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著文化教學缺失的現象,本文主要以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當前的現狀為基礎,將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當中,出現的文化缺失的具體表現進行論述。掌握英語語言知識,要使其成為一種有效的交際工具,英語不僅是一門知識,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語言形式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內在的文化學習需要得到重視。因此英語教學需要給予文化教育高度的地位,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導入文化不能進行系統的灌輸,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進行針對性的導入。
【關鍵詞】高職 英語翻譯教學 文化因素
翻譯就是將一種語言文化中的特定符號轉化成另外一種語言文化的特定符號,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和他人進行交流,不僅要在語言上進行交流,在非語言交流方面還受到一定的制約,在翻譯的過程中,轉換從源語言到目標語言,需要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進行轉化的兩種語言。當前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學生交流能力具有脫節的情況,一些英語專業的學生對于翻譯能力的提高不夠重視,文化差異對于翻譯能力的提高沒有給予關注,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文化因素在課程教學中引入進來,讓學生充分了解文化信息的作用。
一、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
針對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缺失文化教學的現象。一些英語教師認為英語翻譯教學就是英語教學的一個小的部分,屬于一種語言教學,與此同時,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就業為導向,因此高職英語翻譯教學就被決定和文化教學之間出現脫離的情況,比例也逐漸開始嚴重失調。翻譯結合了語言和文化,不能單純是對語言進行學習和運用,可以將不同國家中的文化信息進行全面的反映,將各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以及風俗習慣進行充分的展現。高職英語翻譯教學需要充分理解本學校的指導方針,融合翻譯教學和文化教學。
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交際能力,并不是主要為了各種證書,英語教學主要是由聽、說、讀、寫、譯五個部分組成,而譯是其他四個部分的基礎,英語具備一定的文化因素,并不是只是單純的進行翻譯。我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就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在高職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翻譯的主要類型分別是英譯漢和漢譯英。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因素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每個詞匯的精準度需要全面的考慮,英語文化因素也需要給予高度的關注,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會讓學生真正的掌握英語知識,在和外國人交流的時候,也會真正的明確他們的真實意圖,這就說明在英語翻譯當中文化的重要性。
二、英漢語言文化當中的差異
1.英漢語言詞匯當中的差異。在東西方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因此英漢語言詞匯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種特殊的詞匯在特定的文化當中,具體的含義在另外一種語言當中會具備不同的內涵。例如狗在中國中的含義大多數代表不好的含義,甚至還有罵人都含義,例如“狗腿子”,但是dog這個詞在西方的文化當中是忠誠的含義,例如“lucky dog”。這就說明在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存在隨著詞匯含義方面的差異。
2.詞匯文化意義方面的缺失。在源語言當中,一些詞匯進行翻譯之后,雖然這些詞匯是概念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源語言的意義還是會出現部分缺失的情況。例如我國的成語“胸有成竹”,如果按照字面意義上經翻譯,那么英語就是“He has mature bamboo in his breast.”利用這種翻譯方式,胸有成竹的隱含寓意沒有翻譯出來。在翻譯類似成語的時候,首先需要翻譯比喻意義的目標,在外國文化當中,并沒有和中國成與一樣的說法,很容易誤導他人。這就可以說明不同的詞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下,會出現不同的文化內涵,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將其中文化信息充分的進行了解。
3.語言結構和內容方面的文化差異。漢語和英語在歷史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結構和內容方面這兩種語言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歷史文化也非常豐富,我國在語言表達方面,總是利用定語和狀語修飾目標詞語,但是英語的表達方式和我國是截然相反的,在表述的過程中,總是直接將主要的意思進行表達,后邊再進行補充和說明。例如:聽到這個好消息,我很高興。這句話用英語說:“I was happy when I heard the good news.”翻譯成漢語就是“我很高興,聽到這個好消息的時候?!边@樣一來,就會顯得十分別扭,也不流暢,和我國漢語的邏輯順服極不相符。這就說明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對語言結構的差異性給予高度的重視。
三、高職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因素導入的措施
1.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文化因素觀念。當前高職院校當中很多英語教學是缺乏文化意識,在翻譯教學過程中,對于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沒有給予關注,因此教師也忽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也無法建構學生的翻譯文化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高職英語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識,這樣才會更好的對學生形成指導,在翻譯教學中有效的融入文化因素。除此以外學生沒有充分的了解翻譯,學生普遍認為翻譯就是轉化兩種語言,更深層次的文化因素學生無法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有效的調整,在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中需要有效的融入文化因素,讓學生對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的重要性進行充分的理解,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才能有效的運用文化因素。
