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人大常委會機關工作,多次遇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談論涉及財政預算調整方案、城市規劃、人事任免職議案等話題時,總是稱某某事項其實已經定案,但還需要等人大“走程序”。
把已知定論的事再拿到人大來審議決定豈不多此一舉?歸根結底,還是人大這道程序非走不可。既然是鐵定要走的程序,那么人大就應理直氣壯地要求“一府兩院”提交有關報告務必遵法治、守規矩。
“人大工作的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強。”這是人大工作者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關鍵要秉持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維,通過細化相關程序的實際操作規程,力避程序運轉的虛化和流于形式,切實增強人大議事決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人大“走程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設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現實的客觀需要、群眾的利益要求,任何機關、個人都沒有理由把這視作額外負擔,輕描淡寫。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程序走嚴走實,才是正確的態度。
來源:《人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