識到現在的醫學技術還不能完全治愈腫瘤,以恢復健康、改善身體功能、祛除病因為目的的侵入性治療,不僅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還會對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帶來不良影響。晚期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死觀教育包含很多內容,如:死亡方式、死亡地點、死亡時機、死亡態度、死亡價值、死亡標準、死后喪事服務等[6]。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質量指標。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得數據和資料均采用SPSS12.0專業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針對性護理之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護理前有明顯的差異,見表1所示。
3 討論
腫瘤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癌細胞不僅會逐漸吞噬正常組織,再加上化療藥物和放射治療方法給身體帶來的毒性作用和劇烈反應,惡性腫瘤患者在晚期多數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甚至惡液質,摧殘著患者的身體和心理。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劇烈的疼痛,還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的肉體和精神都在承受巨大的痛苦,所以腫瘤患者晚期關懷中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
腫瘤患者的關懷工作并不屬于一種治愈療法,而是針對生存時間低于6個月的患者實施的照護工作,目的在于減輕患者的癥狀,延緩疾病的發展,盡量減輕患者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腫瘤患者進入晚期以后,生命體征都處于不斷衰竭的情況,通過關懷,可以讓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安寧、舒適的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減輕患者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在生命倫理視閾中,腫瘤晚期患者并不意味著就是在等待死亡,這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僅要給晚期患者的生命以時間,還要給晚期患者的時間以生命,所以腫瘤患者的關懷就被賦予了一種生命倫理的精神意義[7-10]。
徐寶霞、張廷干、李瑩、李彤軍等人發表的相關文獻中都對腫瘤患者的護理有相應的分析,但是并沒有用實際數據來證明腫瘤患者給予護理實際意義。該研究結果:護理前,30例患者在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評分分別為(54.9±8.6)、(52.7±5.8)、(47.3±6.1)、(43.3±3.2);護理后,30例患者在社會功能、物質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方面的評分分別為(66.2±9.8)、(60.8±7.3)、(56.2±8.5)、(51.1±5.2),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實施關懷護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質量也了很大的變化,說明實施關懷護理對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該研究主要從生活質量這方面探討腫瘤患者給予關懷護理的必要性,是否可以從其他角度,采用其他觀察指標,如:護理滿意度、醫囑遵從性等,來探討腫瘤患者給予關懷護理的必要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建霞,宋華,付鳳鳳. 探討在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應用人性照護理論對患者的影響[J]. 包頭醫學,2015(4):236-237.
[2] 潘瑞明,林碧清. 顱內腫瘤住院患者采用情志護理的臨床分析[J]. 首都食品與醫藥,2015(24):125-126.
[3] 林玉冰. 肺癌晚期疼痛護理干預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3):144-145.
[4] 田寶文,王靜,張國艷,等.基于需要理論的層級護理模式在腫瘤臨終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36):4540-4542.
[5] 韓清華. 人文關懷護理在耳鼻喉內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2):148-149.
[6] 梁怡,潘錫萍,周媛. 支持護理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2):168-169.
[7] 龍海碧,王瓊蓮,趙慧,等.舒適護理干預對于改善癌痛患者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的效果觀察[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6):111-114.
[8] 王春華,常小娟. 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疏導作用[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12):1493-1496.
[9] 劉華純,紀佩刁. 臨床護理干預對普外科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15(35):240-241.
[10] 王曉磊.人文護理在胰腺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5(35):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