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媛



[摘 要] 通過單位根檢驗、協整分析、格蘭杰檢驗這一系列的計量模型,得出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存在一種長期均衡關系,并且互為因果關系,這與定量分析是相互吻合的。湖北省水運貨運量代表了長江航運的發展程度,其值越大,就代表有大部分的貨物是通過水上運輸方式實現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區域對外貿易的量,也會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GDP;而區域的GDP值越大,表示了該地區的經濟越發達。湖北省的經濟形勢越好,就可以拿更多的資金和技術來投資航運物流的改善和航運基礎設施的完善。二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關鍵詞] 長江航運;湖北省經濟;相關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 F550[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推動作用,這些都為航運物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同時也是由于航運具有批量大、運距長、低能耗、低污染的特點,這些自身優勢也是航運業得以發展的內在優勢。內河航運是一種基本交通運輸方式,對流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長江是我國的水運大動脈,長江區域經濟帶是典型的流域經濟,航運的發展對流域經濟有著重大影響。
研究長江水運量和湖北省經濟的關系,可以更有效地幫助湖北省經濟更好發展。本文主要研究航運物流與湖北省經濟的相關性,通過了解長江航運發展現狀,研究長江航運對湖北省經濟發展的影響,明確長江航運在流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希望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對我國的內河航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長江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隨著2015年4月初國務院批復《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更加表明了國家對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視以及這些城市群的發展潛力。水運作為綜合運輸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其運能大、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輕的比較優勢逐步發揮,長江水運已成為流域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巨大運能和重要區位優勢發揮著其他運輸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現狀分析
湖北長江經濟帶,是以武漢為中樞,宜昌、荊州、成寧、黃岡、鄂州、黃石等7個大中城市為節點,沿江25個縣(市)為依托,打造的沿江高新技術、先進制造等產業密集帶。其地理位置優越。擁有我國最廣闊的腹地和發展空間。聚集了各類資源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能,是連接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和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的樞紐。
湖北省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總得來說就是‘兩個最。一是流程最長。長江經過了湖北省8個地級市,里程一共有1062公里,占比長江干線通航里程三分之一左右;二是地位最重要。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航務管理局等長江流域管理機構都設在武漢。加之湖北省本身地處內陸腹心,同時也是長江經濟帶的中心區域。它東接長三角城市群,西接成渝城市群,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人力資源、高素質的勞動力等巨大市場優勢,湖北省經濟也是蓬勃發展。
三、航運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關性理論研究
由于各地商品的產銷不均衡,產生了貿易,進而產生了運輸。交通運輸的建設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是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環節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在一次消費和二次消費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河航運是水運的一種基本形式,因其成本低、運量大的優勢,縱觀國內大宗商品貿易,一般都會首選水路運輸。同時,在我國大力推廣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航運由于其相關優勢,必然會受到國家及各級政府的重視。
(一)航運發展對地域經濟的影響
一是航運是一種運輸方式,促進各區域之間的經濟來往,加快要素在各區域之間的自由流通,從而增強地域經濟系統的對外開放程度;二是隨著航運水平的發展,可以有效降低運費,引起要素成本下降,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整個地域的產業升級;三是航運條件的改善,能充分發揮地域經濟的集聚作用,提高規模效益;四是便利的航運條件還能有效提高地域的區位優勢,吸引各方投資,提高地域經濟系統的開放程度;五是航運水平的發展和提高,可以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船舶制造業、港口建設以及港口服務業等,提高流域的發展水平。
(二)地域經濟對航運發展的作用
地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也將促使航運水平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首先,地域經濟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地域經濟活動和貿易會加強,將導致區域之間要素流動增加,要素流動的不斷加快,將導致對航運需求的增長,使航運向更高水平發展;其次,地域經濟水平的上升會為航運的發展及轉型升級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同時,還會導致對地域航道建設和港口建設投資的增長,使航運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促進航運水平發展。
