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大部分人習慣性地認為:很瘦=營養不良,很胖=營養過剩。然而,根據《2016全球營養報告》,胖人的營養不良問題比瘦人更嚴重。你是否感覺不可思議呢?胖人也會營養不良?

緣何營養不良?
營養需求更高:胖人體重、塊頭大,需求更大。這就好比,一輛大貨車跟一輛家用小汽車,自然是大貨車需要的燃料更多,胖人和同齡正常體重的人比,也就需要更多的營養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作。
此外,很多肥胖的人有并發的代謝綜合征,并傾向于讓吃進來的糖更多地轉化為脂肪,囤積起來;而吃進來的脂肪,則更不容易被分解。他們想要代謝不這么異常,對飲食則有更高的營養要求。
能量過剩≠營養過剩:肥胖的人的飲食結構往往不太合理,吃的能量很多,但是必需的營養素卻遠遠沒有達標。所以,肥胖是能量過剩,而不是營養過剩。而且越是高油、高糖、高能量的食物,飽腹感越差,越容易吃多,進而會進一步惡性循環。
營養不良?越來越胖:充足的營養,是身體正常代謝的基礎。如果營養不良,身體就像原料、加速劑不夠,代謝受到影響,進而容易導致更加肥胖。如,倘若身體缺乏鈣,身體的產熱能力下降,能量消耗減少,而脂肪合成酶活性卻會升高,更少的脂肪被消耗,更多的脂肪被合成,也就是說,缺鈣會讓胖人越來越胖。
除此之外,維生素B1可以幫助分解葡萄糖,如果維生素B1不足,糖分解不掉就容易轉化成脂肪。脂肪想要分解,有越多的泛酸幫忙越好,而想要進一步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還需要有足夠的維生素B2和煙酸(維生素B3)參與。想要糖類和脂肪不變成身上的肥肉,這些B族維生素就絕對不能缺乏,而且需要的量比正常體重的人更多。
胡亂減肥加重營養不良:減肥需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但有些人一日三餐不正常吃,吃盒餅干或吃塊蛋糕扛餓,有時候還容易暴飲暴食。有些營養素,像維生素D、鐵、維生素B1、膳食纖維,很多人在正常進食三餐、保證能量足夠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會攝入不夠。胖人如果只吃水果或只喝果汁或只喝可樂減肥,長期如此會導致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而且可樂、果汁和水果中的糖類含量高,只會讓他們更胖。
為了快速減肥,有些人不僅節食、減少營養,還拼命運動,加大消耗。這種減肥方式確實能讓人快速瘦下來,但往往容易反彈,甚至比以前更胖。而且由節食加運動瘋狂減肥導致的貧血、低血糖,是身體嚴重營養不良而點亮的警示燈!如今,太多體重正常、身材勻稱的人受輿論影響,追求消瘦美,盲目地跟風亂減肥,也活活把好好的自己減成了營養不良。
如何解決?
了解了肥胖的人營養不良的緣由,他們怎么才能避免或改善這種狀況呢?
多吃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營養素密度,并不是物理上的密度,它是以食物熱量為單位,來比較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含量的多少。肥胖的人應盡量多選擇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如各種深色的蔬菜、水果、菌菇等,它們本身熱量都比較低,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學物的含量卻非常高;糙米、燕麥、紅豆等全谷雜糧,牛奶、瘦牛肉、雞蛋、豆腐,這類食物熱量居中,營養素含量也很高。
餅干、蛋糕、薯片、油條、麻花等,這些食物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糖、油,能量都非常高,但含有的維生素、礦物質少得可憐。純的糖、烹調油、酒,滿滿的都是能量,但幾乎沒什么營養,盡量少吃或不吃這類食物。
不過度節食,不過度運動:眾所周知,想要減肥需管住嘴、邁開腿,但也要講究科學性——減肥期間,每天少攝入,200~300千卡熱量就好,如午飯和晚飯分別少吃小半碗米飯,并適度地增加運動。必要時,可遵從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建議,服用膳食補充劑,但補充劑量應合理。(編輯/和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