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蘋
作文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借助生活積累,創造形象、表達思考是其基本特征。古人說:“心之官則思?!彼季S是人類大腦對客觀事物能動的反映,是人類特有的精神活動。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更是作文的核心。在思維這個活動中,想象為重要的思維方式,在學生寫作文時貫穿于材料的選擇、內容的拓展、主題的提煉、結構的安排、人物的刻畫等全過程??梢?,在作文教學中,切實加強對學生想象和聯想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至關重要。它往往會給學生的作文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想象能力的培養方法
思維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心智活動的過程,其創造性正是多種思維方式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突破性表現。想象和聯想中雖然同屬于形象思維的范疇,但又是兩種不同的心理過程,它們在中學生作文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根據想象的類型及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培養學生作文的想象能力時,可采用以下方式進行訓練。
1.激發興趣,引導有意想象
隨著中學生閱歷的增加、生活實踐和知識面的擴大,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的增強,自身情感的日趨成熟,他們的想象力也日漸成熟。在作文教學中,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大量的無意想象可以轉化為有意想象,進而發展為創造能力。作為教師,對學生中某些暫時看來是幼稚簡單的無意想象不可一概壓抑,甚至抹殺,而應該愛護并恰當地引導學生的無意想象。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寫隨筆、日記的方式變無意為有意,變漫無邊際到突出中心,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留心身邊人和事物的良好習慣。這樣,才會使學生頭腦中的表象越來越豐富,質量也越來越高。
2.點撥思路,完成創造想象
想象的思維價值完成的最終目標就是創造。當學生想象的翅膀已舒展開來但又缺乏力度時,教師不妨從如下方面給學生插上騰飛的翅膀,使學生的作文翱翔于藍天。首先,要教會學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通過分析、綜合,使學生頭腦中的原有表象更集中、更典型、更有概括力。從而更有創造性。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推測能力,通過合乎情理的推測想象,使故事情節不斷發展或使原有表象不斷豐富完美。再次,要指導學生適當練習寫一點具有文藝性的作品或是大膽的幻想作文。
二、想象能力的訓練方法
1.推測法
推測法是指根據已有的一定生活表象和已有的表象材料的內部關系對可能出現的新組合進行推測。新變化作出推測,實質是憑借主觀經驗和意圖對表象的重新組合和變化發展所作的一種假設。這種想象要把握住事物的內部聯系,符合事情邏輯,合情合理的推測。在作文中應用推測法,就要對觀察所得的材料進行必要的補充,從而使作文的內容更具體、完整、豐富。訓練此法時,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第一,在觀察了客觀事物發展、變化的狀況后,想象出結局。第二,在觀察了客觀事物的現實狀況后,想象出它過去和未來的狀況。第三,在觀察了眼前的事物后,想象出不在眼前的類似的事物。像“于勒發財歸故里”就是很好的訓練題目。
2.編創法
作文強調真實,表達真情實感。虛構是否違背了創作原則呢?文學作品虛構的故事情節,都是作者根據已有的見聞和生活經歷編織而成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文藝作者從許許多多社會現象中和生活中得到的體會。他認為他的體會值得告訴別人,至少對別人有參考價值,這才虛構一個故事,安排許多情節,把他的體會表達出來。這也是對自己的老實,跟說謊騙人絕對不同。如吳承恩寫的《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是個火眼金睛的得道石猴,使一根如意金箍棒,對天宮的神仙和取經路上的妖魔鬼怪進行橫掃,寄托了作者對封建社會邪惡勢力的憤慨的情緒。正所謂:“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p>
3.擴展法
所見所聞的內容是簡單、抽象或粗糙、模糊的。為了讓內容形象、場面逼真和情節充實,在原基礎上,增加各種可能的細節,可謂擴展法。展開想象,讓所要寫的內容在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來,接著,選詞煉句,用最恰當的語言對浮現出來的具體形象進行細致地描繪,這就是擴展法的寫作過程。如“(公子重耳)出于正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賜也?;?,受而載之?!鼻啬猎谒纳⑽摹锻恋亍芬晃闹?,用具體形象的語言、行動、神態描寫,對以上原文進行了發揮、補充、增添,通過合理想象,增加了必要的細節描寫,使情節更充實、生動,人物形象更傳神、豐滿。
“創造型的一個最好的標志就在于選擇題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地發揮,從而讀得大家承認壓根兒想不到會在這個題材里發現那么多東西。”這是對聯想作用樸實的評價,也是如何進行聯想的形象說明。善于“發現”和“充分發揮”是聯想成功的關鍵。當然,在作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聯想能力也往往是以一種方法為主,兼用多種方法,這樣訓練才會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薛福.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想象能力[J].絲綢之路,2012(10).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