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棉花專家指導組提出了《2016年棉花生產后期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其中,針對長江流域棉區在棉花生長中期屢遭暴雨、高溫等惡劣天氣情況,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追肥整枝 追肥。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用0.3%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每隔1周噴施1次。對缺鉀、缺硼棉田,及時追施鉀肥、硼肥,補充后期養分,防棉蕾脫落早衰。整枝。及時除去無效果枝,中下部老葉、贅芽,增強通風透光性,增加棉株上部成鈴率和鈴重,防止爛鈴發生。
2.防災減害 做好抗災救災預案,提前疏通棉田內外三溝,遇澇及時搶排棉田積水。如臺風引起倒伏要及時扶理棉株,適時松土、培土,改善棉田透氣性能。密切關注四代棉鈴蟲、紅蜘蛛、棉盲蝽、煙粉虱等害蟲的發生情況,視蟲情及時用藥防治。
3.催熟采收 在9月底至10月中旬,當80%以上棉鈴達到45天后,選擇氣溫在20℃以上的晴天,噴施乙烯利催熟。建議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噴棉株中、下部,1周后第二次噴棉株上部。對遲播晚發、秋桃多、貪青晚熟的棉田,或后期遇低溫陰雨寡照、不能正常開裂吐絮的棉田,可噴施乙烯利,促進棉鈴加快成熟。在子棉采收、晾曬、包裝等環節,應堅持分收、分曬、分儲、分售,杜絕“三絲”等異性纖維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