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玲
國內的小學英語課程開設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但長期以來飽受爭議,其原因在于學生學得辛苦卻未見成效,寒窗十年學不到流利的口語表達,學不會地道的英語,甚至聽不懂標準的英文發音。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教師觀念在不斷地更新變化,教學方法也越來越靈活和多樣化。為了讓教學更加貼近生活,幫助學生有效地將課堂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充分利用英文歌曲輔助教學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
英文歌曲的選擇和教授需要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首先,選擇那些曲風明朗、節奏歡快、歌詞清晰、旋律優美的歌曲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及情緒記憶。少年兒童的記憶曲線遵循這樣的模式和規律:先有形象記憶、情緒記憶,然后才會發展成邏輯記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歌曲是契合學生心理,符合記憶規律的。武漢小學堅持10年之久的探索和實踐將英文歌曲作為其“走進英文經典”的一個視角廣泛推廣。
歌曲由節奏、韻律、曲調、歌詞等豐富的元素構成,唱歌使人的大腦皮層和思維活動處于興奮狀態。經典優秀的歌曲尤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挑選引入一些合適的英文歌曲給學生欣賞、感悟、模仿、演唱,集體嘗試的氛圍能充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進入輕松開放的學習狀態。其次,英文歌曲的演唱又不同于母語歌曲,學生的語言思維模式要轉換到英文的領域,這就自然地高效地融入英語學習的狀態中。我們知道有效學習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專注,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專注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找到學生的興奮點,那么教學就能夠取得成功。
歌曲的導入可以放在不同教學環節。在教學預備階段唱歌,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教學進行中插入的歌曲一定是與當天的教學有密切關系,比如,講動物時插入一首動物聲效風趣、栩栩如生的兒歌或者動畫大片的插曲(截取部分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在結尾部分唱歌無疑是希望所選擇的歌曲一方面具備小結功能,另一方面可借助歌曲完成一些語言練習,如,填詞、聽音問答、判斷、或者升華文段主旨等。因此,這種在聽中唱、在唱中學、在學中樂、在樂中悟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不但可以緩解學習疲勞,減輕課業負擔,也能得到學生普遍的喜愛和高度關注。
根據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人的音樂智能與生俱來,但往往被忽略或隱藏。節奏、音色、音調、旋律,包括歌詞等均為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因素。歌曲生動流暢、富有韻律、語言連貫、節奏鮮明。學生身處集體氛圍之中,在旋律的帶動下個體間相互感染,一則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二能緩解緊張情緒,身心得以放松,還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對歌曲的記憶明顯優于普通文本,效果甚佳。作為聽力訓練的素材,歌曲體現了語言的節奏和發音,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根據歌詞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懷,歌曲中不同音節高低錯落,強弱交替,呈現出優美的節奏規律及有序的重復句式。因此,歌曲若選擇得當將為課堂教學帶來驚喜。學生演唱英文歌曲的過程成為他們學習語言的良機。掌握標準的英語發音,體驗英語的節奏、重音、語調,豐富詞匯量,促進語言思維轉化,增強記憶力。2015年版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可見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在于促進學生自然真實的交流。我們在教學中提供多方位的視角和途徑讓學生充分接觸和感受英語作品,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給學生練習、實踐和親身示范。小學生感性認識、模仿能力都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歌曲的引入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語感、地道表達和標準語音。
枯燥的詞匯記憶,包括對詞匯的聽、說、讀、寫是很多小學生感覺棘手的問題。英文歌曲富含豐富的詞匯、短語等。在旋律、節奏的幫助下,學生在唱歌的同時與歌曲作者、歌曲演唱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無需外力,記憶詞匯變成自然天成的事情。如在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我們繞著桑樹叢轉呀轉。)這首兒歌中,學生唱熟了歌曲也就記住了mulberry桑樹這個單詞。與生硬地讓學生記憶這個單詞相比,歌曲顯然更受小學生歡迎。通過歌曲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愉悅了身心,收獲了無窮的樂趣。所以,在課堂實踐中,教師選擇歌曲教授詞匯是事半功倍的。再如,在學唱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時,學生在邊唱邊做的活動中不僅對身體單詞產生了實際認知,而且對“turn around,bend your knees,stretch your body”等動作短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將課本知識進行了適當的延伸和拓展。
英文歌曲還是文化的載體,它直接形象地反映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英文歌曲不僅是學習英語語言,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演唱不同風格的歌曲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生活、歷史、思想等。如,在感恩節期間教唱西城男孩的You Raise Me Up,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一定會為將來的英語學習和人生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何更好地利用英文歌曲為教學服務,是當前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探討的問題。積極有效的利用一方面需要教師精心地搜集準備,另一方面還要周密設計相關活動。如果只是簡單呆板地播放歌曲,不但對教學的幫助不大,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在互聯網改變世界的現代社會,資源充足讓我們對“用歌曲促進教學”這一課題的研究更加深入,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需要教育者們不懈的探索。
參考文獻:
許仕榮.英文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學習:理論版,2016(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