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王靜從眾多的校長競聘者中脫穎而出,帶著她心中的教育理想,走進了楚雄開發區實驗小學,擔任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開始了她“養花”的新征程。
新參加工作的冷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困難,她了解到情況后,就為冷老師上“識字”、“閱讀”、“習作指導”類型的示范課,手把手,腳跟腳地教這位老師“養花”。正如小冷老師在后來說的:“為了讓我會‘養花,細到每一篇課文中的‘板書設計都要和我反反復復地推敲。她哪像是校長,分明就是我的導師!”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力量,專業提升又是教師發展的關鍵。為建設一支“一流的師資隊伍”,她采取了“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她在學校開展了“四個一”活動,即每位教師每學期做到“參加一項課題實驗,上一節示范課,寫一篇教學論文,做一本讀書筆記”;啟動“名師工程”,開辦“教師講壇”。 15年來,她為學校培養了云南省特級教師4名,云南省省級骨干教師2名,云南省“教學能手”2名,楚雄州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人選2名, “國培計劃”骨干教師34名,楚雄州州級骨干教師7名,校級骨干教師13名。指導蘇雁等30位老師參加全國、全省各學科課堂教學競賽均獲一等獎。這些青年教師在師傅的幫帶下迅速成長,已成為學校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
工作至今,王靜撰寫的50多篇論文分獲國家、省、州級一二等獎。2項科研成果榮獲楚雄州科技進步三等獎,多項課題結題并獲獎。
她追求的目標是:學術型教師,專家型校長。她先后主持并參與了“十五”中央電教館重點課題《在網絡環境下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同時研究成果被中央電教館評為三等獎;全國規劃《小學低年級良好書寫及作業習慣的培養研究》 2012年12 月參加中央電教館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網絡的教師“校本培訓”研究》,被評為優秀研究成果獎;2014年1月,由她擔任課題組長的國家級課題《學校規范化管理研究》及《學校教師專業梯隊建設研究》順利結題。
作為一個名校長,10多年來,她多次為國家級、省級、州級骨干教師做學術交流、專題講座。2012年以來,她受陜西省聘請6次親赴西安為陜西省“國培計劃”的校長班、語文骨干班作專題講座。作為“國培計劃”的培訓專家,15年來為楚雄師院國培班的校長、骨干教師作專題講座。作為中央電教館確定的“種子校長”設立的“王靜校長工作坊”,通過網絡培訓了全國300名中小學校長。近年來為楚雄州九縣一市的校長班、骨干教師作專題講座30余場次。通過專題講座70多場次的方式,讓自己的學術引領一批一批的學校、校長、老師的成長。2014年5月,被表彰為云南省勞動模范。
她始終堅信:沒有名師的學校一定不是名校。為充分發揮楚雄開發區實驗小學的影響、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為了更好地把優質的教育資源輻射、推廣,楚雄州教育局和楚雄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研究決定:新建楚雄開發區實驗小學分校——古鎮校區。為了讓古鎮校區2015年9月1日順利開辦,本該是休暑假的,但是為了順利開學,王靜帶領廣大教師放棄休息,在暑假期間做了開學前的大量準備工作。2015年9月1日,一所軟硬件設施一流、環境漂亮的學校展示給各級政府和家長,受到各級政府和家長的好評。古鎮校區才開辦就有750名學生、15個教學班。
15年來,學校榮獲100多項榮譽。一面面閃光的獎牌記錄了學校的發展軌跡,也見證了王校長帶領全體教師鐘情教育的歷程。
“執著無私為教育,只為桃李滿園香”,這是王靜的座右銘。她始終站在教育這一塊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己的理想,守望著那個甜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