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威
【摘要】學習效率可以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效率也是判斷學習方法好壞的體現,對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筆者一直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做了簡要總結。
【關鍵詞】中學生 英語 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一直是教學工作中被重點關注的問題,良好的學習效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使學生學會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隨著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變得尤為重要,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聽課效率低、自學能力低等現象,導致學生把學習時間花出去了卻沒有收到良好的成效,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闡述了具體的實施方法:
一、精心做好教學設計,把控好教學過程
1.課前做好充足準備,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老師課前的教學準備工作決定了一堂課的內容質量,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接收程度。而課前準備工作主要是以教學設計為主,教師要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并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的目的就是在于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老師要圍繞中學生的特點,使教學設計在結構上要富有獨創性,告別單一的授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要做好學情分析,分析學生的學習起點,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其依據,確定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解決困難的思路和策略。還要明確相關知識、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目標,注意重點難點設計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滿足學生的需求。
2.連貫的教學流程,多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效、合理地安排好45分鐘,做好每個環節的銜接工作,不能過多的把時間浪費在單一的事情上,比如課前導入時間太長,遲遲不進入主題;課中在某一問題上停留時間太久,導致內容沒有在預期時間內講完,拖延上課時間等。另外老師要避免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從而降低學習的興趣,要采取多樣的教學模式,比如情境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其中情境教學法可以利用展示實物、角色扮演和游戲、語言描述、多媒體教學法等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任務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使學生有效的學習。
二、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英語教學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語言源于生活,生活是學習語言最好的課堂,可以更加貼切學生熟悉的事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生活中選取內容進行教學,比如新朋友之間的問候、如何買東西、怎樣用英文描述地圖上的位置等,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又可以靈活的應用到生活中。我們生活的語言環境使我們非常依賴于母語思維,比較難用英語思維進行對話,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英語思維習慣,才可以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英語知識。
2.有效單詞記憶法,減少學生的背誦時間。記單詞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最痛苦且花費時間最多的一部分,學生普遍反映單詞難記,每次默寫都會錯不少,然后課后還要再花時間抄寫錯誤的單詞,反反復復幾遍就浪費掉了不少時間,關鍵是效率還很低。老師要教授給學生有效的單詞記憶法,既可以讓學生脫離背單詞的枯燥、乏味,又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抓住課前預習四步驟,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獨立完成學習,找出重點、難點、疑點,使課堂學習更加有目標性,從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做好課前預習要注意四個步驟。一是合理安排時間。最好是在新課的前一天晚上進行預習,這樣可以使第二天的記憶深刻,不會因為預習時間間隔太久,忘記了重點內容。二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首先要初步理解新課的大概內容有哪些,有哪些新的詞匯和語法,然后要找出新課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做好標記,便于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學習。三是力求快、準、通。所謂快就是閱讀速度要快,可以先通讀一遍內容有個大致了解,不必要浪費很多時間;準就是知識點找的要準,知道哪里是重點、難點,并找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通就是新舊知識要貫通,要結合以往學過的知識,對新知識有靈活的理解。四是要將讀、劃、寫結合。只有將這三者結合起來,才可以完成系統的課前預習,達成預習效果。
四、課后復習做好四件事,及時鞏固課堂知識
課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消化并鞏固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提高新課的學習質量。由于課上學習的知識很多只存留在學生記憶的表層,越鞏固便越牢固,不鞏固就會淡化掉了。課后復習需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嘗試回憶。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里迅速的過一遍,清楚自己學會了什么,哪些知識弄的不是很明白,既可以檢查當天的聽課效果,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二是看教科書,回憶過后再看教科書,使學生可以有重點和針對性的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梳理,抓住了基礎和根本,也是優秀學生的聰明之處。三是做習題,可以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發現自己的弱項,并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再學習。四是實際應用。嘗試把學到的詞句、語法用于語言溝通中去,可以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學習是一項腦力勞動,只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學生才能夠樂此不疲的學習。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指導和引領學生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減少死記硬背、埋頭拼命學習但成績卻始終提高不了的現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抓住課堂前、課堂中、課堂后三個重要階段,使學生成為有學習效率的人。
參考文獻:
[1]孟春平.淺談初中生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J].學周刊.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