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臨后,我的人生好像只剩了“懶”和“饞”兩個關鍵詞。然而很遺憾,懶和饞似乎不能共存。饞蟲在舌頭上打轉,想吃的東西一大堆,懶蟲就化作綁在身上的千斤巨石,讓人無法動彈。
但是我堅信,中國人這么會吃,中國美食又這么多,一定有什么是專門為懶人而存在的食物。
網上倒是有不少懶人食譜,從涼拌小菜,到家常炒菜,再到門面硬菜,應有盡有。可是仔細一看,僅僅是需要準備的材料就寫了三五行,步驟更是能打出半張A4紙。這不是懶人食譜,這是打著“懶人”的幌子,讓懶人做飯的食譜。
懶人創造了世界,世界卻沒有創造出讓懶人解饞的食物,這不科學。
發明家可以因為懶發明汽車、電話、計算機,那有沒有烹飪專家因為懶而發明不用多加工,水一煮就可以吃的菜?
食譜上還真有這種菜,不過它沒有加懶人的噱頭,而是一種正兒八經的烹飪方式,叫白灼。
“灼”是粵菜烹調的一種技法,以煮滾的水或湯,將生的食物燙熟。廣東人懂吃懂烹飪,還懂得體諒廚師,白灼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
用白灼的烹飪方式可以做白灼蝦、白灼菜心、白灼西蘭花、白灼秋葵……
采用這種烹飪方式只需要把主要材料用清水煮一下,然后淋上醬料就可以了。聽起來很是簡單,可是一大菜系不是這么輕易就能被參透的,仔細看了一下食譜,僅是醬料的制作過程就至少要用一口鍋、兩個碗。把三五種香辛類蔬菜剁碎、混合、烹炒,再配以合適比例的調料。
蝦要挑蝦線,菜要去筋……加上吃的步驟,洗碗、洗鍋的步驟,在一頓飯上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絕不是一個懶人可以拿得出來的。
記得有個山東姑娘告訴我,只要家里備著大蔥和甜面醬她就餓不著,我一直沒敢嘗試。可是懶不僅給了人思考的空間,還給了人無限的勇氣。
家里沒有大蔥了,只有一把小蔥,簡單洗了一下,就去蘸甜面醬,吃了一口我就明白了,大蔥蘸醬這種極其簡便的食物沒有流行開來是有原因的。
實在不行其實也可以吃草,草是通俗稱呼,高雅一點叫作沙拉。沙拉這種東西的命門是沙拉醬,我至今還沒有找到命中注定的沙拉醬。比較合我胃口的是油醋汁,但油醋要自己打發,打發器極其難洗,沾了油的打發器是一種反人類的工具。
當什么食物都不想做的時候,雞蛋常常可以拯救我,畢竟白煮蛋泡醬油也是一道不錯的菜。可是連續一個星期中午吃白煮蛋泡醬油,再提起白煮蛋的時候,我心里就有點排斥了。
在懶與饞這場決斗中,懶看來要憑借肚子里唱的一出空城計穩勝了。
我從冰箱里拿出幾個雞蛋,一順手丟進鍋里,可之前忘記加水了,雞蛋碎了,煮不成了,我就把雞蛋打在碗里攪拌一下,放進微波爐死馬當作活馬醫。
微波爐轉了一分鐘,碗里的雞蛋色澤金黃,飄著悠悠的蛋香氣,看起來還不錯。我嘗了一口,這雞蛋沒有白煮蛋的腥味,蛋黃和蛋清混合在一起,蛋黃不噎人,蛋白也更柔軟,
我對灑了醬油的微波爐烤雞蛋是什么感覺呢?相見恨晚。
然而還是美中不足,即使不用洗鍋,也必須得洗碗。懷著淡淡的遺憾,我打開手機叫了一份小龍蝦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