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摘 要: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教、學、做合一”,是幼兒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表現,能夠使幼兒真正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促進幼兒多元智能的發展。
關鍵詞:玩中學習;做中提升;幼兒美術教育;教、學、做合一
幼兒認知能力較差,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美術學習能力進行創新,將更多富含趣味性特點的事物融入到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促進幼兒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使幼兒形成一定的美術學習習慣。本文將結合幼兒美術教育的實際情況,分析“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下的幼兒美術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真正使幼兒在玩中學習,在做中提升,不斷提升幼兒的綜合美術學習能力。
一、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幼兒美術學習時間
良好的幼兒美術教學環境能夠使幼兒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充分調動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有助于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幼兒美術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表現。
教師需要基于幼兒的實際認知特點進行教學環境創設,為幼兒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活動平臺,使幼兒能夠自由的玩耍,展現其自主能動性和創造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在指導幼兒學習《春天》這一項內容時,教師可以首先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為幼兒播放一些鳥叫的聲音,播放春天的場景圖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能夠快速吸引每一位學生的注意力,其后教師可以通過“小朋友們,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呢?”等話語引導幼兒積極表述,構建互動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幼兒紛紛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通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同走入春天,去描繪屬于我們自己的春天”等話語,引入幼兒美術教學活動,將幼兒的所思、所想融入美術繪畫過程中。
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形象的樹立,將教師“教學主導者”的地位轉變為“教學引導者”,尊重幼兒的性格特點、認知能力,基于幼兒的實際美術學習能力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活動中,需要多鼓勵幼兒發言,多贊揚幼兒,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夠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獲得美術學習的成就感,關注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促進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造探索活動的條件,豐富幼兒美術學習內容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需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夠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構建生成性的幼兒美術教學氛圍。幼兒美術教學需要使幼兒在探索的環境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體驗中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不斷推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美術來源于生活,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幼兒美術學習活動與幼兒生活相互聯系。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丟棄的紙利用起來,指導幼兒一起做“旋轉風車”。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風車上自由地繪畫,增添色彩,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走入到幼兒身邊,觀察每一位幼兒的繪畫情況,對于不知如何下筆的幼兒,教師可以多引導幼兒,發散幼兒的思維,對于思維較為敏捷或者繪畫能力較為突出的幼兒,可以多贊揚幼兒,使幼兒能夠感受到美術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適當指導幼兒一些顏色的搭配技巧,使幼兒風車中顏色的設計能夠更加協調,這對幼兒美術學習能力的培養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幼兒制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評選大會,展示每一位幼兒的繪畫作品,其他幼兒作為評審,說出自己所喜歡的地方和不喜歡的地方,最后評選出“最佳風車設計獎”“最佳風車顏色搭配獎”等,教師可以給與幼兒五角星獎勵等,增加幼兒美術學習的趣味。
三、注重話語引導的力量,培養幼兒美術思維能力
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幼兒美術思維的引
導,多給與幼兒學習的空間與平臺,使幼兒能夠跟隨著教師的引導,發現生活中的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美術,培養幼兒的美術學習習慣。
比如,在指導幼兒繪畫“長頸鹿”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問幼兒“長頸鹿有什么特點呢?”幼兒通過回憶和聯想回答“長頸鹿的脖子很長”。教師可以繼續提問“那么在畫長頸鹿時,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呢?”等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繪畫,幼兒會發現:“先畫身體,腿、脖子、頭很快就能找到;先畫脖子,長頸鹿的動態不易表現。”通過幼兒的自主實踐研究,提升幼兒美術繪畫的綜合能力。再如指導幼兒繪畫小汽車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有效引導,使幼兒能夠自主通過對比,明確小汽車的繪畫方式。教師需要采用溫柔的話語積極引導幼兒,啟發幼兒的思維。
幼兒美術教學活動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創造,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保證幼兒美術學習時間;創造探索活動的條件,豐富幼兒美術學習內容以及注重話語引導的力量,培養幼兒美術思維能力等方式,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幼兒對美術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地學習、快樂地創造,培養幼兒的美術學習習慣,提升幼兒的整體繪畫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婭妮.大班幼兒美術欣賞活動生活化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
[2]管冬磊.論“米羅可兒”繪畫在兒童簡筆畫學習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11).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