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青霞
摘 要:幼兒的成長離不開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是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重要標志。如何提高本園保育管理效率?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學習,更新觀念,重新認識保育內涵;重視保育員隊伍建設,規范保育員管理;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保育員整體素質。
關鍵詞:保育員;保育工作;管理
一、幼兒園基本概況
我園創辦于2002年7月,辦園八年來,我們堅持“一切為了孩子,培養完整兒童”的辦園宗旨,幼兒園于2009年12月被評為“福建省示范幼兒園”。幼兒園占地面積8725m2,建筑面積4790m2,綠化面積3429m2,活動室總面積4105m2,生均面積達7.7m2,戶外活動場地總面積5292m2,生均面積達9.2m2。目前園內有科學實驗室、多媒體室、保健室、廚房等功能室。戶外有種植園地、戲水池、沙池、攀爬墻、大中小型戶外游戲器械等幼兒活動場所。場地安全衛生、幼兒活動有保證。班班有與幼兒身高配套的桌椅、玩具柜、電視機、錄音機、臭氧消毒燈、消毒柜、保溫桶等,教玩具根據《福建省幼兒園教玩具配備目錄》要求配備齊全。為確保一日活動的正常開展,我園對照省示范幼兒園的標準及要求配備教職員工。其中,保育員15人(小學轉崗教師12人),保育員學歷達標率100%,大專以上學歷達80%,均取得“崗位資格證書”。
二、本園保育工作管理現狀和問題研究
這幾年來,我園雖然很重視保育員隊伍的建設,但是,幼兒園的工作中“重教輕保”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重教輕保的觀念較重,對“保育”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工作重心以教學為主,很少開展保育研究,“保教并重”的原則未真正落到實處。很多教師認為:“我們老師的職責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保育員只要把衛生打掃干凈就行了?!鄙踔敛簧俦S龁T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掃掃地、擦擦桌、洗洗尿褲、刷刷碗仍然是很多人對保育工作的理解,而忽視了蘊涵其中的對幼兒身心健康保護和促進的作用。
(二)保育員地位偏低,不利于保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在現階段,由于教師和保育員工作職責的分工不同,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幼兒園的主力軍,在受尊重程度上和工資收入上遠比保育員高。無論是在人們的傳統認識中,還是在《幼兒園工作規程》的規定中,對保育員文化素質的要求都比對教師的要求低。因此,保育員容易產生一種低人一等的自卑感。這種狀況導致保育員工作熱情不高,很少有意識地去考慮每項工作中的保育和教育的價值。
(三)保育隊伍專業素質不高,影響幼兒園保育工作質量
這批小學轉崗教師雖然學歷層次較高,但專業水平稍顯不足,加之沒有系統的專業培訓和操作要求,幼兒園的保育工作往往憑借經驗或照搬他人操作方式,隨意性大。這些現狀可以看出,保育員隊伍的素質與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已不相適應,這樣就會阻礙了幼兒園保育功效的正常發揮,限制了保育工作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三、提高本園保育工作管理效率的對策
針對幼兒園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對此進行反思,積極探尋有效途徑,努力改善保育工作現狀,提高保育工作水平。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重新認識保育內涵
二期課改提出的“一日活動均是教育”的理念把保育工作推向了教育的前沿?!敖裉煸鯓幼龊帽Sぷ鳌币渤蔀閳@長和所有教職員工需要思考和解答的問題。
1.在學習中轉變觀念。園長要樹立正確的保育觀,通過園本培訓,讓全體保教人員明確幼兒園保育要有現代的兒童觀,要為兒童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要融入一日常規工作中去,要與教育相互滲透。只有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才能實現保教合一。
2.在研討中提升經驗。幼兒園的保育工作是動態的,不僅僅是停留于清潔、衛生等層面,為了幫助保育員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我們要為保育員創設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環境,要經常進行日常的研討活動,尤其是研討“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在保育崗位上的具體體現。通過對保育日常工作的研討,使保育員們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工作范圍、工作內容、工作要求。要堅持配合好教師,關注班級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切實地進行保教配合。如:針對新入園幼兒哭鬧現象,通過家訪和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關注幼兒的心理行為現狀并進行科學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克服和避免幼兒新入園時家長及幼兒的心理焦慮問題,協助老師更好地完善新入園幼兒的工作。通過這些來自生活的研究,保育員與教師的工作有了交點,才能使保教配合落到實處。
(二)重視保育員隊伍建設,規范保育員管理
1.爭取教育行政部門的政策支持。未來幼兒教育的發展,使保育工作的科學化、教育化含量不斷增加。懂科學、懂教育、高水準的保育員隊伍是實現現代保育的保證。因此,幼兒園領導要跟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溝通工作,取得他們的政策支持,為保育員的進修培訓、職稱評聘給予優惠政策,通過增加經費投入、引進競爭機制、采取優勝劣汰、協調互補等手段,優化保育員隊伍,使之逐步達到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2.加強保育員管理,健全保育措施。制定園長保育工作管理職責,加強其對保育工作的管理力度,確立保育工作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將“保教并重”的原則真正落到實處,切實將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制定保育員工作要求及具體操作細則,使之形成科學有序的操作系統,規范保育行為,以達到保育過程的管理;制定保育員考核標準,根據保育員的工作職責,制定考核標準,明確各級保育員應具備的條件和要達到的應知應會目標,并根據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運用目標考核的管理手段,每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使保育員的素質得到提高,幼兒園保育的質量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保育員整體素質
幼兒園應根據保育員的實際水平,結合幼兒園的保育實踐,采取參與式的培訓方式。一是學習培訓例會,每兩周開展一次專門的保育業務學習與培訓,使保育工作人員了解保育信息;二是專題講座,邀請兒保所的專家來園現場評析保育護理工作,指導保健業務;三是觀摩研討活動,由保健室牽頭組織,每個月開展一次年段觀摩研討,及時發現保育工作中的問題,圍繞問題進行研討,尋找對策,開展跟進式研究;四是崗位練兵,以保育員一日操作中的各環節為主要內容,進行全員操作規范競賽,進行保育工作規范評比活動,進一步促使保育工作人員掌握規范的操作技能,保證保育質量。
實踐證明,幼兒的成長離不開保育工作,保育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是幼兒園保教質量的重要標志。我們將繼續思考和探索,進一步尋求實施保育管理的好方法,以此來促進辦園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張燕.幼兒園管理[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1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