2.構建學生的文化思維。語言決定著思維,因此思維方式會改變語言的表達方式。這就需要教師適當的將高職英語翻譯的實際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引導學生在課余的時間,對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查閱,在課堂上大家一起進行討論,教師再全面的總結和比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化背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思維,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找到學習英語翻譯的興趣點,逐漸開始進行自主學習,將文化現象進一步的進行體會。
3.加強中英文化背景的閱讀拓展。高職英語教材內容,很少有針對培養學生的翻譯能力,教師也沒有加大力度介紹中英文化的背景知識。高職學生很少去接觸中英文化背景,這方面的內容比較少,學生自身就缺乏閱讀意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少,尤其是英文材料的課外閱讀就更少了,學生的知識面普遍比較狹窄,中英文化素質涉及的很少,在翻譯的過程中有很多的障礙。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將高職英語教材進行改革,需要對文化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文化教學的比例需要不斷加大,除此之外,學生需要加大閱讀量,要多多涉及跨文化的相關內容,讓學生有效的理解有關漢語和英語的文化差異,借助英文讀物的閱讀,也可以多去接觸英語電影,使學生的跨文化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4.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文化因素的導入。高職學生的聽說能力主要由日常交際和業務交際兩種類型組成,在這兩方面當中,學生普遍都會出現語用錯位,主要是因為在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形式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等各個方面的影響,還會受到文化語境的限制。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內容就是語境,因此教師需要設定出具體的語境,采取有效的訓練方法,將文化因素進行導入。
在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采用圖片和教學錄像以及影視作品,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以給學生展示有關國家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文化知識,對于外國的地理狀況和風土人情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除此以外可以利用教學錄像帶,或者給學生播放電影,讓學生更多的去關注外國的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例如人們的穿衣和設計、活動以及社交禮儀等等各個方面。讓學生通過觀察,去體驗外國的文化。將民族文化差異當中的偏見進行排除,學會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可以在語言和情感上進行溝通,利用多媒體手段,在高職英語翻譯當中進行有效的運用,文化因素的導入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讓學生深入到不同文化的語言現象。
四、結束語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進行翻譯,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文化因素,如果對文化差異的相關問題沒有給予重視,那么思維習慣就會產生差異性,實際翻譯的準確性也會變得不理想。在英語文化背景的影響下,英語翻譯才會良好的進行下去,學生對于語句當中的英語文化背景才會深入的了解,因此高職英語翻譯教學要重視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有效的體驗文化因素,將翻譯當中的障礙進行掃除,使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董盈溪.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看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導入[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2:221-223.
[2]曾右美.淺析影響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翻譯教學質量的矛盾因素[J].海外英語,2012,14:82+89.
[3]張淑霞,李永寧.基于旅游文化傳播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以溫州為例[J].前沿,2014,Z1:161-163.
[4]張登峰.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222-224.
[5]沈琳琳.文化傳播語境下高職英語外譯教學原則分析——以服飾文化翻譯為例[J].職教論壇,2015,35:70-73.
[6]肖立青.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因素的影響及應用策略[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6:167-168.
[7]秦軍.翻譯教學中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意識能力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9:100-101.
[8]郝媛媛,成焱霞.基于大數據的高職學生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活動設計[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1:3-4.
[9]舒錦蓉.基于MI理論的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多元動態評價體系建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73-74.
[10]聶紅,羅建芳,楊君.建構高職英語專業新生英語水平和能力調查及對策——以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79-81.
作者簡介:翟蓮(1982-),女,四川遂寧人,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