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景媛
【摘要】大學英語閱讀從內容層次上來劃分可以分為基礎閱讀和專業閱讀。基礎閱讀的內容涉及了目的語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等諸多方面的信息,是大學英語閱讀的主要部分。在本部分的教學中文化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了解外邊的世界,建構國際性的思維模式,進行國際交流大有益處。
【關鍵詞】英語基礎閱讀 文化素質 思維模式
一、引言
閱讀是我國大學生獲得英語語料的主要來源。通過閱讀可以了解目的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經濟政治、人文地理、科學技術、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識,通過閱讀可以豐富詞匯、構建思維、完善表達、增進交流、提高語言能力等。大學英語的閱讀是大學英語課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各類考試中,閱讀理解占有很大的比重,被視為測試學習者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一項重要評估項目。閱讀是學習外語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習者只有通過閱讀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閱讀是從文字系統中提取信息的過程。大學英語閱讀從內容層次上來劃分可以分為基礎閱讀和專業閱讀。所謂專業閱讀通常涉及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主要涉及研究生階段的各個專業領域的內容,這方面的閱讀是在基礎閱讀之上為了獲取更先進的世界一流的技術而開展的。而基礎閱讀的內容涉及了目的語國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人文地理、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化藝術和價值觀念等諸多方面的信息,是大學英語閱讀的主要部分。在本部分的教學中文化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了解外邊的世界,建構國際性的思維模式,進行國際交流大有益處。
二、外語文化教學缺失情況嚴重
近年來雖然四、六級過級率表面上不成為評判大學英語教學的標準,但是校際之間的比較,社會用人的潛規則,學生及家長對此的關注都給老師的教學造成無形的壓力。重視過級率、強調考試的杠桿一直是在指揮著教學的方向。目前,高校中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輕基礎,重功力輕素質的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反映突出。教師也多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只突出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的工具性的特點,而忽略了其作為一門人文學科的特點,大大弱化了學生對于文化素質的培養,不能從根本上理解西方文化的真諦,對于西方文明的理解和思維沒有系統的了解,這樣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西方文明的對于人類的貢獻,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全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同時也會使學生把英語只看作是一些難記憶的單詞、乏味枯燥的語法,而非豐富素材的人文學科,從而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中的文化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各種版本的大學英語的教材中,涉及到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有體現了人類探索人文精神歷程的。在大學英語基礎閱讀中就是要注重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培養大學生的人文文化素質,這也是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
三、培養文化素質、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
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的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練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張個性和提高人文素質的過程。”由此看來人文文化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英語教學中的基本任務。學習英語不單單是懂得語法、記住詞匯,了解意思這么簡單的工作了,培養具備較強思辨能力和創新意識、較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的學生是我們更為艱巨的任務。
一篇文質優美的課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不僅讓學生在語言上學到知識,更是在思想上得到滋養。比如在講”The Hats Color” 課文時,除了介紹帽子的六種顏色以及其代表的性格,分析課文的邏輯結構等以外,還要增加東西方對于顏色的認識及其含義的不同,引出顏色的隱喻用法等等,這樣既增加了語言知識,也介紹了東西方對于基本顏色的不同認識,對于交流中出現的問題就可以盡量避免了。比如《高級英語》 中有“The East Bazaar”和 “Marrakech”兩篇課文雖然主題不同,但均涉及到了中東地區的民俗、民族、地緣、宗教等文化現象,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基督教、伊斯蘭教及佛教三大宗教的起源、教義、發展、傳播等等知識,這樣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的培養就在課程中進行了。
四、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
這里說到的“品味”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品味,是指對事物有分辨與鑒賞的能力。那么,文化的品味就是指一個人對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分辨和鑒賞的能力。
英語閱讀教材中充滿詞匯豐富、文句優美的佳作,充滿情感飽和、意蘊深刻的美文。通過美讀,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頭腦中具體可感的畫面,讓學生形成審美感知;通過美讀,可以展開想象,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而使學生深入領會文章的意蘊和情味。在美讀的過程中,學生在作者向善向美內驅力的推動下,審美情趣和審美品位將逐步得以提升。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的人格品位就會得以塑造和提升。
五、結語
一門語言的學習就等于認識一門文化,打開一扇認識世界的大門。只有深刻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風俗習慣、社會、人文背景及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運用該國語言。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關注語言知識的講解和運用,培養人文文化舒適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有助于學生們了解文化,從而更好地掌握及運用語言,提高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蔡綿博.試談研究性學習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溫州教育文摘,2007,(11).
[2]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J].外語教學,1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