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西藏來的孩子遠離家人,在陌生的環境生活和學習,一開始內心充滿著新奇,但時間一長,難免會思鄉情切。為了讓他們盡快的融入到學校和社區的整體中去,并且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老師和同學對他們的關愛,佛山市實驗中學采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
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為了讓西藏班學生能在學校有個安全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佛山市實驗中學開設了專門的窗口,聘請了一位四川廚師為他們做飯,學生們對食堂的伙食和服務都比較滿意。宿舍全部安裝了空調、電風扇等,為學生提供了完備的床上用品。學校在宿舍樓專門配備兩間寬敞的休息活動室,配置56寸大屏幕彩電、DVD、組合音響等設備,供他們雙休日、節假日進行娛樂活動使用。宿舍老師專門組織他們進行自娛自樂,增加生活樂趣,組織各種球類比賽,豐富業余生活,讓學生們生活開心、快樂。
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圍。西藏班學生從高一下學期開始都被分插到各個普通班,充分地跟漢族學生進行接觸和交流,與漢族學生一起學習。為促進來自西藏的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佛山市實驗中學在學校開展師生手拉手活動,每名老師負責聯系2-3名西藏班的同學,每一位西藏班的同學都有負責老師。為了加強藏漢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安排德智兼優的漢族學生與西藏班學生結對子,使藏漢學生能融合在一起,互相了解,經常溝通,相互幫助。
“我覺得現在跟他們(漢族學生)挺聊得來的,關系也比較融洽,還交到了很多好朋友。”西藏班學生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環境非常滿意。
而學校的老師們,對這些西藏來的學生們也是格外的用心。2010年,學校的柴茂珍老師被任命為西藏高中班的班主任。由于之前并未接觸過西藏的學生,因此她便在開學前通過網上查找資料了解西藏的風俗文化。而在拿到學生檔案后,柴茂珍便想辦法找規律記憶背誦每一位學生的名字。“西藏班學生的父母基本上都不在他們身邊,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柴茂珍說,她會經常去他們宿舍,一些重大的節日和他們一起過。另外,柴茂珍還會分批次邀請學生到自己家做客,經常自己煲湯給生病的學生,幫助他們調理康復身體,因此西藏班的學生都親切地稱柴茂珍為“佛山媽媽”。
加強思想溝通和交流。佛山市實驗中學把做好西藏班學生的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從校長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大家齊抓共管。為加強西藏班的思想教育,學校每周一次座談會,每月一次總結會,老師和學生一起談思想、談學習、談生活,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為了更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學校領導、老師經常深入宿舍與西藏學生進行交談,把握主動。同時,學校還不定時的和家長通電話或者寫信,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要求家長及時配合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保障西藏班學生的安全,學校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嚴格作息時間,嚴格管理出門請假制度。
由于西藏班學生長期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從而也帶來了一些心理和思想上的問題。為盡快消除和緩解心理問題,學校領導,老師分工負責,經常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思想、身體狀況,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學校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利用班會課、歷史課、政治課大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漢藏團結,宣傳歷史上漢族和藏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事跡,宣傳西藏民主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利用校內專刊、宣傳欄、黑板報、校園廣播等宣傳工具,堅持在師生中進行“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三個離不開”思想教育,深入開展“四認同”宣傳教育,即對祖國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民族的高度認同,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