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組織方式是提高常委會審議質效的有效途徑。要注重總結經驗,創新方式方法,整合力量資源,提高審議工作的組織水平,使審議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一要規范審議形式。具體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分組審議與聯組審議相結合,在分組審議的基礎上,組織全體會議進行聯組討論,適當增加聯組發言人數;二是一般發言與重點發言相結合,選定一部分熟悉議題內容、表達能力強的組成人員作重點發言,或邀請部分代表、專家作列席發言,引導和啟發其他成員審議,使審議把握重點,切中要害,避免“走題”;三是口頭發言和書面發言相結合,建立以口頭為主、書面為輔的審議發言方式,避免因時間限制,造成有的組成人員匆忙發言、不能發言;四是會議審議與現場察看相結合,在會議期間視情組織組成人員深入有關現場實地察看,獲取真實信息,增強感性認識,使審議更具針對性。
二要創新審議機制。一是積極探索法定剛性手段運用機制,在推進專題詢問常態化的同時,依托制度空間,適時行使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剛性職權,更好地體現審議效力;二是嘗試引進審議辯論機制,加強對辯論程序的引用和借鑒,研究制定辯論次序、辯論形式、辯論內容、發言規則等,使各種觀點意見充分有序表達;三是完善代表列席機制,推進基層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全覆蓋;四是健全審議公開機制,對社會關切的議題,增加公民旁聽人數,試行電視現場直播或網絡視頻錄播;五是強化協商咨詢機制,充實人大咨詢專家庫,加強與第三方機構的聯系,為常委會議決提供智力支撐。
三要提升審議意見質量。要注重從法律視角切入,拿法律規定衡量,用法律語言建議,使審議意見更好地體現法治性、規范性。要注重直觀表述對“一府兩院”哪些工作不滿意,什么問題解決得不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如何改進,力求有的放矢,可量化,能操作,使“一府兩院”在研究處理中有所遵循,常委會在跟蹤檢查時有所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