總的來說,航運發展和地域經濟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關系。一方面,地域經濟的發展為航運發展的基礎設施提供了資金支持,地域經濟的蓬勃發展為航運發展提供了需求,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航運物流的發展,會降低各區域的運輸成本。同時,航運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會提高整個服務水平,進一步刺激經濟發展。二者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
四、長江航運的發展及對湖北經濟影響的計量分析
為了研究長江航運的發展對湖北經濟的具體影響,GDP是區域經濟實力的直接指標,而水運貨運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長江航運的發展水平。筆者以湖北省的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的數據來分析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由于水運貨運量的數據來源限制,最終所采取的數據是中國統計年鑒里的2000年到2014年之間的數據,湖北省GDP的數據也是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里。
(一)單位根檢驗
由于在時間序列分析中數據的平穩性是決定回歸結果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標,所以要先做單位根檢驗,看時間序列是否是平穩序列。只有平穩,才能構造計量模型。否則會存在“偽回歸”。利用Eviews對相關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為了消除異方差,對數據進行對數處理。HGDP代表湖北省的生產總值,HYL代表湖北省的水運貨運量,LNGDP、LNHYL分別對應用對數處理后的數據。
表1 ? ?LNGDP、LNHYL的平穩性檢驗結果
注:檢驗類型中,C代表常數項,T代表時間趨勢,K代表由AIC準則確定的最優滯后期,D表示一階差分,臨界值指1%、5%、10%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
由表1我們可以發現在10%顯著水平下序列LNGDP、LNHYL都存在單位根,均為不平穩序列。于是對它們分別做一階差分、二階差分,通過表1,我們可以得出DDLNGDP、DDLNHYL的ADF統計值分別是-3.672818和-5.908658,這兩個數據都小于其對應10%的臨界值,最終得出它們都是二階單整序列。
(二)構建VAR模型與協整分析
為了排除“偽回歸”的可能性,同時由于DDLNGDP、DDLNHYL均是二階單整序列,可構造VAR模型,做協整檢驗。對湖北省的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的數據Johansen檢驗,以檢驗水平0.05來判斷,所得的結果如下表:
表2 ? ?Johansen檢驗
注:None表示沒有協整關系;Atmost1表示最多有一個協整關系。
由上述表格,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在0.05的檢驗水平下,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在原假設None的情況下,則表示二者之間沒有協整關系,在None的假設條件下,跡統計量有17.2>15.4。這時可以拒絕原假設;同理,在Atmost1的假設中,跡統計量有1.9<3.84,接受Atmost1假設。因此我們認為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具有協整關系。
(三)VAR模型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在前面我們已經了解到,協整性檢驗表明了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具有協整關系,也就是說它們之間存在一種長期均衡關系,但是這種關系是否是一種因果關系,我們要具體了解變量之間的實質性關系,因此需要進一步做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表3 ? ?LNGDP、LNHYL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
由表3看出,在滯后一期的情況下,在5%的顯著水平上,LNGDP和LNHYL存在雙向格蘭杰因果關系。表明了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互為格蘭杰因果關系。
(四)結論分析
通過單位根檢驗、協整分析、格蘭杰檢驗這一系列的計量模型,得出湖北省年度GDP和湖北省水運貨運量存在一種長期均衡關系,并且互為因果關系,這與我們的定量分析是相互吻合的。湖北省水運貨運量代表了長江航運的發展程度,如果其值越大,就代表有大部分的貨物是通過水上運輸方式實現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區域對外貿易的量,也會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GDP;而區域的GDP值越大,表示了該地區的經濟越發達。湖北省的經濟形勢越好,就可以拿更多的資金和技術來投資航運物流的改善環節和航運基礎設施的完善。而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需要通過貿易來支撐,遠距離、大批量的貿易往往是通過水上運輸這一形式來完成,進而促進航運的發展。二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五、總結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我們發現湖北省的經濟發展與長江的水上貨運量互為因果關系。長江航運對湖北省的經濟產生了貢獻,因此國家和政府應積極支持航運發展,加大對長江黃金水道的建設。當今,正在推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我們要保護長江,加強長江的生態保護發展,而政府也應該做到治水、治岸,做好環保工作,使長江的航運發展對湖北省的經濟有著持續發展作用。
[參 考 文 獻]
[1]周業付.長江航道建設投資對流域經濟拉動作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
[2]楊邦杰,嚴以新,安雪暉.長江流域“黃金水道”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發展,2015(1):1-7
[3]楊柳,岳會瑾.長江經濟帶通關一體化對湖北省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6(17):21-22
[4]吳林.長江經濟帶11省市經濟差異分析[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15
[5]陳云.航運物流與流域經濟的相關性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