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斯陽
寒假雖早已過去,但記憶中的那條小路卻不時浮現在腦海,在夢中,在眼前——那是通往山頂的路,布滿泥濘,雜草叢生。遠遠望去,如一條盤旋山間傷痕累累的殘龍。一切,都是清晰的;一切,好像觸手可及;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下了車,一座山屹立在眼前,一條小路曲折地伸展開去,沒有山的巍峨,卻比山更引人注目。
小路兩旁長滿了灌木,一叢高過一叢,許多枝葉探出頭來,擋在路中,一不小心,就會被戳中頭。于是,我們不得不彎腰穿過。腳下的爛泥也很容易使人摔倒,一坨坨爛泥上印滿了腳印,像是在為人引路,又像是在向人示威。
我自作聰明地想了個法子:踩著別人的腳印走。就這樣,我小心翼翼地前進,不敢有絲毫差錯,連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只聽見胸膛里“怦怦”的心跳聲,整個人像繃緊的弦一樣,絲毫不敢松懈。
我本以為自己能夠憑借這個好辦法輕松到達目的地,但當我差點因此受傷時,才發現遠非如此。
因為人們踩的力量不同,那些腳印或深或淺;因為人群各有先后,那些腳印或前或后;又因為人們鞋子的尺寸不同,那些腳印大小不一。
當我踩進深淺不一的腳印里時,會因為難以前行或墜入深谷而受傷;當我踩進或近或遠的腳印里時,會因無法到達或難以前進而受傷;當我踩進大小不一的腳印里時,又會因尺度不合而受傷。
原來,踩著別人的腳印前進,是這樣的危機四伏。我試著按照自己的方式爬山,走自己的路線,踩適合自己的腳印。之前的緊張與躊躇頓時煙消云散,不必徘徊,不必猜忌,只需勇敢地往前走。
就在我疏忽大意,腳下一滑,即將跌落時,突然有人在背后托住我的手,穩住我的肩膀,讓我免于摔倒。此時,我心中感動萬分。
爬山之道亦是人生之道,“爬山”亦是前進,“道”亦是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堅定信念而不迷失自我,要借鑒別人好的方法取長補短,也要有自己的主見。這便是我所理解的爬山之道,亦是我所領悟的人生之道。
不愿驚醒,不肯擾亂,爬山之道,仍刻心間。
編輯點評
從爬山的過程中,領略人生之道,小作者思維敏捷,洞見頗高。行文方面,脈絡清晰,敘述流暢,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立意方面,以爬山寫人生,通過對踩著別人的腳印爬山與走自己的路線爬山兩種方式的敘述,道出既要取長補短,又要立足自身的人生之道。結尾升華主題,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