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英 許玲玲
夜幕降臨,嘉興秀洲區塘匯街道320國道三環東路互通立交橋下匝道上的6盞路燈漸次亮起,為每一位晚歸的路人照亮了回家的路。
看到眼前的景象,今年72歲的錢榮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真心滿意!”曾經是秀洲區第五屆人大代表的老錢連連點頭,“感謝塘匯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總算解決了這個難題!”
確實,在這些路燈背后,有著一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為民排憂解難的動人故事。
300米“黑路”,讓人夜不敢行
塘匯街道320國道三環東路互通立交橋下匝道,地處華玉路延伸段,一頭是企業林立的華玉路,一頭是居民區密集的華玉社區、茶香坊社區以及七星鎮的一些居民聚集區,雖然地處偏僻,卻是當地群眾上下班的必經之路,人流量不少。
這樣一條直接影響百姓出行的主干道,一到晚上,便是漆黑一片。2014年發生的震驚全市的火鍋店小孩遇害案拋尸現場便在該路段附近,這更讓此處平添了幾分陰森恐怖的氣氛。
“沒有路燈,過往車輛、行人都非常不便,有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尤其在冬天,天黑得那么早。”茶香坊社區的陳榮生對這300米的“黑暗”憂心忡忡。
“到了晚上,這條路黑漆漆的,真是嚇死人,女同志根本不敢走。”秀洲區人大代表顧火根皺著眉頭說,“可這條路又是附近企業員工上下班的必經之路,所以一些企業上夜班的員工都要求企業開班車接送。”
一紙意見,讓“老大難”重上案頭
今年2月23日,一月一次的塘匯街道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活動如期舉行。此次接待選民活動的地點定在茶香坊社區。
那天,選民反映最集中的便是這條匝道的路燈問題,都希望人大代表能夠出面幫他們解決這個困擾已久的難題。“在這條路上裝路燈,一直以來都有群眾反映,特別是2003年塘匯工業園二期開建后,這一帶的企業漸漸增多,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了。”茶香坊社區的陳惠良書記對此頗為苦惱。
既然百姓訴求如此強烈,企業呼聲如此高漲,這個問題又為何遲遲得不到解決?當天負責接待的區人大代表顧火根、馬銘華馬上趕往現場實地察看,并找到塘匯街道辦事處了解情況。結果發現,這300米的“黑路”之所以久久裝不了路燈,原來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
“之前也跟路燈公司聯系過,但此處不通電,結果只能擱置了。”塘匯街道的工作人員解釋到,“我們也跟經投集團聯系過,但由于此路段較偏僻,不屬于市政道路,因此也未納入城市路燈及電力覆蓋范圍。”
為了給這地圖上也找不到的300米“黑路”帶來光明,顧火根、馬銘華代表多次調研,起草了“關于在320國道三環東路互通匝道路段設置路燈的建議”,并以人大代表意見交辦單的形式,交辦給了塘匯街道城建城管辦。
雖然只是薄薄一紙,可該交辦單卻引起了街道辦領導的重視,讓該問題解決重新擺上了城建城管辦等相關部門的案頭。
新能源解決老問題
路燈安裝,如果沒有電,一切都成了空談。可由于320國道三環東路互通立交橋下匝道的特殊地理位置,如需通電將涉及多個部門,且經濟成本、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很高。據塘匯街道城建城管辦估算,所需資金約十幾萬,且需通過預算審批、招標等環節,最快也得數月。
正當大家為此犯難時,有人提議:能否安裝太陽能路燈?該建議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了建議代表與城建城管辦的認同。
由于在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活動中,曾有群眾反映其他路段也存在類似問題,為此,塘匯街道決定對轄區內路燈安裝情況進行全面排摸。最后,決定在320國道三環東路互通立交橋下匝道、北郊河以北連接油車港鎮古竇涇的小路以及茶香坊西區球場等3處地方安裝太陽能路燈。
方案一經確定,塘匯街道馬上啟動簡易程序,為路燈安裝開通綠色通道。很快,塘匯街道城建城管辦聯系了嘉興市光伏產業相關企業,幾經詢價比對后,最終決定由嘉興中創智能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在三處地方安裝路燈14盞,總計費用約10萬元。
4月初,開工安裝路燈那天,塘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丁力和章學文、馬銘華、顧火根三位人大代表還親自前往工程現場視察安裝情況。
經過近半個月的施工,4月14日,路燈安裝通過驗收,當晚便正式投入使用。
原本漆黑一片的道路,被一盞盞路燈帶來了光明,原來草木皆兵的荒涼之地,竟然增添了幾分恬靜的野趣,原來夜班后根本不敢通過此路的女工們如今也敢獨自上路了。在嘉絲杰工作的女工王麗萍說:“晚班下班9點鐘,天完全黑了,有時候出貨還要晚一點,沒有路燈的時候一個人都不敢走,現在有路燈了一個人也敢走了。”“以前路況都看不清楚,現在看得清楚了,路面的坑洞可以避開,安全多了,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把路燈安裝好,真是太謝謝政府了。”她身邊的工友吳品芳也贊不絕口。
平常往來于這條匝道的群眾得知了路燈建設的來龍去脈后,紛紛為代表聯絡站點贊:“人大代表聯絡站真是為我們做了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