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起國
《道德經》中兩處提到了“和其光,同其塵”。“和”與“同”都具有物質演化的意義。“同其塵”屬于物質結構和構成的意義,而“和其光”具有生命發生和演化的意義。“同其塵”論述了太極之“陰”的來源,“和其光”論述了太極之“陽”的功能。
“和”屬于“道沖”之功用,陽性的功能作用于陰性的物質而發生生命,即“和其光”。“和”屬于陰陽的作用,陰陽的作用即“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和”的本質是“沖氣以為和”,進而生出“負陰而抱陽”的生物。
“和其光”者,物質在光的作用下發生變化,從而生成新的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光的作用下發生的,光代表著陽和道的功能,這是生命的發生過程。
“和其光”之“和”為陰陽和合,也就是在《河圖》的“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與“道生三”之后,天地間有陰有陽才可能產生生命體,陰陽和合故其“淵兮似萬物之宗”。陰陽具備才能夠“和其光”,只有“和其光”才能發生生命。
《黃帝內經》說“東方風木其德為和”,木德之“和”的作用可使陰陽和合。人類“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舉例說明了“和”的實質,說明了“和”具有產生生命的功能。
第四十二章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沖氣之和即陰陽相和,陰陽相合就會發生生命變化。“沖氣”具有“和其光”的意義,“和其光”具有“沖氣”的內涵,沖而和者即沖和。物質在光的作用下發生變化,從而生成有生命的物質,功能化物即“和其光”。與光和就是功能作用之“和”,就是功能作用于物質,就是生命性質的變化。
《道德經》里共出現了8個“和”字,而本章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點出了“和”字的實質,其余的“和”字的意義都與這個含義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