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燕 朱奕熹 孫維為
伴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以及人們學習需求的不斷變化,學習方式也在悄然變化。繼傳統面授培訓和傳統在線學習之后,移動學習又被引入了培訓領域。微信作為一款熱門的移動即時通信軟件,成為移動學習的又一平臺,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通信、社交和公眾平臺。微信為用戶提供了支持多種信息形式的通信功能和朋友圈等社交功能,這兩大功能為用戶提供了完善的信息交流通道,而微信公眾平臺為用戶提供了免費且開放的可以用于培訓的平臺。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微信作為移動學習的平臺,而且有很多企業根據自身對培訓的個性需求在微信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衍生出不少培訓管理工具,如簽到功能、投票功能、抽獎功能、考試功能,等等。
基于SWOT的微信課堂分析
SWOT四個分英文字母分別代表:Strength(優勢)、Weakness(劣勢)、Opportunity(機遇)和Threat(威脅)。
SWOT分析,是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訂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對集團發展戰略和競爭對手的情況分析。在戰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SWOT分析法作為一種客觀、全面化的分析方法,將其運用到現有微信課堂(以下簡稱“微課”)的分享中,通過對微課發展的總結與反思,為微課的培訓創新和應用提供參考。
微課優勢
短小精悍。微課的短小精悍一方面體現在視頻的時間不超過20分鐘,大多數的微課都控制在10分鐘以內,符合人們的視覺駐留規律;另一方面表現在微課容量小,所占內存小,便于下載、攜帶和傳播。微課雖短,但教學結構完整、內容精辟,以其獨特的微觀教學設計方法作為指導思想。從學員的實際需求出發,知識的獲取更傾向于激發學員的學習和參與主動性。在問題的設置上,注重與學員的互動性,鍛煉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主旨明確,針對性強。微課講述的內容主要是圍繞某個具體知識點,課程目標單一,課程主題突出,所有的設計與制作都以某個知識點為中心,針對性極強。
半結構化,擴充性強。微課以學員為出發點,重視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的目標、資源與活動設計之間建立起結構化的關系,以形成一個主題突出、教學設計完整的資源結構。同時,微課具有擴充性強的半結構化特征。
即時通信,體驗性強。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信工具,具有很強的移動互聯網特征:一是移動性,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局限;二是碎片化,利用等車、排隊等間隙“見縫插針”,進行短時間學習;三是社區化,聚集具有共同特征的員工群體,精準推送培訓資源;四是體驗性,通過開發體驗性的任務系統,增強用戶體驗,提高學習興趣;五是資源性,信息不限于文本傳輸,可以加入圖片、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微信的這些特征可以在企業培訓過程中加以利用,用于改進傳統的培訓方式,提升企業培訓的效率和效果。
降低培訓投入。微課節省了傳統培訓所用到的場地、投影等設施,降低了培訓投入。
微課劣勢
相較于傳統的培訓方式,利用微信開展員工培訓的確存在諸多優勢,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微信培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逐步解決。
流量因素是前提。在移動終端上使用微信必須使用WiFi或者消耗流量,從員工角度來看,必定會優先選擇WiFi,但目前公共WiFi的覆蓋點和安全性都存在不足,員工只能使用手機流量來學習,而目前運營商所提供的流量資費仍然偏貴,經濟成本對微信培訓的廣泛應用構成了一定的障礙。在此前提下,培訓管理人員必須對微信學習的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精心設計和策劃,以便提升員工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率。
覆蓋對象不全面。雖然我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已經超過90%,但目前90%的微信用戶為35歲及以下人群,微信在中年及以上人群中的覆蓋率低于60%,而中年以上人群往往又是企業的中堅力量,對培訓的需求也比較大,他們對移動終端的使用習慣影響了利用微信開展員工培訓的覆蓋面。
培訓內容有局限。有調查顯示,微信用戶平均每次使用時長主要集中在3~15分鐘區間內。因此,微信上提供的培訓內容必須短小、精練,文字一般不超過300字,視頻一般不超過10分鐘;版面盡可能以圖文的形式呈現,增強吸引力。適合在微信上進行的培訓課程仍應以知識、理念、價值觀類傳遞為主,學習處于淺層化階段,知識的深度化和廣度化受到很大的限制。
互動性受限。與傳統培訓中培訓師與學員面對面的交流不同,學員利用微課進行學習,是人機交互、單向傳輸形式。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互動性受限。對于比較強調培訓過程中與講師互動、實操性較強的內容,還是應采取面對面培訓的方式,并在微信群中發起后續交流。
微課機遇
國家“互聯網+”產業的政策支持。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互聯網+”這一新興產業模式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行動計劃。
微課制作在軟硬件設備上的重要突破。高質量的微課除了好的設計理念之外,精煉的制作技術也是一大重要的影響因素。目前,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平臺成為豐富、優化微課內容的工具,這些工具日趨完善、簡便易行,為微課的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持。
微課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強。學習者的資源需求是促進微課資源豐富的內在擴充動力。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學習資源建設的需求與發展,微課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極大關注,成為了時下教育信息化發展熱議的話題,人們對具有碎片化、全而精特征的微課需求日漸增多。
微課威脅
微課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領域,處于起步階段,在面對眾多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微課作為網絡學習的一種新興資源,其開發與設計的模式尚不成熟,未形成統一的微課開發標準,給培訓師在課程開發時帶來一定的挑戰。另外,微課資源的管理——誰來管理、如何管理等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微課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
——以成都移動微課為例
成都移動經過3年的EAP項目開展,在心理管理理念、心理資本提升方面得到了管理者和員工的認同,員工踴躍報名參與各項EAP活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如何讓員工通過微信等社交新媒體獲得優質EAP培訓服務,成為了新的研究課題。
北京易普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易普斯”)結合成都移動企業的需求點,基于網絡技術和員工學習偏好及其高頻關注主題,先后設計了親子關系、職場心理、自我成長三個主題的微課。將學習內容嵌入微信,以微信公眾平臺為宣傳載體,以微信群為移動學習的主陣地,這種線上宣傳+培訓的組合模式作為線下培訓的延伸和重要補充,發揮了需求調研、培訓咨詢、移動學習、實時交互、課堂管理、培訓評估等功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他們是如何根據微信自身的特點,結合成都移動企業培訓實踐,對微信加以開發利用的呢?
——充分利用公眾號的豐富功能。通過推送功能進行培訓需求調查、發送培訓通知,讓員工利用移動終端進行投票或者報名。結合培訓工作規劃,定期編制、開發相應的專題培訓課程,向關注該公眾號的全體員工進行精準推送,使員工能在移動終端了解培訓資訊。
——發揮微信群的及時溝通特點。和騰訊QQ一樣,微信群也成為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人群相互交流的重要載體,因而企業可以利用微信群來服務于員工培訓工作:
一是需求調查。培訓開始前,微課群管理員就培訓主題借助微信群及時搜集員工的培訓需求,以便講師及時了解員工的訴求,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計。
二是主題探討。根據不同主題學習分別建群,微課群一旦建立,就保留下來。由群管理者和講師適時分享資源、發起討論話題,維持微課群的活躍度,營造持續學習的氛圍。
三是課后答疑。每次培訓結束后,在微課群員工與講師可進行課后交流、互動,實現信息在群內成員之間的共享。此外,在每次課程結束后,將相關閱讀資料、音頻等分享到微課群,達到知識共享。
四是意見搜集。培訓結束后,微課群管理人員可以就培訓主題、重點內容、師資選擇等事項借助微課群及時搜集學員的反饋意見,以進一步改進培訓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